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旅酒店2019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

首旅酒店(600258)2019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

一、經營情況討論與分析

2019年,受國際形勢複雜多變與不確定性的影響,國內經濟增速下行趨勢明顯,在外部經濟環境重壓下,首旅如家積極應對新形勢,堅定“以住宿為核心,融合吃住行遊購娛資源,構建全價值鏈旅行聚合平臺”的發展戰略,從企業內部狠下功夫,以打造酒店的專業運營能力、提升效率能力、創造體驗能力為核心,深度解讀顧客需求,推廣消費新時代下“精、細、美”的酒店服務與產品,實現了產品改革、轉型調整、提質增效的期初目標。同時,公司積極開展國內和國際合作,創新新的品牌,在公司核心旗艦品牌繼續快速擴張的主趨勢下,繼續鞏固和提高了公司酒店品牌的市場佔有率和核心競爭力。公司主要重點經營事項如下:

(一)持續產品迭代升級,加速推進新運營模式發展

根據公司制定的品牌戰略,建立了酒店各品牌的投資模型和品牌定位,以及相配套的價格體系。如家NEO3.0作為經濟型酒店的迭代升級產品經過兩年的打造,目前已有454家,其中升級改造店為360家。

Airhotel專業酒店在線運營聚合服務平臺是2019年公司以軟品牌授權(雲品牌)+菜單式在線運營教練模式,賦能多元化的中國中小單體及小型連鎖酒店的新運營模式。平臺以首旅如家酒店集團18年成熟的專業品牌管理經驗和100+城區、4000+門店的落地管理效能為基礎,以技術為主導,深度、專業提煉酒店管理與運營大數據轉化為酒店在線運營工具,有效提升中小單體酒店自管能力與效率,保障酒店運營品質與賓客體驗;在全面保障酒店收益權益的同時,還可共享首旅如家豐富資源,持續提升酒店收益能力。截至12月31日,Airhotel平臺上,累計開業酒店達到510家,簽約143家,會員發展趨勢良好。而云品牌作為教練模式品牌,經營穩定成長,與公司其他品牌形成了很好的差異化互補。

高端品牌事業部在進一步調整產業結構的同時,深入優化產品,夯實可持續發展基礎,重點從鍛造有競爭力、有影響力的客房+餐飲+會展產品,提升核心產品聯動收益入手,取得了各項經營的好成績。

(二)積極挖掘酒店市場的豐富需求,探索開發產品新觸點

1.積極探索鄉村旅遊度假新方式

2019年,太湖如家小鎮項目二期工程順利完工,整體經營狀況持續提升。良好的運營狀況也得到當地政府的高度認可,2019年獲得了吳江區文化產業示範基地稱號並獲得政府各項專業補貼和獎勵。JoynatureClub如家小鎮鄉野趣樂部品牌2019年亦新簽約兩家客戶,截止目前,長三角區域在運營(太湖項目)與新簽約項目合計達到3家。

2.積極向外合作,共同推進新品牌建設

嘉虹酒店是由公司與春秋集團共同出資打造的以直營、特許加盟、聯盟、定製產品為模式的交通樞紐圈連鎖高品質酒店。該品牌首次引入多元化市集概念,打造以住宿頭等艙為核心體驗的客戶旅途全感受,突出吃、住、行、遊、娛、購的多方體驗。第一家嘉虹酒店“上海虹橋機場店”已順利開店,且經營狀況良好。

如家酒店集團與凱悅酒店集團合作創建的新品牌“逸扉酒店UrCovebyHYATT”,產品模型尚在酒店展覽會展示階段,就吸引了眾人的目光,被業主紛紛看好。該品牌致力於滿足年輕和頻繁出行的旅客群體的商務和休閒需求,為中產消費人群提供更高質量的產品和旅行體驗。第一批直營店的建造工作正在緊張進行中,力爭儘早開業迎客。

3.標籤服務—“如家這碗麵”覆蓋全國經濟型商旅酒店

隨著賓客消費升級,契合“好吃、好住、好玩”的概念,2019年推出全新服務標籤“如家這碗麵”,意在賓客足不出戶即可品嚐到當地特色面,提升酒店早餐品質。此項服務已覆蓋300多個城市,涵蓋2,000餘家門店,囊括6大品牌,共計99種面。通過線上線下渠道發佈後廣受客戶好評,已經成為如家酒店品牌服務的特色標籤。

