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從埃航空難看物聯網發展

10日,一架波音737Max-8機型從埃塞俄比亞首都飛往肯尼亞首都的過程中在埃塞俄比亞境內墜毀,機上157名乘客和機組人員全部遇難。

思考:從埃航空難看物聯網發展

目前空難產生的原因還沒有正式公佈,但是從當前調查的結果來看,飛機本身的設計缺陷可能是導致這次空難的關鍵,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飛機失事的原因。

首先,隨著科技的發展,航空的發展可以說是科技發展的最大受益者,現在飛機的自動化駕駛程度相對較高,我們可以認為駕駛飛機的有兩個機長,一個是我們的“人類機長”(對,就是你印象中身材好、長得帥、賺得多的那類人),另外一個機長就是我們的“機器機長”。人類機長通過看、聽、感覺來判斷飛機的狀態和飛行軌跡;而機器機長則是通過飛機飛行中的各種傳感器傳遞過來的參數來判斷飛機的狀態。兩位機長均有駕駛飛機的權限。

其次,從飛機的構造上來說,現在每架飛機上都有一個“迎角傳感器”,這玩意是幹啥的呢?

思考:從埃航空難看物聯網發展

飛機在飛行過程中需要保持一定的迎角才能安全平穩飛行,當迎角超出規定的閾值的時候,飛機就有可能進入失速狀態從而影響飛機飛行安全。這次的空難可能就是出在這個“迎角傳感器上”。

當飛機正常飛行時(或者進入某一個限定狀態時)迎角傳感器由於某種原因產生了錯誤的參數傳遞給中央控制系統,控制系統從而判斷飛機可能進入非正常飛行狀態,於是,我們先進的機器機長就接管了飛機的飛行(自動駕駛開啟),從而試圖去糾正一個正常的錯誤,隨即產生了一個非正常的結果,導致墜機。

思考:從埃航空難看物聯網發展

從事故的本身來看,我們可以看到,飛機具備自動駕駛功能說明飛機上有一套比較先進的物聯網體系。與這個體系相關的有感應層、傳遞層、控制層三層次。感應層就包括了我們說的“迎角傳感器”等一系列傳感器,相當於人類機長的眼睛和耳朵;傳遞層即是把感應層的數據通過互聯網本身傳遞給控制層的過程,相當於人類機長的神經系統;而控制層則是通過之前兩步的判斷最終做出飛行決策的過程,相當於人類機長的大腦。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當這三層其中任何一層出現問題的時候,對高空飛行來說都可能會產生致命的後果。

思考:從埃航空難看物聯網發展

有些小夥伴可能會問,人類機長和機器機長誰說的算(最終解釋權是吧?),這就是要看飛機制造廠家在飛機制造過程中的立場及觀點問題了,如果說人類機長說的算,那麼如果一個機長想要做出非理性選擇,那麼全飛機的人就會無一倖免,這時如果機器機長“罷免”了人類機長,那麼飛機就會自動以正常狀態飛行。但是,如果是機器機長說的算,那麼上文提到的三層則缺一不可,任何一個層次出現問題,都會導致機毀人亡。這次埃航的墜機很顯然是機器機長佔了上風(至少是勢均力敵)。

思考:從埃航空難看物聯網發展

所以,物聯網的發展及應用是需要建立在安全線以上的,安全是必不可少的保障。換句話說,如果未來飛機的自動程度越來越高,甚至出現AI智能機長的時候,安全就是一個也是唯一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傳感器的質量問題(傳遞錯誤參數或者不傳遞參數),數據傳遞問題(數據被惡意篡改、連接丟失等問題)、控制器問題(控制器失效、程序BUG等問題)都會對整件事情起到關鍵性作用。

運用物聯網技術及AI技術的確可以讓我們的生活變的更好(運算快捷、判斷精確等)但是前期的測試及真實環境的模擬仿真是比不可少的環節。這樣未來的智能化社會才會更加安全可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