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辛棄疾學用典:辛式表達法則,讓你難讀懂的同時讓你覺得美

辛詞流傳於世的大約有600餘首,其風格多樣,有的沉鬱頓挫,有的生動活潑,有的豪邁激昂,有的詩畫一體,有的傷感多情......但辛詞因為頻繁用典而讓人覺得“隔”,比如著名的《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全詞8句,用了5個典故。

雖然詞具有豐富的內涵和華麗的辭藻,但讀者捉摸不透。有人曾質疑過,辛棄疾在詞中頻繁用典,有必要嗎?今天我們就來看看辛棄疾獨特的情感表現方式:用典。

頻繁用典是矯飾還是必要?

辛棄疾在詞中大量用典,也是迫不得已,這與他所處的政治形勢、社會環境和人生追求有很大關係。

南宋中期,朝廷和金的民族矛盾已經十分尖銳,宋金對峙局面異常緊繃,中原人民抗金意願高漲。

北方的女真族一方面殘酷壓迫中原人民,一方面“和”“戰”結合,迫切南侵。

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形勢複雜,朝中分為主和、主戰兩個陣營,主和派主張妥協投降,換得一時平安,主戰派要求出兵對抗,收復失地,統一中原。

辛棄疾是主戰人士,他一生都在為收復失地、統一中原而不斷努力。

辛棄疾從小生活在淪陷區,他見證了女真族對漢人的殘暴和羞辱,青少年時期,他便立下恢復中原、報國雪恥的宏大志向。他參加過北方起義軍,上過戰場殺敵。

跟辛棄疾學用典:辛式表達法則,讓你難讀懂的同時讓你覺得美

辛棄疾

南歸後,他曾向朝廷獻言《美芹十論〉和《九議》,建議朝廷積極備戰,收復失地,但都沒有被採納。他一直轉任地方官吏,期間還閒置了20多年,一腔熱血都付諸東流了。

辛棄疾是北人南歸,這讓他在南宋朝廷中十分受歧視,朝廷不會重用他,反而排擠打擊他,讓他滿腔抱負無處施展,英雄無用武之地。

他在政治上被孤立,多次遭人誹謗,不能把現實寫進詩詞裡,他把眼光轉向歷史,運用典故,借古傷今,古人古事在他筆下散發出獨特的魅力。

辛棄疾借用的典故人物,多是智慧非凡的名將名相、勇士、俠義之人,或者是有作為的帝王。

如“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借孫權表達自己收復中原的雄心壯志,又如“射虎山橫一騎,裂石響驚弦。落托封侯事,歲晚田間”,用李廣來諷刺南宋當權者,表達自己不被重用的悲哀,又如“將軍百戰身名裂。向河梁、回頭萬里,故人長絕”,借李陵別蘇武來寄託自己南歸後報國無門的心情等等。

辛棄疾的愛國熱情、遠大抱負經常通過借古喻今的用典方式表達出來。

另外,辛棄疾在詞中平凡用典,還與當時的詩歌創作分氛圍有關係。宋詩沒有唐詩的恢弘大氣,但是在遣詞造句和用典上卻別出心裁。

宋詩作者和評論家對字的來歷斤斤計較,詩中用字、用典是宋人創作的風氣,黃庭堅提倡詩歌創作要“無一字無來處”,這種詩學理論也影響了宋詞創作。

辛棄疾作為當時的文人,自然也受到影響,他把江西詩派的詩學理論移植到詞中,用古人古事來抒發自己的情感,詩他的詞既有雄渾豪放的特點,也有悲涼蒼勁的風格

跟辛棄疾學用典:辛式表達法則,讓你難讀懂的同時讓你覺得美

辛棄疾雕像

其次,辛棄疾還繼承發展了古詩中比興寄託手法(比興手法就是藉助優美的事物形象引起聯想,並在藉助的形象事物中寄託詞人的情感),而典故的運用正好與比興手法相通。

辛棄疾一生抱負遠大,但是壯志難酬,滿腔愛國熱情常常受到壓抑,比興手法能夠寄託自己的悲憤之情,鞭笞朝廷的奸臣。如《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

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春且住,見說道、天涯芳草無歸路。怨春不語。算只有殷勤,畫簷蛛網,盡日惹飛絮。

長門事,準擬佳期又誤。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君莫舞,君不見、玉環飛燕皆塵土!閒愁最苦!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