(三)創新項目拓展模式,優選品質項目,促使品牌深度發展

高端酒店品牌調整拓展思路,聯合設計公司、地產公司及第三方企業,從酒店項目產品的初期規劃設計源頭獲取第一手資料,針對不同的客戶需求和市場變化,藉助合作商的優勢拓展新的合作伙伴,形成有效的品牌推廣模式,增加項目合作意向書的簽約數量,為將來培育市場共同發展奠定基礎。在項目合作模式上更加多元化,貼合業主特殊行業需求,除傳統的委託管理、顧問諮詢、前期技術支持、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模式外,推出了特許經營及酒店式物業管理模式。北京大興新機場與南航集團合作管理的酒店式物業項目,打破了首旅建國傳統的酒店委託管理模式,是高端物業加酒店管理模式的摸索和創新,更是針對業主的行業特性與個性需求而量身打造的管理服務。此外,高端酒店品牌研發中的建國公寓產品已經獲得客戶簽約,這標誌著建國品牌邁出了新的重要一步。

(四)優化酒店管理工具,有效提高酒店管理效率

公司自主研發了基於商旅連鎖的酒店管理系統P2和高星管理系統P3。P3實現了線上全平臺接入,商旅集團化,管理標準化,酒店移動化及連接智能化等系列功能。是真正基於集團平臺和管控設計研發的系統,目前已開發完成並上線。

公司投入資金與人員,將酒店系統的開發與應用作為核心工作,以後端流程的技術進步推動前端客戶的體驗流暢,不斷加大對客戶管理系統(CRM)、酒店生命週期系統(HLM)及面對面系統、收益系統(RGS)等的研發投入,持續提高酒店管理效率。

(五)提升服務品質,完善會員體系,會員粘性顯著增強

2019年底公司會員總數已達1.18億。在移動端,深挖存量用戶數據,分析用戶行為需求,提升服務交互體驗並制定相應的營銷策略,效果顯著。APP裝機量、微信小程序、支付寶小程序等移動端預訂均比去年同期大幅度增長。

高端酒店積極推進新技術智能客控系統在成員酒店中全面實施,提高酒店智能化進程。在智能化、個性化推廣服務上,通過引進美食打印機項目,推進客房、餐飲和大型宴會的高端定製化服務,使眾多成員酒店提高智能科技的滲透與產品的應用。

(六)“如旅隨行”生態圈實現落地精細化運營,進一步打造全價值鏈旅行聚合平臺

生態圈是首旅如家基於吃住行遊娛購打造的客人出行生態,項目在不斷的迭代中已完成出行、餐飲,周邊、購物、保險、機票、火車票等接入,初步具備客人到店消費生態,生態圈部分業務落地精細化運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七)推進人才戰略實施,培養公司年輕的中堅力量

優化人才選拔和人才培養體系,為公司發展奠定基礎。首旅如家大學本著提升經營業績、品牌影響力及市場競爭力的目標,不斷優化和迭代課程內容,改進和創新培訓形式,把酒店總經理的業務培訓與晉升培養有機結合。2019年順利完成各類培訓班37個,培訓管理人員1,187人次;完成各類網絡認證考試127場,認證30,780多人次。此外,2019年共近500人進入公司內部的評價中心,其中70%順利通過評估走上管理崗位,他們平均年齡31.6歲,是支撐公司未來發展的年輕中堅力量。

(八)順利完成公司股權激勵實施工作,建立起薪酬激勵的長效機制。

公司2019年6月13日正式完成了授予股票的登記工作,本次股權激勵公司共向227人合計授予限制性股票8,831,660股,建立起長效的市場化的薪酬激勵機制。

二、報告期內主要經營情況

2019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31,110.35萬元,比上年減少22,770.65萬元,下降了2.67%。公司營業收入的下降主要由於:一、酒店業務實現營業收入786,153.56萬元,比上年減少22,776.46萬元,下降了2.82%。其中酒店運營業務由於房量的減少和RevPAR的下降,營業收入同比下降37,611.49萬元,下降了5.65%;酒店管理業務由於特許管理酒店數量增加,收入增加14,835.03萬元,增加了10.35%;二、景區運營業務實現營業收入44,956.79萬元,與上年基本持平;公司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研發費用總計701,810.38萬元,比上年減少18,052.86萬元,下降了2.51%,主要來源於人力成本和能源費用的下降。

