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業各項監管指標均處於較高水平

【來自國新辦新聞發佈會的報道】

今年一季度,我國銀行保險機構加大對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金融支持,助力復工復產、復商復市,著力防範化解金融風險,銀行業保險業保持穩定運行。在22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黃洪、副主席曹宇、首席風險官兼新聞發言人肖遠企介紹了銀行業、保險業一季度運行發展情況。

黃洪介紹,一季度銀行業保險業重點全力做好疫情防控金融服務,銀行機構有效運用降準、再貸款、再貼現資金,主動對接重要醫療物資和生活物資生產運輸企業,提供利率優惠和專項貸款額度。保險機構為受疫情影響的出險理賠客戶設置快速服務通道,適當擴展保險賠付責任範圍,努力實現應保盡保、應賠盡賠。

銀行保險業及時為企業提供流動性支持,著力幫扶中小企業渡過難關。數據顯示,一季度末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同比增長25.93%,五家大型銀行新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利率4.3%,在2019年基礎上進一步下降0.3個百分點。著力增加信用貸款,一季度對企業、商戶和個人經營者發放的信用貸款增加2.5萬億元,增量接近去年同期的2倍。同時,對企業貸款實施延期還本付息政策,目前已對約8800多億元貸款本息實施延期還款。

為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銀行保險業大力發展供應鏈金融,通過應收賬款、訂單、倉單質押方式,為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提供融資支持,保障產業鏈資金暢通。一季度末,銀行業對21.8萬戶產業鏈核心企業提供日常資金週轉支持,餘額達21.4萬億元。

銀行保險業不斷加大對實體經濟的資金支持,推動擴大國內需求。數據顯示,一季度人民幣貸款增加7.1萬億元,同比多增1.3萬億元,重點投向製造業、批發零售業、基礎設施行業,相關貸款分別增加1.1萬億元、0.9萬億元、1.5萬億元,有效支持高技術製造業發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居民和公共消費以及基礎設施投資。

保險業充分發揮保險保障功能。積極擴大理賠範圍、提升理賠速度和效率,一季度保險賠付支出3019億元。積極對接疫情期間社會風險保障需求,大力開發推廣健康險等保障性保險產品,健康險業務同比增長21.5%。

“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衝擊,疫情衝擊下貸款逾期和違約情況增多,不良貸款有所增加,銀行業仍保持較強風險抵禦能力,各項監管指標均處於較高水平。”黃洪表示。

疫情導致生產生活驟降,保險經營活動受到了制約。今年一季度,保險業原保險保費收入為1.67萬億元,同比僅增長2.3%,增幅同比下降13.6個百分點。“今年保險業增速同比有較大放緩,但是現金流狀況由於業務結構的調整明顯好轉,淨現金流入大幅度增加,流動性非常穩定,具備較好的抗衝擊能力。”黃洪表示,當前社會風險意識、群眾保險意識顯著提高,對保險功能的認識進一步加深,未來保險保障需求將持續增長,保險業將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數據顯示,一季度銀行業不良貸款有所上升,不良貸款率為2.04%,比年初上升0.06個百分點。“預計第二季度和今後一段時間銀行不良貸款還會有一些上升,但是幅度不會非常大。目前復工復產正在有序開展,也採取了很多對沖政策措施來緩釋這些風險,這些措施已經開始發揮效果。”肖遠企表示,一季度銀行業共處置不良貸款4500多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810億元。同時,銀行業有比較充足的撥備和資本,抵禦風險能力是足夠的。

(本報記者 溫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