這首詞這是用香草美人的比興手法,塑造女子惜春、留春、怨春的形象,從而表達自己年華不再、壯志難酬的鬱悶,下片用了陳阿嬌被棄的典故,表現自己在南宋朝廷遭人排擠、愛國之情無處釋放的痛苦;又用楊玉環、趙飛燕的典故,告訴奸佞不要得意猖狂。

全詞用典和比興手法相結合,表達出他對執政者和姦佞小人的厭惡,蘊含著深刻的政治內容。所以,辛棄疾用典並不是矯飾文字,而是有特定的原因。

跟辛棄疾學用典:辛式表達法則,讓你難讀懂的同時讓你覺得美

典在“我”在,意在言外

都說文如其人,辛棄疾通過詞中用典,將自己的身影融入古人古事,讀他的詞,我們彷彿看到他曲折艱難的一生,看到他憂國憂民的憑欄遠眺,聽到他壯志未酬的嘆息......詞中的辛棄疾,以他獨特的魅力吸引著我們。

功業今安在?

辛棄疾既有文人的氣質,又有武將的豪情,他是一個文武雙全的英雄人物,在辛詞典故中,最清晰鮮明的形象是渴望建功立業、收復失地的英雄形象。

據統計,他詞中出現頻率最高的是歷史上建功立業的英雄,如謝安、張良、李廣、劉備、恆溫、漢武帝、韓信、蔡澤、項羽、劉邦等等。

我們先來看他的《滿江紅》:

漢水東流,都洗盡、髭鬍膏血。人盡說、君家飛將,舊時英烈。破敵金城雷過耳,談兵玉帳冰生頰。想王郎、結髮賦從戎,傳遺業。

腰間劍,聊彈鋏,尊中酒,堪為別。況故人新擁,漢壇旌節。馬革裹屍當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說。但從今、記取楚樓風,裴臺月。

這首詞雖然以贈別朋友為背景,但詞中流露的卻是辛棄疾抗金復國、建功立業的心願。當時辛棄疾任江陵知府和湖北安撫使,他的朋友要到漢中去任職,辛棄疾寫了這首詞鼓勵朋友。

在詞中,辛棄疾借用了飛將軍李廣抗擊匈奴的典故,李廣戰功赫赫,打得匈奴聞風喪膽,不敢進犯。現在宋朝遭到強敵入侵,辛棄疾希望能有李廣一樣的龍虎之將來抗擊金國,收復中原。

跟辛棄疾學用典:辛式表達法則,讓你難讀懂的同時讓你覺得美

接著,他有用了王粲的典故,王粲是三國時期曹操的部下,曹操於建安十三年征討漢中張魯,張魯投降,王粲寫了五首《從軍行》讚美曹操。辛棄疾用這個典故,一方面與朋友此去漢中的行程相切合,一方面是讚美朋友的文才。

上片兼用了文、武典故,從兩個方面鼓勵朋友,希望朋友可以積極抗金,建功立業。

其實,與其說是辛棄疾鼓勵朋友,倒不如說是他內心對古人建功立業的崇敬,這種崇敬不是沽名釣譽,也不是愛慕榮華富貴,而是他對積極抗金、收復失地的渴望。

下片聚焦到送別友人,引用的是馮諼彈劍作歌的典故,這個典故講的是孟嘗君和馮諼的故事,馮諼是孟嘗君的下等門客,他常常倚柱談劍,要求改善待遇,無論是吃的、喝的、行的,孟嘗君都如他所願,最後他一心一意為孟嘗君效力。

唐人寫詩時,喜歡引用這個典故,來表達自己的失意和感慨。辛棄疾用這個典故的用意大概與此相同,他想抒發自己不能上陣殺敵的遺憾,接下來又用馬援“馬革裹屍 ”的典故進一步鼓勵朋友。

辛棄疾引用著兩個典故,一方面是感慨自己身處後方,無緣上前線殺敵報國,只能像馮諼彈劍作歌發牢騷,另一方面鼓勵朋友積極抗金,奮勇殺敵,盡顯男兒本色。

辛棄疾用典,充滿了高昂的格調,充滿了邊塞詩的雄風浩氣。

東籬之下難採菊?

