在中國還有一群孩子,從沒去過電影院

崀峨小學所在的崀峨村,位於雲南省麗江市永勝縣,這裡地跨橫斷山脈和滇西北高原,地貌複雜、多山多湖。崀峨村的九個村落就圍繞著崀峨水庫而生,水庫前生是一個草海,如今當地人仍以“草海”代稱。這裡有著高原般夢幻般的天氣,四周群山掩映,天光變幻,如同世外桃源。


不夢幻的是,複雜的地貌阻礙了發展,也阻隔了與外界的聯絡。永勝縣是國家級貧困縣,崀峨村是94個貧困村之一,當地村民主要經濟作物是烤煙和玉米,近年來在扶貧幹部的努力下,積極培育發展了食用菌、玫瑰花等高原特色產業。


在中國還有一群孩子,從沒去過電影院

海源與奶奶在屋後


海源的家在水庫東邊的一座自然村,小村名字就叫海東。為了節省土地,村裡的房子都是伴著山的走勢騎坡而建,平整的土地則留下來耕種。


地少,收成也少。海源三歲時,爸爸媽媽雙雙去外面打工尋找機會,把她交給爺爺奶奶照顧。3年前,爺爺去世。平日裡,就只有奶奶和海源獨自在家。


在中國還有一群孩子,從沒去過電影院

海源打著手電筒上學


夜長日短的秋冬,早上六點的山村,依舊沉睡在黑夜裡。還沒等奶奶喊她,海源已經洗漱完,拿著書包走到一旁的伙房裡。早上燒火做飯來不及,奶奶就給她蒸了幾個小饅頭。臨走時,奶奶塞給她一支手電。


從海源的家到學校,需要圍著草海要繞行大半圈,近50分鐘才能走到西邊的學校。“我最怕就是那邊幾座墳了”,海源用手電晃了晃不遠處路邊幾座被修整過的祖墳,“但是奶奶說,天上有星星和太陽,有光就不用怕”。而且過不了多久,這裡就會修上路燈。


沿著上學的路,越走彙集的孩子越多,光也越來越強。他們相互嬉戲打鬧,相互叫喚,逗笑尖叫,像鬧鐘一樣,叫醒了這個山村。


在中國還有一群孩子,從沒去過電影院

海源在家門前給芭比娃娃做裙子


說起海源,奶奶眼神裡總像吃了蜜一樣。“海源可乖著哩”,在奶奶眼裡,海源比一般的小孩都要乖巧,平日放學之後自己做作業,週末偶爾跟同學串串門,大部分時間都在家裡畫畫、搗鼓手工。


在中國還有一群孩子,從沒去過電影院

海源把自己給芭比娃娃設計的裙子給奶奶看


家裡的牆上貼著海源的畫作,有花、有樹、有山,都是她身邊的景物。和許多小女孩一樣,芭比娃娃也是海源的心頭好。“我有五個芭比娃娃!”海源給這些芭比娃娃做了一個個迷你版的家,有的穿著華服蓋著被子在“睡覺”,有的穿著橡皮泥捏的漢服坐在椅子上。漢服的粉色裙襬還鑲著白色裙邊,椅子則是用撿來的一次性紙杯切割出來的。


即使是孩子,也要有詩意和遠方


在中國還有一群孩子,從沒去過電影院

海源與同學在校外玩耍


海源就讀的崀峨小學,是崀峨村僅有的一所小學,5個年級7個班,186名學生,約12%是留守兒童。大部分孩子放學後的生活就是約上幾個朋友相互串門,玩泥巴,捉迷藏。


在中國還有一群孩子,從沒去過電影院

海源與同學走在彩色風車小路上


2018年初,扶貧幹部來到崀峨村,近兩年的時間過去,這個山旮旯裡的村子悄悄變樣,崀峨小學也慢慢變成一個漂亮的校園,校內路面硬化,建起塑膠籃球場,課桌椅更新,一條彩色的風車路更為校園增添了夢幻色彩。當地還為崀峨小學設立了獎學金,海源就是首批獲獎學金的孩子。


課間,孩子們跳繩、轉呼啦圈、打乒乓球,在地上寫字複習功課,小小的校園操場,一下子變成熱鬧的樂園。


在中國還有一群孩子,從沒去過電影院

活力滿滿的小學生們


孩子們總是無憂無慮,但老師仍然有所擔心。33歲的羅亞慧是崀峨小學三年級班主任,她感慨“這些孩子的生活,還像我們小時候。” 她給我講了一個例子,有一次她給孩子們佈置“我的夢想”作文作業,收上來的答案几乎全是老師和醫生,因為這就是他們所能接觸到最好的職業。羅亞慧有些無奈,“生活還是要有詩意和遠方的呀……如果孩子們的想法和見識還跟20年前的我們一樣,那樣是不合適宜的。”