本年公司財務費用淨額12,181.99萬元,比上年減少5,012.34萬元,下降了29.15%。主要系公司合理安排資金償還貸款,貸款規模減少導致利息支出下降所致。其他收益10,249.11萬元,比上年增加3,683.78萬元,增長了56.11%,主要系收到的企業發展與扶持獎勵基金上升,以及2019年4月1日增值稅改革後新增的加計扣除進項稅額;投資收益3,565.17萬元,比上年下降12,035.23萬元,下降了77.15%,主要系2018年公司出售燕京飯店20%股權產生投資收益12,612.22萬元。

2019年公司實現利潤總額127,693.07萬元,比上年減少868.48萬元,下降了0.68%。各業務板塊實現利潤總額情況:1、公司酒店業務實現利潤總額110,288.31萬元,比上年減少513.05萬元,降低了0.46%。2、景區運營業務實現利潤總額17,404.76萬元,比上年減少355.44萬元,降低了2.00%。

本期公司實現歸屬母公司淨利潤88,497.35萬元,比上年增加2,796.04萬元,增長了3.26%;實現每股收益0.9031元/股,比上年增加0.0276元/股,增長了3.15%。非經常性損益對合並報表歸屬母公司淨利潤的影響金額為6,848.91萬元,比上年減少9,831.67萬元,降低了58.94%。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81,648.43萬元,比上年增加12,627.71萬元,增長了18.30%;本期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每股收益0.8331元/股,比上年增加0.1280元/股,增長18.15%。

三、公司未來發展的討論與分析

(一)行業格局和趨勢

(2)大型酒店集團在經濟繁榮發達地區的市場佔有率優勢更加明顯

近年來酒店行業一線集團和二線集團的規模差距快速拉大,客房間數排名前列的酒店集團競爭格局基本奠定。2015年至2019年國內酒店經歷了第二次品牌爆發期,中高端有限服務酒店,經過了快速擴張期,品牌的規模效應在經濟繁榮發達的城市區域更加突出。

(3)品牌加盟成為酒店集團拓店中的核心業務

酒店集團品牌加盟盈利規模主要和門店數量相關,受行業波動影響程度較小,與日常經營成本的脫鉤使得加盟業務擁有更大的盈利空間。近年來,酒店集團充分利用自身品牌優勢,紛紛加大中高端品牌的開拓力度。打造適合消費升級產品,助力收益提升。

(4)關注下沉市場的開拓

國內酒店供給端仍然存在產品單一、單體規模小、連鎖化率低的現狀,未來這部分酒店會隨著市政改造、城市變遷、行業系統風險、重大事件影響等因素,逐步提升連鎖化需求。大型酒店集團為了進一步提升市場份額,也在關注並推進下沉市場的開拓。

2、行業趨勢

2020年初發生了新冠肺炎疫情後,據商務部對國內消費總體情況分析認為:疫情對一季度消費影響最大,二季度消費市場仍將處於恢復期。疫情對消費短期影響較大,中期影響平緩,後期逐步恢復,疫情不會改變我國消費長期穩定和持續升級的發展趨勢。從時段上看,一季度消費影響最大。疫情高峰在1月下旬爆發,2月份影響最重,3月份消費市場開始逐步恢復;預計二季度市場仍將處於恢復期,下半年進一步好轉,受疫情影響的部分補償性消費進一步釋放。

儘管2020年初的疫情對國內酒店業是一個全國範圍性的打擊,但旅遊服務業特別是酒店住宿業具有很強的反彈韌性。即使在疫情期間和復工初期,酒店業依然存在特殊時期的不同顧客需求,如:醫護用房、政府徵用、隔離觀察,企業復工安全宿舍房等。因此,在疫情的影響結束後,酒店業有望較快恢復行業的正常經營狀態,伴隨著商務旅遊旺季的到來市場需求端的恢復將與國內消費總體趨勢緊密一致。同時,本次的疫情危機又為行業整合提供了再次涅磐的機會,落後、不符合發展要求的企業加速出清,酒店的品牌化率將加速提升。據中國旅遊協會預測,到2025年,中國酒店業規模將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市場,酒店房間數量屆時可能達610萬間。中國酒店的品牌連鎖化率將快速上升。

同時,2020年將是酒店服務全面增加機器智能化普及,大力推行安全健康“無接觸服務”的啟動元年,以迎合新環境下客戶對酒店產品的新要求。隨著酒店品牌加盟的速度加快與模式更加靈活多樣,大型酒店集團在專業運營管理系統上將更加快速推進雲服務線上支持,提高運營效率。在客戶端深度運營上,酒店集團與企業客戶端直連、定製產品的服務,與本地生活、差旅居家服務供應商的打通服務深度滲透等,都將極大地促進酒店集團企業與其他服務供應商在全業態上的深度融合。

