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看不到的三國

三國演義中看不到的三國

大家知道朱棣是怎麼成功的嗎?劉備稱帝不亞於袁術稱帝的糊塗,山陽公可以用靖難去平息。而伐吳還是伐魏的主要原因就是現實的急迫,就是現實利益和目標方向的衝突。荊州的意義對於蜀漢是出川的問題,對於東吳是解決上游威脅的問題,其實,就是兩家戰略衝突。從蜀漢的戰略上,不管現實不現實,隆中對是他們的戰略方針。而對於東吳我們從歷史來看,但凡從江南去經營天下,你必須解決兩個前提,一個是上游威脅,一個是守江必守淮。歷史上其他三次案例,朱元璋席捲天下,必須先解決上游陳友諒。老蔣北伐,還是中游打的最叮噹響。太平天國不是死於守江必守淮的兩大營的包抄,而正是死於上游的湘軍。這下就知道兩家的戰略衝突了。從劉備的角度來說,與東吳的聯盟是不能放棄的,也是沒有道義的,因為人家赤壁救了你。所以長時間內,都不能破除這個聯盟,所以大道義之下,東吳有借東西要還的小道義出兵藉口。蜀漢有,還東西你何必殺人的小道義。所以在這些口號下,裹挾了荊州的現實意義。所以劉備是敗亡,不是被殺,兩家有了現實和好的前提。其實兩家真正的戰略失策,劉備是貿然稱帝,沒有靖難。東吳是因為劉備復仇而先向曹魏稱臣,先臣後反的不道義。這兩家的舉動,其實在夯實曹魏的正統,在天下人的眼裡,曹魏是逼迫皇帝禪讓的奸臣,蜀漢是自行稱帝的佞臣,東吳是先降後反的叛臣。劉備冒天下之大不韙,孫權是承認曹魏正統,而後反叛的反覆小人,曹丕起碼有漢獻帝的認證,不過水分多大,起碼有,尤其在漢獻帝沒死的情況下,這就有了袁世凱繼承滿清,版圖完整的功效。三家的現實,導致了結局已定,當然如果對手是袁紹,皇帝禪讓就沒作用了。因為再騙人,騙得也是士人,人家是士人的頭。所以對曹魏政權來說,軍事解決袁紹,因為他最難打。政治解決東吳,因為根本沒有現實挑戰的意義。經濟解決蜀漢,封鎖和拖垮。幸好曹操解決了真正的對手。這兩家經不起時間的摩擦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