讀辛棄疾的詞,我常常感慨他時運不濟,命途多舛,但偏偏是他仕途的不幸,造就了他文學上的大幸。

跟辛棄疾學用典:辛式表達法則,讓你難讀懂的同時讓你覺得美

辛棄疾《破陣子》

淳熙八年(1181)冬,辛棄疾被王藺彈劾,朝廷連下兩道聖旨將他削職,降為平民。光宗紹熙三年(1192),他被啟用,任職福建提點刑獄,不久升為福州兼福建安撫使,慶元元年(1195),他再次被彈劾丟官。

在將近二十年的時間內,辛棄疾有約18年在江西帶湖、瓢泉兩地漂泊度過。這一時期,雖然仕途失意,但他的心情卻無比平靜,他詩詞中開始出現陶淵明、林逋、伯夷、叔齊、許由等隱逸人物。

在這些人物中,辛棄疾最喜歡的是陶淵明,他常常把陶淵明當成自己退隱生活中的榜樣,並借用陶淵明的形象來表達自己的追求和嚮往。

他認為陶淵明除了是閒居悠然的隱士,還是擁有治世之才的人物。陶淵明的隱居,是被黑暗的現實所逼迫的,是不得不隱。辛棄疾認為自己和陶淵明的遭遇如出一轍,因此他在詞中反覆引用陶淵明的典故,歌唱陶淵明,就連陶淵明讀過的詩書都愛不釋手,可見他對陶淵明的崇拜程度。

我們來看他的《水龍吟》:

老來曾識淵明,夢中一見參差是。覺來幽恨,停觴不御,欲歌還止。白髮西風,折腰五斗,不應堪此。

問北窗高臥,東籬自醉,應別有、歸來意。須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凜然生氣。吾儕心事,古今長在,

高山流水。富貴他年,直饒未免,也應無味。甚東山何事,當時也道,為蒼生起。

關於陶淵明隱居的傳奇非常多,最著名的有桃花源記,不為五斗米折腰,五柳先生傳等等,是妥妥地文人做派。辛棄疾則文武兼備,英姿勃發,兩人看似根本沒有任何共同之處,但在這首詞中,辛棄疾卻說夢見陶淵明,醒後想見陶淵明,為什麼他對陶淵明如此痴迷?

跟辛棄疾學用典:辛式表達法則,讓你難讀懂的同時讓你覺得美

辛棄疾《西江月》

辛棄疾剛進入仕途時,滿懷壯志,但是壯志未酬,只得去官賦閒,退隱山林,懷揣著失意的他當然就想到了前代隱士陶淵明,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高風亮節與辛棄疾的耿直狷介如出一轍,這是辛棄疾崇拜陶淵明的原因之一。

辛棄疾認為陶淵明表面瀟灑,安樂自足,而實際上是因為他不願與宵小之輩同流合汙,他想保持自己的高潔,而不是說陶淵明厭世,忘記了被壓迫欺凌的人們,這是辛棄疾崇拜陶淵明的原因之二。

詞的下片中,辛棄疾認為陶淵明的精神並沒有消失,自己就是陶淵明精神的繼承者,有朝一日,他會像謝安一樣東山再起,得到朝廷的重用,為了黎明百姓,為了收復失地,而不是為了名利,在辛棄疾看來,無論是出世還是入世,陶淵明的精神是一直存在的。

這首詞通過陶淵明的形象,抒發辛棄疾隱居後的耿直品格和為國為民的情懷,正因為辛棄疾更深刻的認識到陶淵明的內在精神,所以他才常常用陶淵明的詩意表達自己的情懷。

吾意獨憐才

隱居期間,一方面,他的心情是平靜的,另一方面也是寂寥的,雖然在寧宗嘉泰三年(1203),他被朝廷起用,但之後一直復起復罷,最後懷抱著未遂的宏願死去。

所以,當心中的憂憤難以平復時,屈原、阮籍、嵇康、蘇秦等人就出現在他的詞中,因為他的懷才不遇與這些歷史人物是何等相似啊!

跟辛棄疾學用典:辛式表達法則,讓你難讀懂的同時讓你覺得美

李廣射石

辛棄疾23歲起兵抗金,南歸後無論朝廷安排什麼職位,他治理期間都有所成就,但因為為人剛直不阿,力主抗金,眼裡容不下邪惡勢力,因此深受朝中投降派小人的忌恨。收復中原的理想不能實現,又屢遭誣陷,幾度罷官,他坎坷的一生,與飛將軍李廣十分相似。

因此,他特別同情懷才不遇的李廣,在詞中多次寫李廣的事蹟,以抒發自己遭人汙衊、壯志難酬的悲憤心情。

我們來看他的《八聲甘州》:

夜讀《李廣傳》,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楊民瞻約同居山間;戲用李廣事,賦以寄之。