(二)公司發展戰略

2020年初的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對國內旅遊業造成了重大影響,客流驟減、流通掣肘、供應鏈失衡等困境難題接踵而至,但國內整體的旅遊消費的根基未消失,特別是國家出臺了很多扶植旅遊業的財政、稅收政策等,積極並且藉助本次事件直接促進了各企業在修復市場和經營創新上的動能。公司對中國旅遊及酒店行業的快速恢復前景持有堅定樂觀的態度。首旅如家將以“價值鏈一體化,全系列多品牌”為路徑,在酒店市場更新與存量的動態趨勢中覓求新機,深度聚焦酒店的加盟模式、金融支持、籌建開業、集團採購、運營管理等多個重要環節,以產品,金融、工程、運營、服務管理與業務拓展的一體化解決方案,盤活酒店生態圈價值鏈。公司將先手而起,聚合而上,幫助投資人實現整體“價值鏈”上的提升與溢價,打造以廣大酒店業主、投資人和管理者為主導的全新投資的“攻守道”。

對於未來,公司將繼續從住宿業的本質出發,第一是做好產品,通過服務結構性的調整,推出符合消費者需求和體驗的產品;第二是做好效率提升,能夠達到更好的產出能力,更高的運營效率;第三是提供好的服務,對於無線或是遠程的新技術的應用、新的消費習慣,做到極致與精細化的服務;第四是顧客的良好體驗,通過產品的內容運營給予消費者更好的差旅體驗;第五是好的團隊,團結拼搏和保持創新力的員工隊伍是發展的根基。

2020年,首旅如家繼續堅定“以住宿為核心,融合吃住行遊購娛資源,構建全價值鏈旅行聚合平臺”的發展戰略,始終以“中國服務”為統領,利用自身優勢,繼續加大資源整合,持續創新,不斷優化產品,全力打造“如旅隨行”的產業鏈和顧客價值生態圈。為消費者提供符合時代潮流的產品,提供更舒心、貼心、暖心的服務,提升公司整體經營業績以回饋消費者、投資者和全體員工。

(三)經營計劃

2020年初的公共衛生事件讓酒店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創,但我們堅信疫情終會被控制,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不會改變,因此中國旅遊休閒一定會迎來複蘇和恢復增長的趨勢。

首旅如家結合本次事件後人們的生活方式與差旅習慣發生較大變化,今年將在住宿產品上做更多的創新和優化,深入“安心住”產品,將人機結合智能技術更多應用於酒店的服務體驗上,提升公司產品與時俱進的創新力、提高技術賦能的運營能力與管理效率。特殊的時代境況下,公司始終堅定“不忘初心,勇於拼搏”的精神,“以賓客為中心,以門店為中心”的雙輪驅動發展策略,發揮出酒店網絡覆蓋和平臺資源優勢,在最艱鉅且最具特殊市場機會的一年裡打拼出自己的業績。

2020年主要工作重點如下:

1.應對疫情的不確定性,全面積極做好各項防控工作

公司作為行業的中堅企業,大力積極配合國家防控要求,主動擔當,1月25日率先在武漢為醫護人員提供免費休息住宿,同時響應政府號召為社會人員提供隔離用房。針對疫情特點,在2月中下旬後的復產復工中,公司加大消毒、登記等防控措施,主動開發推出“放心房”住宿產品,滿足新形勢下賓客對住宿產品的新需求,為公司在全面復工復產下提供收入來源。

2.落實國家減稅減費減租政策,增收節支,控成本,保現金

在爭取扶持政策上,結合各地政府出臺的政策,公司積極與政府部門和業主等方面進行全面溝通,落實減稅減費減租政策。公司一方面促進經營酒店的復工復產率快速提升,一方面極限降低費用,嚴格控制成本,做好資金規劃管理,確保公司現金充裕。

3.加快加盟酒店的開發戰略不變,快速提升輕加盟有限服務酒店的佔比

酒店的生存空間需要謀求商業模式和價值上的重組和突破,而這勢必會反映到行業加盟投資層面上的全面創新。首旅如家打造的“價值鏈一體化,全系列多品牌”投資加盟新戰略,正是基於對投資“創新+共贏”的雙重考量。2020年公司計劃新開酒店800至1,000家,並且將繼續對開發團隊大力投入並進行相關獎勵機制的改革,以幫助推進全年新店開拓的發展速度。

