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境衝突之際,印度再封中國118款App

邊境衝突之際,印度再封中國118款App


針對中國App的第三份禁令中,連尚未進入印度市場的支付寶也位列其中

邊境衝突之際,印度再封中國118款App


文 | 柳書琪

編輯 | 謝麗容


9月2日,印度電子信息技術部門宣佈禁止118款中國App,包括PUBG MOBILE(絕地求生手遊,俗稱“吃雞”)、淘寶、支付寶、企業微信、微信讀書、百度搜索等。


至此,印度政府已經針對中國App發佈了三次禁令。6月29日,印度政府宣佈禁用59款中國App,一個月後再次宣佈禁用47款中國App。至此,遭到禁用的App總數已擴大至224款。


印度電子信息技術部門此次給出的封禁理由與之前類似,稱“這些App從事有損於印度主權和完整、印度國防、國家安全和公共秩序的活動。”他們聲稱,收到投訴稱這些App“以未經授權的方式竊取並秘密將用戶數據傳輸到印度境外的服務器上”。


在新一輪禁令發佈的前一天,中印邊境矛盾再度爆發。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9月1日在記者會上表示,8月31日,印軍破壞了前期雙方多層級會談會晤達成的共識,嚴重侵犯中方的領土主權,破壞邊境地區的和平與安寧。


華春瑩指出,這與雙方一段時間以來推動現地局勢緩和降溫的努力是背道而馳的,中方對此堅決反對並且已向印方提出嚴正交涉,要求印方停止一切挑釁行為。


印度Khaitan & Co律師事務所合夥人潘德安(Atul Pandy)告訴《財經》記者,和首批遭到封禁的App一樣,此次在名單中的App也有申訴機會,流程與此前相同。潘德安目前正代表騰訊、字節跳動等公司被封禁的App與印度政府交涉,尋求轉機。


他告訴《財經》記者,印度政府給予所有封禁名單上的公司三週時間回答問題,這些問題包括公司所有者的情況、股權的背景,以及公司的隱私、安全保護機制等。


但這只是一個機會,中國App是否能夠通過這個機會避免被封禁目前尚未可知。潘德安向《財經》記者透露,之前提交申訴的公司還在等待結果中。他判斷,申訴肯定會需要更長時間,除非邊境問題得到緩解。


為什麼要封“吃雞”和支付寶?


“矛盾升級了。”中國傳媒大學港澳臺與世界事務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王鵬向《財經》記者指出,此次封殺名單中的App數量更多,範圍更廣,這意味著事態進一步的升級。


此次在封禁列表中最引人注目的App是由騰訊發行的PUBG MOBILE,這是目前印度市場最熱門的遊戲。一位在印工作的中國互聯網公司員工不無遺憾地說,“前兩天開會時還說(由於疫情)大家現在都在家工作,可以一起玩PUBG聯絡感情。”


據第三方市場調研機構Sensor Tower統計顯示,截至2020年7月,該遊戲在印度擁有1.75億次下載量,佔其總下載量的24%。第三方數據機構App Annie數據也顯示,PUBG目前是印度月活(MAU)最高的手遊。


在前兩次封禁清單中,PUBG都逃過了此劫。當時有資深行業人士向《財經》記者分析稱,可能是因為這款遊戲的研發團隊是韓國公司,騰訊只是發行方。另有遊戲人士認為,騰訊專門為這款遊戲做了針對印度市場的合規處理。


隨著邊境衝突升級,無論是韓國背景還是合規調整,都無法使一款中國App免於被封禁。王鵬的判斷是,不排除印方此舉有故意通過“打擊擴大化”來離間中國與其他合作國家、中資企業與其他國家合作企業,即讓這些國家的企業覺得和中國企業合作、合資可能受到“拖累”。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印度用戶規模龐大,但損失了印度市場對PUBG目前的營收和利潤影響卻有限。在Sensor Tower今年7月統計的數據中,為PUBG貢獻營收的前三大市場分別是中國、美國和日本,分別佔比52%、14%和5.6%。印度的貢獻極其有限。


據印度TMT行業媒體竺道報道,由於印度互聯網用戶的付費水平和意願相對較低,只有不到1%的MAU用戶是付費用戶,絕大多數仍是免費玩家。


另一款在此封禁名單中顯得有些突兀的App是支付寶。支付寶並沒有正式進軍印度市場,“(封殺支付寶)有些沒頭沒腦”,潘德安評價。


目前印度主流的移動支付工具是本土企業Paytm,而其背後的阿里色彩也非常強烈。自2015年Paytm A輪融資起,阿里巴巴和螞蟻金服曾多次投資Paytm,2017年時控股率一度達到60%。


但8月底時路透社報道稱,阿里巴巴宣佈已暫停了對印度公司的投資計劃,至少六個月裡不會投入新資金擴大印度的投資,計劃不包括減持已經投資企業的股份或退出投資。


王鵬認為,將支付寶納入封禁清單可能是印度政府的“預防性打擊”,提前禁止中國App進入印度市場。


印度為何頻頻發難


頻頻向中國科技公司發難的不只印度,中美之間不斷升級的科技脫鉤更受全球關注。


王鵬認為,中美在經貿、科技等多個領域的膠著狀態,讓印度認為是對華施壓的“戰略機遇期”。“從印度國際政治與戰略角度看,近年來印方有意識地在配合美國特朗普政府的‘印太’戰略,不斷在邊界問題上給中國製造麻煩。”他說,“58年前,尼赫魯也是這麼認為的。”


尼赫魯於1947年起擔任印度總理,在任期間曾挑起中印邊界戰爭,最終以中方獲勝收場。


賽意企業研究所主任、武漢大學財稅與法律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唐大傑告訴《財經》記者,中印間紛爭可能是印度政府為獲得西方支持的投名狀。一般而言全球都難以與中國脫鉤,因為離不開中國製造,尤其是低端製造。但印度卻相對容易,因為在經濟上與中國存在競爭關係。製造與中國的爭端很可能會使得部分訂單流向印度。


自今年疫情暴發以來,各國經濟均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衝擊,更使得國際關係的演變愈發複雜。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計,印度今年GDP將萎縮4.5%,此前的預期為增長1.9%。而據印度經濟監測中心(CMIE)發佈數據稱,今年3月印度就業率僅為38.2%,為歷史最低水平。


多重因素之下,印度政府對中態度更加強硬。從App到投資到實體商品,印度政府正在試圖從多個領域“去中國化”,實行貿易保護主義。


今年4月,印度為了防外資抄底出臺行政法規,要求對來自“接壤”國家的投資必須申請事先審核,此舉被廣泛認為針對中國。7月,印度媒體“今日印度”報道稱,印度政府正考慮對370多種中國商品實施進口限制,涉及鋼鐵、化工、製藥、電機、傢俱和玩具等多個領域。


“中國之所以沒有進行相應的反擊,除了中國在戰略上保持了剋制,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中國對印貿易的特點,貿易順差。”印度金德爾全球大學法學院副教授黃迎虹對《財經》記者說。


據中國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和印度的貿易總值為6395.2億元,同比增長1.6%,其中中國對印度出口5156.3億元,增長2.1%,自印度進口1238.9億元,下降0.2%,貿易順差為3917.4億元。換言之,在中印貿易中超過80%的貿易額來自於中國對印度的出口,印度對中國的依賴性遠遠大於中國對印度。


王鵬指出,因此中國要在經濟上對印方進行同態制裁,效用非常有限,很難找到對等的抓手。他認為,中國可以加強與印度周邊對華友好國家的戰略安全協作,在經濟以外找到更多談判籌碼。


作者為《財經》記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