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誤拔半口牙 沈建康教授微創手術解除元凶 “天下第一痛”

三叉神經痛是一種臨床常見的顱神經疾病,其人群患病率為182人/10萬,年發病率為3~5人/10萬,多發生於成年及老年人,發病年齡在28~89歲,70%~80%病例發生在40歲以上,高峰年齡在48~59歲。【資料來源:《三叉神經痛診療中國專家共識》】

一電擊”頜面痛難忍 患者誤拔半口牙

三叉神經痛有個讓人望而生畏的“頭銜”——天下第一痛。上海藍十字腦科醫院神經外科主任沈建康教授表示,原發性三叉神經痛的發作常無預兆,每次疼痛發作時間由僅持續數秒到數分鐘便驟然停止。發作時,患者會遭遇諸如閃電般、刀割樣、燒灼樣等難以忍受的劇烈疼痛。

若以國際通用的NRS數字分級法對疼痛進行簡易分級,0級為無痛,10級為“無法忍受”的重度疼痛(嚴重影響睡眠,伴有其他症狀的),則三叉神經痛常被列為“10級疼痛”。

由於是發生在顏面部位的疼痛,三叉神經痛常以牙痛、偏頭痛等症狀出現。臨床上,三叉神經痛最容易與牙痛混淆。尤其在疼痛發作初期,患者往往首先想到是犯了牙病,甚至有些患者將疼痛部位的牙齒全部拔除,但疼痛仍然無法緩解。最近,上海藍十字腦科醫院就收治了一位有著類似遭遇的三叉神經痛病患。

男子誤拔半口牙 沈建康教授微創手術解除元兇 “天下第一痛”

高先生(化名)年屆六旬,2014年初,他左側頜面部出現反覆劇烈疼痛,每次都像被閃電擊中一般。起初他以為是牙痛,嘗試了各種辦法,記不清吃了多少止痛藥,可劇痛始終無法緩解。忍無可忍,高先生到牙科小診所把疼痛部位的牙齒拔掉了。

令他萬萬沒想到的是,“牙痛”毫無緩解。於是,高先生接連拔掉了第二顆牙、第三顆牙......在拔了半口牙後,劇痛依舊,高先生意識到自己可能“錯怪”牙齒了。

2015年,高先生去了當地省會城市的醫院。經檢查診斷,果然!讓高先生難以忍受的劇痛,並非牙痛作祟,“真兇”竟是三叉神經痛。

二高難度手術為患者消解劇痛

在當地醫院,高先生接受了微血管減壓手術,術後疼痛一度得到了有效緩解。然而,就在去年11月份,同樣的部位,鑽心的疼痛再次讓高先生的生活陷入痛苦深淵。發作起來,左邊嘴角到左耳根就像被閃電擊中,又像被刀割一樣,晚上根本無法入睡。

高先生的愛人很心痛丈夫,她回憶道:“這個病一發作,他的臉就潮紅扭曲、汗淚俱下,我們只能眼睜睜看著,卻無法分擔他的痛苦。”

為尋求進一步治療,高先生在親友推薦下,慕名來到上海藍十字腦科醫院。在三叉神經痛外科治療方面具有豐富臨床經驗,尤其擅長微血管減壓手術的沈建康教授,率領科室團隊,對高先生的病情開展了認真細緻的檢查評估工作。

男子誤拔半口牙 沈建康教授微創手術解除元兇 “天下第一痛”

▲ 患者左側三叉神經根部與小血管關係密切

沈建康教授指出,微血管減壓術(MVD)具有不切斷神經、創傷小、風險低等優點。《三叉神經痛診療中國專家共識》中亦明確,微血管減壓術是目前首選的外科治療三叉神經痛的方法。雖然大部分患者在術後疼痛消失,但也存在一定的復發概率。文獻記載MVD術後有3%~15%的患者出現面部疼痛復發,需再次手術治療。①

三叉神經痛微血管減壓術術後復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對於MVD無效或復發的三叉神經痛病例,考慮到蛛網膜局部粘連牽拉是導致新的血管靠近進而壓迫神經的重要原因,二次手術時的術式選擇以三叉神經後根部分切斷手術(PR)為主。

