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博時刻|霍尼韋爾中國總裁張宇峰:允許試錯,中國的創新會做得更好

本報記者 裴昱 上海報道

“疫情對全球經濟造成重創,我們的公司也在思考如何儘快走出來,實現正增長。”面對《中國經營報》記者,作為世界500強企業霍尼韋爾(Honeywell)的中國總裁,張宇峰的表達十分直白。這已經是他第三次參加進博會了。

和全球絕大多數跨國企業一樣,霍尼韋爾(Honeywell)的供應鏈經歷著較大的考驗。這是一家產業橫跨航天航空、煉油化工、智能建築、醫療設備等領域的大型產業集團。現在,疫情最先得到有效防控,並在全球範圍率先實現復工復產和經濟復甦的中國,在霍尼韋爾(Honeywell)的全球業務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正是如此,張宇峰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前景充滿信心,也對霍尼韋爾(Honeywell)在華的投資和商業前景更加看好。當中國將創新和研發擺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上時,張宇峰一樣認為,這對於外資在華企業是很好的機會,自從中國改革開放伊始以來,外資企業的命運,實際上就已經和中國經濟的方向與速度緊緊綁定在了一起。這家在中國第一架自主研發的大飛機C919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跨國公司,正在書寫它關於中國的新答案。

進博時刻|霍尼韋爾中國總裁張宇峰:允許試錯,中國的創新會做得更好

圖為霍尼韋爾中國總裁張宇峰

進博會帶來機會

《中國經營報》:今年是霍尼韋爾第三次參加進博會,也是你執掌中國業務後第二次參加進博會,作為參展商,進博會收穫如何?

張宇峰:第一屆進博會,我們更多是響應和熟悉,在這個平臺上展示我們的品牌、產品和解決方案。第二屆開始我們由被動變成主動,因為從去年開始我們感覺到進博會上有很多商機,有很多我們以前從來沒接觸過的客戶,他們看一看,覺得你還有這樣的技術,這樣的產品,就會開始對接商談。

去年,展會前兩天有個四川的企業,來看我們的互聯方案,跟我們在展臺上交流,後來還約我們的業務部門深入洽談,大概第四天就不僅是一個意向訂單了,後來這個開始於進博會的訂單,真正變成了一個項目,一個幾千萬元的項目,這是進博會給我們帶來的業務。

有些領域我們本身是不涉及的,也就是說不是我們傳統做的領域。但他們覺得我們在工業互聯、煉油化工等領域的解決方案是有效的,通過進博會,更多的人認識到我們,這也使得我們的業務領域延伸到鍊鋼甚至發電、造紙等,這都是進博會帶給我們的福利。

《中國經營報》:你說了很多進博會帶給霍尼韋爾(Honeywell)的機會,能不能談一談,今年進博會和去年有什麼不同?

張宇峰:去年的思路佈局更多是各個業務集團展示產品和解決方案,今年我們打破業務群,以霍尼韋爾(honeywell)的理念,綜合地講故事,讓人家知道我們是做什麼的,包括對防疫抗疫可以做什麼。

今年我們剛好和防疫抗疫相結合,現在有些產品完全是疫情當中衍生出來的,比如健康醫院。還有一些企業機構辦公場景下的遠程控制、遠程操作、遠程指導等。疫情期間,我們很多專家不能去現場,於是我們在線上通過數據採集來解決這些問題,在我們的客戶那裡有了及時的解決方案和很好的反饋。

例如我們新推出的紫外線客艙清潔系統,那個完全是針對疫情的,原本我們並沒有這樣的業務,但是藉著疫情,這個業務推開了。在進博會上,我們把這些產品推出去,這是我們受益的地方。

新冠考驗全球

《中國經營報》:今年中國和世界都遭遇了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驗,你如何看待疫情對全球工商業和市場的影響?

張宇峰:全球經濟遭受很大影響,可以說目前除中國以外,其他地區都是負增長,對各個國家的經濟和工商業來說,怎樣很快地走出來,包括我們自己的企業如何回到正增長,都是需要共同努力的事情。

現在,除了中國以外,其他國家的很多員工還沒有回到辦公室,這是很糾結的事。生產基本上是正常的,但是辦公室的員工,由於疫情的原因要儘量減少接觸。

這點中國做得很好,我們2月11日開始復工復產,21家工廠中18家全面復工,3家部分復工,一週後全面復工。2月11日還是彈性工作制,到3月初就全面復工了。

2021年我們的營收怎麼能回到2019年的水平,目前看除了航空航天以外都很有希望。因為疫情帶來的有些變化可能是永久性的,舉例子說,我回到中國18年,每年去美國出差開會,要有6~8次,今年1月10日之後一次都沒去,工作也在進行。明年即使全球疫情得到控制,我可能也不會那麼頻繁地去美國。如果是這樣,一些國際旅行、商務旅行的頻次就會降下來,而商務出行是航空公司盈利的重要部分。