4.持續創新,不斷提升客戶體驗和會員粘著度

2020年主要工作是在會員拉新之餘,提升會員活躍度、復購率及會員權益體驗。公司將集中圍繞“會員權益升級”,包括現有權益體系升級、如家生活卡周邊服務權益體系打造、以及高端會員權益設計等部分,通過自有渠道APP及微信小程序的會員互動模塊設計及應用,增加會員互動,提升會員對中央渠道的粘性和訂單轉化。

持續推進移動會員發展計劃,保持移動端用戶高速增長,進一步提高中央預訂佔比,打造對接智能AI,為移動端的銷售轉化和用戶體驗尋找新的增長點,打造自助服務體系,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滿意度,支持生態圈等各業務在移動端順利高效地落地。

5.進一步打磨生態圈場景,提升市場影響力

2019年生態圈“一日遊”項目在北京試點反響良好,預計2020年將新增10個城市,讓更多的用戶能夠體驗到首旅如家生態圈的便捷性及靈活性。

為了促進線上線下更好融合,提高用戶對首旅如家的感知度,參考已推行的“如家一碗麵”項目模式,在2020年新增線下供應商,更著重於結合線下門店來推廣,通過特定美食產品加強用戶對首旅如家品牌的認知度和滿意度。

6.強化績效考核,持續優化人才培養和選拔

2020年因疫情影響,使得一季度經營承受巨大壓力,但對於中國經濟、對於酒旅行業,公司充滿信心,從目前經營數據來看,轉好的趨勢非常明顯,相信隨著疫情的結束,經營一定會快速反彈,所以,為了最快最有效地提升經營,我們對2020年績效考核也做了針對性調整,增加經營季度考核,優化考核關鍵項,建立考評與考核兩套體系。

2020年公司將持續完善人才培養和選拔體系。拓展校企合作和“現代學徒制”的培養模式,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加入公司;完善覆蓋基層到中高層的培養選拔機制,加大人才培養力度。首旅如家大學計劃開設培訓班40多個班次,培訓人數達1,300餘人次,並完成30,000人次的在線認證,同時積極開發線上課程,通過短視頻,強化基層員工的技能培訓,提升員工培訓體驗感。人才中心將繼續以“中國服務”為統領,結合首旅集團“打造生活方式服務業產業集團”的定位,以用戶思維創新培訓內容和形式、培養內訓師隊伍、發力線上培訓,研發“新酒店人”系列課程,打造酒店行業專業賦能體系。

7.持續數字化、智能化體系建設道路

針對未來技術趨勢的變化,著手構建“數字化經營”和“智能數字化管理”的體系和組織能力,有力支持首旅如家可持續發展與抓住新的增長機會。

(四)可能面對的風險

旅遊業的盈利能力與經濟週期有明顯的相關性。宏觀經濟增速下降或者出現劇烈波動,將對公司的盈利能力產生很大影響。

經濟環境裡任何一種不利條件都可能使旅遊業的發展受到制約,特別是重大的國內外政治、經濟形勢變化、自然災害、流行性疾病等因素,都會給旅遊業的發展帶來全面或局部的風險。酒店業、景區服務業則更為敏感。

生態環境、霧霾天氣、突發疫情、政治事件等影響;勞動力成本紅利消失,居民消費增長動力不足;扭轉低端產品同質化的進程達不到預期;能源、環保等企業運行的維護成本上升;員工成本持續增長以及高流失率和招聘缺口的矛盾等。

此外公司固定資產折舊攤銷、物業租賃費、人工成本、能源消耗等成本的上升對公司經營也會產生較大壓力。

四、報告期內核心競爭力分析

1、品牌優勢

公司豐富的品牌體系可以為住宿客戶以及加盟商提供廣闊的選擇範圍。公司旗下擁有近20個核心品牌,40多個產品,覆蓋“高端”、“中高端”、“商旅型”、“休閒度假”、“社交娛樂”全系列的酒店產品,可以滿足消費者在個人商務和旅遊休閒中對良好住宿環境的需求。公司持續發力中高端和商旅型酒店產品與創新,無論是標準化住宿產品和非標準化住宿產品,在不斷細分的市場中,品牌體系與住宿產品不斷進行產品豐富與服務創新,疊加多樣化的運營模式,立足賦能、開放、包容的心態,吸引業主積極加盟,同時更極大地促進業主充分利用其物業資源,挖掘其物業優勢與特色,以實現較好的投資回報。

