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世之首”范仲淹為何無緣唐宋八大家?比起文學家,更是政治家

“當世之首”范仲淹為何無緣唐宋八大家?比起文學家,更是政治家

范仲淹

作為唐宋文章的代表人物,以韓愈為首的唐宋八大家一直以來都是我們研究唐宋文學的焦點,但自古以來仍舊有不少人對唐宋八大家的“選舉”結果持不服之心甚至爭執不休。此番爭執尤其以宋朝的六個“出道名額”爭論最為嚴重,畢竟宋朝文人雖整整佔據了四分之三的名額卻獨獨少了知名大文豪范仲淹的名字。

即使對文學無甚興趣的人大約也不會陌生“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文字,但這個被不少人當做“當世第一人”的大政治家、大文學家竟然在一場文學的評選中落敗了,其中因由難免招人口舌,但唐宋八大家的排名之所以能夠一直未曾改變,可見歷代以來大多數人都是對此排名保持肯定的,那麼難道範仲淹真的是在文學修養之上棋差一招嗎?

一、唐宋八大家不僅是文豪,更是唐宋以來文章的變革者與奠基者

l 唐宋八大家的“選舉”過程

如果好奇才高八斗的範大人究竟為何落選,那麼自然要從這場選舉的規則來探尋究竟。對唐宋八大家的評選是一個日久時長的過程,最初只是一場一個人的盛宴,經過時間與朝代更迭的雙重甄選,又經過一代代文人的認可才最終定論。

這場選秀起源於南宋一個叫做呂祖謙的文人,這位曾奉皇名編撰過《皇朝文鑑》的文人曾為宋朝文人編寫了一部“教科書”——《古文關鍵》。

“當世之首”范仲淹為何無緣唐宋八大家?比起文學家,更是政治家

唐宋八大家

這本書不僅評價了唐宋以來各家文章風格的優劣,也收錄了許多他認為文人士子應該學習的優秀文章,三百多位文豪共計兩千四百餘篇文章,僅歐陽修、王安石、三蘇、曾鞏六人竟佔了901篇,更是直白的將韓愈、歐陽修、三蘇算作同一個文學流派,也就奠定了唐宋八大家的雛形。此後宋元明清許多年間,策論文章的書寫都受到了這幾人的影響,也漸漸的認定了後來我們所熟悉的唐宋八大家。

l 唐宋八大家選舉的偏重

唐宋八大家以韓愈為首,同屬其中的蘇軾對他推崇備至,甚至稱他“文起八代之衰, 而道濟天下之溺”,從這一句文起八代之衰就不難看出,蘇軾所鍾愛的並非韓愈文章是怎樣的錦繡文章,甚至不是他言之有物,立意深刻,而是他作文的變革性。隋唐時期的文章秉承前人風格,走駢四儷六的華麗風,眾多文人為了符合“規範”可稱得上為賦新詞強說愁,然而大多都成了博士買驢的笑話。

“當世之首”范仲淹為何無緣唐宋八大家?比起文學家,更是政治家

韓愈

而韓愈則反其道而行之,以樸實無華的文筆和立意深刻的內容取勝,更揭開了唐宋時期轟轟烈烈的古文運動風潮,唐宋八大家以韓愈為首,各個都為古文運動做出了巨大貢獻,讓策論文章從辭藻華美走向內容豐富,這才有了《與李武曾論文書》中朱彝尊“蓋文章之壞,至唐始返其正,至宋而始醇。宋人之文,亦猶唐人之詩,舍是不能得師也”這樣的評價。

二、“當世之首”范仲淹,一個被政治才能“拖累”了的大文學家

l 范仲淹的文學素養絕不亞於唐宋八大家

沒能入選唐宋八大家的范仲淹難道真的輸在了文學素養嗎?從詩詞一道來看,一句“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寫盡了邊關將士的辛酸,也有“我無一事逮古人,謫官卻得神仙境”的曠達之言。他將對自身得失的單薄與對時事世事的看重通通寫進了詩文,卻也不是完全的質樸,後人以一個“清”字和一個“靈”

字來形容他的詩詞成就,可見范仲淹的詩詞是足以打動世人的。

當然,如果你說詩詞只是小道,驚世之論只該存在於策論時文中也不能說無理,但論范仲淹的策論文章,可能比詩詞更值得一談。作為宋朝數一數二的政治家,范仲淹的策論中不僅有自身的政治觀點,更有揮斥方遒的朝廷重臣所特有的厚重感與務實之言,加之極高的詩詞才華做基礎,僅從《岳陽樓記》中我們也不難看出其才華橫溢。