所以,我們認為全球的航空市場也可能要到2024年才能恢復。不過,我們內部一直認為,中國這個領域的復甦,在2021年、2022年就能夠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

《中國經營報》:你對中國經濟的信心還是很足的。

張宇峰:中國市場恢復特別好,也恢復了常態化。最初,在供應鏈上我們遇到了一些挑戰,不單是自己的供應鏈,還有原材料的國內生產廠家的供應鏈,復工復產對我們這些外企相對容易,但我們的供應商裡,一些比較小的公司、本地公司,需要我們幫它們跑(復工復產),但是總體來說做得不錯,沒有太影響到整個供應鏈。

後來,更多地開始給國際上提供產品,也碰到一些困難,比如運輸等,但目前解決得相對比較好。疫情對中國供應鏈的可靠度是很好的考驗。以前有很多聲音認為,是不是太依靠中國供應鏈,是不是要更分散,但實踐證明了中國供應鏈是可依靠的,不但能夠滿足國內需求,也能滿足國際需求。

《中國經營報》:霍尼韋爾(Honeywell)的供應鏈是全球性的,現在全球的疫情實際上沒有得到很好的控制,這樣對供應鏈、生產、市場銷售的影響是否還會持續下去?

張宇峰:一些產品跟去年比有所下滑,因為國外需求減少,但防疫抗疫的需求是全面增加的,這不只是對國內的供應,對全球也是。比如5~7月,全球口罩一罩難求,我們有很多(口罩)出口到全球各地。

我們現在有一個產品,是呼吸機的壓力傳感器。在霍尼韋爾的全球體系中,這個產品就是南京廠生產,我們不但要滿足中國呼吸機的供應,還要滿足全球呼吸機的供應,一直到10月初,我們才把以前欠的訂單全部做完。需求量幾倍增長,南京傳感器的生產能力也提高了4倍。

至於口罩,之前我們有1條(生產)線,後來擴大到4條,還幫助中東、美國新建生產線,擴大生產,滿足全球的需求。

《中國經營報》:跟疫情有關的產能急劇擴大,但這是不是一個特殊情況,你是否考慮過,一旦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或者結束,這些產能會不會閒置下來,給企業帶來額外的負擔,如何平衡這個問題?

張宇峰:我們有這個考慮,比如我們一開始增加產能的時侯,會不會有額外的負擔?現在看,全球疫情短時間內不會完全消除,中國和國外到現在還是有需求的。所以,從現在的情況來看,還是能夠攤銷成本。同時應該說,這些設備佔整體生產成本的比例很小。

《中國經營報》:你剛才提到了外界對中國供應鏈的擔憂,近年來逆全球化思潮湧動,部分國家制造業迴流,從跨國公司的角度來說,如何看待供應鏈轉移的問題?

張宇峰:疫情證明了,供應鏈改變是不太現實的:你把這些東西拿出去了,你到其他地方怎麼生存?這個不光是把設備拿出去,能不能生產出合格的產品的問題,更關鍵的一點,從中國把供應鏈轉移出去,是不是更省錢,畢竟企業是以盈利為目的的。現在,在中國生產是1塊錢,搬到其他地方,成本變成了1.5塊,作為企業來說,就沒有這麼做的理由。

當然,會有一些非商業因素被考慮進來,但是,我覺得疫情之後,很多想法自然而然會消除。

《中國經營報》:霍尼韋爾(Honeywell)有很多與醫療、防疫有關的業務,你認為,這次疫情是否會帶來某些產業發展的關鍵性轉變?霍尼韋爾認為機會在哪裡?

張宇峰:疫情在中國得以全面控制,但是全球疫情還在,有些日常生活使用的產品、解決方案等方面帶來的改變,會變得常態化。比如對樓宇環境的需求,對抗疫抗菌抗病毒的需求會常態化,不會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得以控制後,就認為不需要了。

同時,一些公共服務方面,中國正在以極大的力度加強,醫療、公共設施方面的強化,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商業機會。醫院、學校、樓宇,這些都是我們新業務機會的場景,防疫抗疫材料,防疫抗疫用品,也會帶來長久的業務需求。

《中國經營報》:關於與中國大飛機C919的合作,除了相關係統和設備外,近期是否還有和中國商飛新的合作領域和計劃?