2、會員優勢

截止2019年底,公司擁有1.18億會員,公司自有渠道入住間夜數佔比為76%。

公司以龐大的會員體系為基礎,通過整體權益優化以及會員大數據精準分析,開展了一系列的會員線上和線下的營銷活動;同時加強會員拉新的力度,特別是加大和阿里系平臺合作,為集團增加眾多高品質會員;進一步深挖會員價值,以會員積分為抓手,搭建平臺,通過外接資源,加大主流平臺吸引相關商家入駐,圍繞客人在酒店入住的場景下,提供“吃、住、行、遊、購、娛”六大板塊的服務要素內容,構建起公司獨特的顧客價值生態圈。良好的客戶體驗、會員服務及會員權益享受促進提升公司會員的復購率,形成公司最為突出的核心競爭力。

3、人才優勢

公司擁有一支專業高效、愛崗敬業、德才兼備、承接有序的專業人才隊伍,並已在高端、中高端、商旅、文旅等酒店產品序列全線佈局。公司從人才的“點—線—面—網”入手,搭建了立體化的人才發展平臺,建立管理型、專業技術型人才“雙V”發展通道,並在各崗位儲備了充足的高潛人才。圍繞“人才發展價值圈”,公司從人群、內容、形式、體驗4個維度打造人才培訓培養體系,為員工設計覆蓋培訓、考核、認證、績效、晉升的學習之旅。截止2019年,公司酒店總經理以上核心管理崗位80%來自於內部選拔培養,為公司未來的戰略佈局和發展提供了充分的人才保障。

4、管理優勢

公司作為國內大型酒店連鎖集團,已形成了經過長年的專業打造、經驗積累和不斷升級完善的專業平臺優勢,在資金管理、產業鏈供應、市場網絡體系上構建了統一的平臺。公司在酒店專業管理中已經具備了整體規模化運作優勢,可以將酒店不同產品及服務按品牌標準進行合理的規範化,在執行標準基礎上疊加各個品牌的個性化。公司在酒店日常的物料採購、供應及物流上的日常運營成本相比未進入品牌加盟的單體酒店具有成本優勢,對於單體小規模酒店加入連鎖後,可以有效提高單體酒店整體運行效率,提高整體收益水平。在酒店服務質量管理上公司具有突出的“規範服務+超常服務”優勢,充分體現公司服務價值管理的核心。

5、信息系統的行業領先優勢

公司擁有強大的信息化系統,面客系統、運營系統和後端支持系統分別應用於服務、經營和管理,並持續地改進和研發,為連鎖酒店的高效管理和服務提供了強大的IT系統支撐。公司本著“產品全系列”、“信息全覆蓋”、“會員全流通”、“價值全方位”的信息技術建設目標,在面客生態系統,運營移動化系統,會員大數據,產品智能化等方面不斷創新。

面客生態系統實現了在線預定,在線選房,前臺智能自助機入住,自助離店等全週期體驗,同時實現約車,購物,訂票,周邊吃喝等全生態服務。在線預訂率已經超過了55%。

運營移動化,實現了運營管理,巡店管理,客房管理,餐飲管理等全移動化應用,同時藉助於酒店管家APP,實現掌上敏捷收益管理,通過一鍵調價,一鍵開關房,一鍵房控等,實現快速的收益機會。敏捷收益幫助酒店實時把握收益機會,提升酒店收益能力。

會員大數據,基於集團龐大的會員體系,建立了基於大數據的敏捷CRM系統,通過該系統,可動態生成會員標籤,實現精準的會員畫像和場景服務。實現會員的線上,線下全場景觸達,實時掌握會員狀態的健康狀況。

產品智能化方面,集團和行業領先的智能廠商合作,實現了智能客房,智能前臺,智能電視及一系列滿足客人好玩需求的智能應用。智能化的應用為客戶提供了豐富的場景,如服務請求,自助購物,自助洗衣,自助開票等功能,極大豐富了賓客入住體驗。

公司將不斷加強IT投入,本著賓客體驗優先,效率優先,持續創新的原則,推動IT建設,並使IT系統在行業裡處於領先水平。

6、創新優勢

公司酒店創新產品致力於以最新信息技術應用的整合為特徵,即技術+內容=生活方式引領與改變的整合,突出智能化、個性化、信息化、社交定位等特徵,以此來變革傳統意義上的酒店競爭方式和經營管理模式。精準定位酒店市場客群個性化的住宿需求,探索酒店空間運營,增加公共區域空間的衍生消費,提升酒店運營坪效。公司在不斷持續進行酒店產品研發創新的基礎上,持續擁有大型企業集團獨具的物業資源、資金、人才、數據、專業、渠道、供應鏈等全方位的絕對優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