雖然患者有手術指徵,但第二次手術難度和風險較大。在充分告知患者及家屬手術方案和風險並取得理解和支持後,沈建康教授親自執刀,在吳治群博士、黃秀夫醫生及醫護團隊協助下,為高先生進行手術。

三叉神經後根部分切斷術是三叉神經痛的外科治療方式之一。隨著手術方式的改進,該手術已由早期實施全切斷,逐漸改進為“選擇性部分切斷”,其一般原則是:如患者表現為下頜區域疼痛,則切斷三叉神經根部的1/3,如為上頜區域疼痛,則需切斷三叉神經根部1/2。

該手術涉及重要顱神經區域,稍有不慎可傷及其他顱神經如滑車神經、面神經和聽神經,在術中遇出血較難控制,手術風險大,非常考驗手術者的經驗和技術水平。

男子誤拔半口牙 沈建康教授微創手術解除元兇 “天下第一痛”

▲ 藉助蔡司顯微鏡(雙熒光),沈教授為患者手術

在蔡司顯微鏡(雙熒光)下可見,患者左側三叉神經後根外側有小靜脈與其位置較為緊密,並可見兩者間放置有墊片,考慮為前次微血管減壓手術放置的墊片。沈教授小心翼翼地遊離三叉神經根周圍蛛網膜,靈活操作手中纖細輕巧的顯微剪刀,剪斷約三分之一的三叉神經後根……經過近5個小時的手術,患者生命體徵平穩,安返監護室。

經過不到半個月的術後康復治療,困擾高先生的三叉神經痛得到了較為明顯的緩解,面部神經功能正常,吃飯、講話、睡眠等已基本不受影響。

三“扳機點”一觸即發的三叉神經痛

早在1756年,法國人Nicolas Andri首先報道了三叉神經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指侷限在三叉神經支配區內的一種反覆發作的短暫性陣發性劇痛。

男子誤拔半口牙 沈建康教授微創手術解除元兇 “天下第一痛”

《三叉神經痛診療中國專家共識》指出,三叉神經痛可分為原發性、繼發性兩種。原發性三叉神經痛的病因及發病機制尚不清楚,多數認為病變在三叉神經半月節及其感覺神經根內,也可能與血管壓迫、巖骨部位的骨質畸形等因素導致對神經的機械性壓迫、牽拉及營養代謝障礙有關。

繼發性三叉神經痛又稱症狀性三叉神經痛,常為某一疾病的臨床症狀之一,由小腦腦橋角及其鄰近部位的腫瘤、炎症、外傷以及三叉神經分支部位的病變所引起。

原發性三叉神經痛是臨床上最常見的類型。患者面部三叉神經分佈區域內某個區域特別敏感,稍加觸動就可引起疼痛發作,且疼痛從此點開始,立即放射至其它部位。凡能引起疼痛發作的部位稱做誘發區,亦稱“觸發點”或“扳機點”。

“扳機是控制手槍工作的關鍵開關,當我們扣動扳機,子彈就出膛了。”上海藍十字腦科醫院神經外科主任沈建康教授形容道,對原發性三叉神經痛患者來說,在三叉神經受侵犯的分佈區域內有一個或多個特別敏感的區域。吃飯、漱口、洗臉、甚至僅僅是微風拂面,不小心觸及這個敏感的區域,就可能誘發劇烈的三叉神經痛。

“扳機點”多分佈在雙唇、鬍鬚、上下齒齦、鼻翼、鼻唇溝、頰部、眉毛等處,極為敏感,一觸動即可激發劇烈的疼痛發作,且疼痛由此點開始,立即擴散到其他部位。病人會因懼怕疼痛發作,想方設法避免一切誘發因素,如說話不敢張口,不能正常進食,甚至不敢洗臉和快步走動。長此以往會形成巨大的心理負擔。

沈建康教授提醒,三叉神經痛起病初期發作次數較少,間歇期相對較長。隨著病情發展,發作往往會逐漸頻繁,間歇期縮短,疼痛亦逐漸加劇,最後嚴重影響患者進食及休息。三叉神經痛還會引起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等一系列生理活動的紊亂,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所以在出現症狀時,患者切勿盲目行動,應選擇專業醫院進行系統檢查並及時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注:

①顯微血管減壓術後復發三叉神經痛的手術治療;於炎冰、張黎等;

ChinJNeurosurg.September2006.Vol22.Nn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