張宇峰:這兩天我們剛簽了工程技術領域的合作。針對C919飛機的設計、維護,工程技術服務,我們投入了非常多的人力物力。同時,我們還積極參與到CR929的業務準備和競標過程中,在C919的基礎上,CR929有多個(技術)包在投標,我們希望贏得比C919更多的(技術)包。

創新和基礎工業

《中國經營報》:剛剛結束的中共第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了一系列以“創新”為核心的發展思路,霍尼韋爾作為最早進入中國的外資企業之一,如何評價近年來中國在創新、研發領域所做的制度設計和各種嘗試?

張宇峰:整個國家自上而下,把創新提升到一個非常高的高度,五中全會把自主創新放在非常高的地位。中國發展到今天,無論是財力物力,還是人才,已經具備自主創新的能力。國家也好,社會也好,如果能提供更好的土壤,試錯的機會,允許試錯,中國的創新會做得更好。

國家現在有很多資金投入,這點我信心很足。

《中國經營報》:你認為中國重視研發、創新,會給有技術優勢的外資企業帶來哪些新的機會?外資企業如何擁抱、接入中國提倡創新、研發的大勢,發揮更大的作用?

張宇峰:會帶來新機會。比如我們現在強調公司轉型,作為工業軟件型的公司,尤其在數字化、智能化方面給我們帶來很多機會,怎麼抓住機會,我們一直在做,在適應中國環境。在數字化、智能化方面,相關的政策規定,我們希望能夠更明確些,哪些方面,我們可以介入,怎麼做,哪些不能介入等,我們希望國際企業能夠在數字化、智能化上做更大的事情。

《中國經營報》:中國作為最先控制住疫情並保持平穩的國家和市場,霍尼韋爾方面如何評估中國市場在集團全球市場中的地位和作用?

張宇峰:中國5年前就成為我們除美國以外的第二大市場,這個地位不會動搖,只會加強,對中國的投入、發展大方向不會變化。我們已經深耕中國市場這麼多年,沒有誰輕易會說放棄我們過去40年耕耘的這麼好的一塊土壤。

比如武漢公司落地、陝西公司落地,都是對中國市場新的投入。我們在中國的21家工廠分佈在不同的省市,供應鏈布得很長,我們也在考慮未來是不是能夠在供應鏈上、生產線上進行優化,使得產品質量有更好的提高。

《中國經營報》:近年來,中國依靠龐大的市場,在應用技術研發的領域,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和突破。但是,在基礎工業體系和技術水平的進展上,表現得相對遲緩,你如何看待這一現象?要進一步提升這一基礎工業水平,你認為需要完善哪些問題?

張宇峰:基礎工業水平中國最近這些年進步很多,基礎工業、基礎材料的研究跟國力相關,要有大的投入,包括資金、人才。改革開放40多年集聚了很多人才,包括綜合國力,還有實際應用,完全是具備這方面能力的。

中國講軟實力,在研發的管理、產品的商業化這些方面都是軟實力,因為這些方面很難說管理的方式方法有IP,我的產品的商業化有IP,更多的是一些基礎的IP,但這些往往是關鍵的步驟,都是訣竅,中國在這個地方實際上是有空間需要加強的,尤其是研發的方式方法和體系是可以考慮加強的。

《中國經營報》:外企在這方面能扮演什麼角色?

張宇峰:我們實際上也在輸出這方面的知識,跟我們的合作伙伴,把我們的一些管理的方式方法,軟件化、智能化,包括工廠的管理、研發的管理等方面,分享給他們。

《中國經營報》:我在採訪裡有非常明確的體會,很多其實不是中國的技術不行,而是某種材料不行,這其實也是基礎工業水平的體現。

張宇峰:這就是基礎材料的研究,一些領域可能還是有差距,這些國外做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中國可能也就是最近二三十年,我相信假以時日這些都會解決的。

《中國經營報》:你是特性材料的專家,中國在特性材料上跟國際先進水平是一個什麼樣的差距?特性材料該怎麼理解?

張宇峰:特性材料實際上是有機分子的結合,新分子的開發更多的是一個分子層面的研究,這一領域中國過去這麼多年是有差距的。

比如說氟化工我們很強,第一代製冷劑,氟利昂22是霍尼韋爾的產品,它的生產難度並不大,但這個分子是我發明的,然後我登記註冊,我是有這個專利權的。再有第二代、第三代,現在已經是第四代了。

這個分子是通過成千上萬種分子的比選得到的,你要生產這個東西不難,但要決定哪個分子作為車用製冷劑是最好的,這個過程是很難的。這方面我們的投入實際上是十幾年的,花費很多經費、比選、實驗。

在近年如此重視研發之前,中國有多少研究院願意花十幾年的時間去尋找一個分子,從幾萬個分子中通過不同的配方、配比,選出這一個分子來,這是一個系統的傳承和堅持。

(編輯:孟慶偉 校對:顏京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