在中國還有一群孩子,從沒去過電影院

課間,一個地球儀被孩子們圍觀


2017年,羅亞慧被選為麗江年輕教師,去清華大學學習。在清華大學校園裡,她看到同學們每天都在以極快的節奏學習生活。“他們站在中國最好的學校之一,依舊那麼努力!那我們的孩子呢?”這讓她更加明白,讓孩子們看到遠方,增長見識,也許比教給他們知識、技能更加重要。


一束光照出更大的世界


在中國還有一群孩子,從沒去過電影院

“天堂電影院”第11站設在崀峨小學


對於地處山村的孩子來說,出遠門的機會很少,何來遠方?致力於對青少年進行電影藝術傳播的公益項目“天堂電影院”的志願者孫建民告訴我,他們曾經通過調研發現,在農村的兒童群體,普遍缺失就是課外的拓展延伸,而電影是可以擴展孩子們見識和想象、又易於接受的一種藝術形式。“天堂電影院”已經在全國設立10個公益電影放映站點,崀峨小學是第11站。


孫建民活動間隙用英特爾移動超能版筆記本電腦處理工作


“天堂電影院”的志願者幾乎都是兼職做公益,每去一個放映地,常常是凌晨出發,趕十幾個小時的路程。一路上要準備放映資料、還要隨時處理日常本職工作,英特爾移動超能版電腦能完美解決行程中超長續航的需求。雖然每次旅途很累,但內心很興奮,因為他們知道好的電影會給很多鄉村孩子帶去了解外部世界的窗口。


在中國還有一群孩子,從沒去過電影院

孩子們對筆記本電腦充滿好奇


在崀峨小學,新來的志願者叔叔阿姨們吸引了孩子們的目光。課間,他們聚到志願者的身邊,問各種問題:叔叔你從哪裡來,你是坐飛機來的嗎,你是做什麼工作的?志願者用的筆記本電腦更成了他們感興趣的對象,“我想看意大利”“我想看電影”……薄薄的屏幕裡好像藏著另一個的世界。


在中國還有一群孩子,從沒去過電影院

學校食堂被改造成電影院


崀峨小學的放映地點選在食堂。下午,志願者組裝好播放電影的幕布,來自當地的鄉村電影放映志願服務隊架起放映機,拉上遮光窗簾,小小的學校食堂便成了一間氣氛十足的室內影院。


在中國還有一群孩子,從沒去過電影院

孩子們看電影時專注的神情


“哇!”放映機燈光亮起的一瞬,畫面像魔法一樣打在幕布上,孩子們的眼中也亮起光芒。電影放映的是一部科幻片,關於星星,關於太空,大家被電影所呈現的太空場景和情節所吸引。


海源在電影放映時全神貫注


和班裡大部分同學一樣,這也是海源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看電影:大銀幕,一堆人,隨著幕布上的聲畫變幻,時而好奇探頭,時而捂臉大笑。


在中國還有一群孩子,從沒去過電影院

孩子們通過電腦屏幕看到實時星空圖


晚上,孫建民在室外與孩子們上了一堂天文課,告訴大家現實中我們能看到哪些星星,銀河在哪裡,木星在哪裡。電影裡的情節又落到了現實中。


“大家看銀河!晴朗無雲的晚上,大家記得抬頭看看天空,就能看到一條星星組成的‘河流’,那就是銀河!”透過電腦屏幕顯現出的實時星空圖,孩子們瞪大眼睛,彷彿已身處廣袤的星空。


在中國還有一群孩子,從沒去過電影院

海源用橡皮泥作的相機


第二天,海源就把一個可愛的藍色太空人送給了我。富有藝術天賦的她,用“天堂電影院”志願者贈送的橡皮泥套裝,捏出了電影裡的人物,還仿照我的相機,做了一個精緻的相機模型。


在中國還有一群孩子,從沒去過電影院

孩子們在校園裡一面描繪著“草海”的風景牆前玩耍


“為什麼放電影的時候需要關著燈?”“為什麼這個機器裡面出來的光那麼小,我們卻可以看那麼大?”“為什麼相機上面要裝個閃光的東西?”活動結束後,海源和她的同學們對這些“新鮮事物”仍然充滿了十分的好奇。


在中國還有一群孩子,從沒去過電影院

海源和同學在放學路上


圍繞草海而生的崀峨村,在扶貧幹部的努力下,正變得更加漂亮而富有生機;越來越多的社會力量、公益力量也加入到其中,為孩子們帶來更多新鮮有趣的事物。海源和她的同學們,很快會知道更多的答案,看到更遠的風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