故將軍飲罷夜歸來,長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識,桃李無言。射虎山橫一騎,裂石響驚弦。落魄封侯事,歲晚田園。誰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馬,移住南山。看風流慷慨,談笑過殘年。漢開邊、功名萬里,甚當時、健者也曾閒。紗窗外,斜風細雨,一陣輕寒。

夜晚,辛棄疾讀《李廣傳》,李廣的生平引起了他的強烈共鳴,詞的上片重點寫了三件事:

一是李廣打獵歸來,被霸陵尉扣留露宿於霸陵亭,原因是李廣不是現任將軍,李廣退居南山的遭遇引起了隱居帶湖的辛棄疾的共鳴。

二是寫李廣的臂力驚人,箭矢射入石頭的事情,但這樣一位擁有超凡能力的人,朝廷竟然棄而不用。

三是寫對朝廷有功的李廣,沒有得到封侯,而被罷官回家的事情。

細細品來,三件事情竟然與辛棄疾的遭遇如此相似。


跟辛棄疾學用典:辛式表達法則,讓你難讀懂的同時讓你覺得美

在下片,“恨”字統領,表現了他對李廣的同情,對霸陵尉的痛恨,對朝廷不識英雄的憤怒,委婉曲折地表現了詞人對南宋朝廷摧殘人才的不滿。

下片用了杜甫《曲江》的詩意,杜甫在《曲江》中說:“自斷此生休問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將移住南山邊,短衣匹馬隨李廣。”

杜甫在詩中表達了對李廣無比崇敬的心情,說自己如果與李廣生於同一時代,他願意移居南山,跟隨李廣。這意味著詞人要像杜甫那樣追隨李廣,度過餘生。

李廣在後世有一大票粉絲,可是在漢代,開疆拓土時,他卻被閒置在南山,這是多麼讓人扼腕嘆息的事情。表面上,辛棄疾在為李廣鳴不平,實際上,他是在為自己的懷才不遇鳴不平,更為統治階級不愛惜人才而憤怒。

典多不怪,詞美情美

辛棄疾用典信手拈來,為讀者創造了雄放意境。他常常選取廣袤的空間背景和悠悠歷史歲月,創造恢弘闊大的境界,用歷史人物馳騁沙場的英雄氣概抒發自己豪壯的胸襟,展現出游龍般的奔放氣質。

跟辛棄疾學用典:辛式表達法則,讓你難讀懂的同時讓你覺得美

如《南鄉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借歌頌三國英雄人物,暗諷南宋朝廷偏安一偶的懦弱行為。詞的上片用“滿眼”、“千古”、“悠悠”、“滾滾”等詞,創造了遼闊遠大的境界,用“不盡長江滾滾流”將時間從遙遠的過去引向未來,使得境界富有動態美。

下片借三國孫權年少點兵,鎮守江東,北御強敵的氣概,表明自己建功立業、想要有所作為的心情,全詞氣象宏大,波瀾壯闊,借古喻今,意在言外,洋溢著樂觀昂揚的情緒,給人鼓舞的力量。

用典使得辛詞具有豪放美。

辛棄疾的詞除了悲壯激烈,縱橫捭闔的豪放外,還有低轉迂迴的沉鬱頓挫。沉鬱風格具體來講,是指作者的情感深沉鬱積,有無數想說的話壓在胸中,但通過委婉曲折的方式表現出來。辛棄疾的詞,在抒發英雄末路的悲慨時,常常借用典故,婉轉曲折,悲壯沉鬱。

跟辛棄疾學用典:辛式表達法則,讓你難讀懂的同時讓你覺得美

辛棄疾《永遇樂》

如《登健康賞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裡,江南遊子,把吳鉤看了,闌於拍遍,無人會,登臨意。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英雄淚。

辛棄疾滿懷報國熱情,起義南歸,想要恢復中原,但在投降派統治的朝政下,他報國無門,虛度年華,內心十分壓抑、憤懣,於是他借登臨之事,將英雄失意、功業未就的抑鬱之情表達出來。

上片意境開闊,通過所見、所聞、所作展開秋景無限,然後用“無人會,登臨意”收合,轉出下片。

詞的下片用了三個典故:季鷹歸未、求田問舍、劉郎才氣,正用與反用結合,一波三折,一唱三嘆,使情感跌宕起伏,表達出辛棄疾複雜的心情,也很恰當地體現出辛詞的沉鬱美。

辛棄疾可以說是詞中用典的高手,他在前人用典的基礎上,採百家之長,將典故用得自然、用得恰當,典故不但增加了辛詞的容量,豐富了辛詞的意境,而且形成了辛詞獨特的風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