“當世之首”范仲淹為何無緣唐宋八大家?比起文學家,更是政治家

范仲淹文學作品

既有“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的春日盛景,更有“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這樣的憂患意識,以至大文豪王安石竟稱其為自己的“一世之師”,而蘇軾也對他推崇備至。這個才華征服了八大家的人沒能入選其中,大約與他的政治才華息息相關。

l 被政治才能掩蓋的文學成就

借用莫礪鋒先生的一句話說:“一個歷史人物如果某一方面的成就太突出那麼其他方面的成就就往往會被前一方面的光芒掩蓋起來。在宋人中,范仲淹的文學為其政名所掩,歐陽修的經學為其文名所掩,都是顯例。”

對於一手推行了慶曆新政的範大人來說,文學成就更像是月亮,被更耀眼的政治成就所掩蓋。而與此同時,勞心於政治的范仲淹無論文學功底多麼深厚,從數量和鑽研程度兩方面也的確略遜一籌。

“當世之首”范仲淹為何無緣唐宋八大家?比起文學家,更是政治家

“先天下之憂而憂”

也因為這種重政治輕文學的個人態度,他的文學作品在一些文人眼中不過是“弄翰戲語,率然而作”,認為他並未在文法,詞句上精雕細琢,加之要規避朝堂間的傾軋,他的文章即使有對時事的評論,也多是讚揚式的,亦或以古論今,帶著一種收斂的味道,說的再直白一些就叫做宋朝式的“政治正確”,因此在後人眼中,他更加符合一個人品高尚的政治家身份

,而不是一個“職業的”文學家。

三、為何范仲淹列唐宋八大家?成也政治、敗也政治的大文豪“選秀”之路

l 比起文學家,范仲淹更是政治家

范仲淹落選唐宋八大家可以說是政治光環掩蓋了他的文學才能,亦或說鍾情政治的范仲淹並未將文學事業看的多麼重要,范仲淹的文字要麼是有感而發,要麼具有一定的政治導向性,即使是那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千古名言也更多的讓我們感受到的是他宏大的胸懷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在世人皆知他的勤於公事,愛民如子甚至用兵如神的時候,恐怕連他自己都忘了自己還是個詩人。

當然,輕文學的自我態度並不是他落選的唯一因由,在六朝流傳下來的奇巧文字習慣下,范仲淹的言之有物固然值得讚揚,但他的風格卻不是一般學子能夠複製的。范仲淹的文賦更像是以散文的手法書寫深刻的自我認識,這源自他多年的從政經歷,是時光沉澱之後的個人魅力從字裡行間的被動滲透。

“當世之首”范仲淹為何無緣唐宋八大家?比起文學家,更是政治家

范仲淹的作品

換句話說,是他的政治才能讓他的文學才華變得無人可以取代,但為了點亮政治這個技能,他也的確主動選擇了放棄成為一個純粹的文人,比起名列唐宋八大家的幾位,在文學的推動、傳揚和改革方面的貢獻較低才是他落選的根本原因。

l 文學變革才是唐宋八大家的評選標準

許多人在未曾深究時都會錯誤的以為唐宋八大家是選舉了八位唐宋時期最優秀的文學家,但這種認識和推論是完全站不住腳的。畢竟論才華,不說范仲淹是不是有資格上榜,只憑此榜將李白、杜甫之流拒之門外就已然讓人無法承認它的權威性了。

唐宋八大家其實是古文運動的八位先驅,不僅要求文采斐然,更是對改變六朝以來華而不實的文風做出了顛覆性的貢獻。對於這幾位來說,當真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和百分之一的天賦才造就了後來文風簡潔,言之有物的宋代策論風格。他們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在古文運動中,比起純天賦派的范仲淹,這八人給普通學子找到了一條能夠複製的道路,讓更多人能夠接受和有途徑去做出改變,這才是古文運動普及中的中心人物應做的事。

“當世之首”范仲淹為何無緣唐宋八大家?比起文學家,更是政治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

古文運動的餘暉甚至影響到了今人,韓愈的《師說》和《馬說》,柳宗元的《捕蛇者說》等都是我們熟悉的“熟讀並背誦全文”的內容,而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卻是以古代散文的形式收入課本的,也就是說時至今日這篇文章都被大多數人認定並非古文運動的代表形式--策論,這大約是唐宋八大家們“放棄”了范仲淹的最直接因素。

四、小結

唐宋八大家固然是當時最負盛名的文學家之一,但落選之人也只是在古文運動中不夠“努力”而已,並不能否認其文學才華。范仲淹作為被王安石和蘇軾等人推崇的文學家、政治家,在歷史上的光彩絕不亞於任何人,甚至能被稱讚為“有史以來天地間第一流人物”的他比大多數人都更加耀眼,即使不屬於八大家,即使慶曆新政最終以失敗收場,我們也依然從他“進亦憂,退亦憂”的一生裡,讀出了他的偉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