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理由告訴你:為什麼年輕人養生如此重要?

前陣子有個很熱門的話題說:第一批90後都已經禿頂了。印象中很多90後還是吃著火鍋、喝著啤酒,談到養生就覺得:

神馬?太可笑了!這是老年人做的事情的吧。我還在能作的年紀就去養生,豈不浪費人生?云云

然而小編認為,在當下現代人的健康問題越來越突出和年輕化的時代,養生真的無所謂年老與年輕了,學習養生,是真正受益於自己,受益於家人的一種優秀的生活方式。

在我們祖輩那一代,他們多多少少懂一些如何對付身體簡單病症方法的。而是到了我們這一代,被現代科學所奴役的我們,越來越脫離了健康的本質。

其實我還是很驕傲於我在還相對年輕的時候就學會了如何養生的。為什麼年輕人養生如此重要呢?


3個理由告訴你:為什麼年輕人養生如此重要?

一、 習慣的養成越早越好

很多抱著“養生是老年人的事情”這種觀點的年輕人,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的身體還處在可以揮霍的階段,身體有先天的底子託著,暫時沒有出現過大的問題。

可有句話叫做:改變的過程總是痛苦的!沒錯,年紀越大,越能夠真真切切體會這句話。人們總喜歡說的話是:想當初,我努力下就怎麼怎麼樣了?為什麼總是想當初呢?因為當初年輕啊。

為什麼各大企業招聘總是喜歡青睞應屆畢業生呢?因為應屆生年輕啊。為什麼我們總覺得小孩子可塑性強呢?因為小孩子越年輕,學習能力越快,改變起來也容易的緣故。所以才有那句經典的名言: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而成年人隨著年紀越大,很多東西一定累積到一定階段,已經有了根深蒂固的習慣,想要作出改變已經很難、很難。所以學習養生這件事情真的是越早越好!這就正如習慣的養成,越早越容易,越早越受益的道理是一樣的。

3個理由告訴你:為什麼年輕人養生如此重要?

二、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學會養生是擁有良好的精氣神的保證

現代這個社會,大家都在抱怨壓力很大。對於很多男人來說,房貸、車貸、上有老,下有小,壓得人喘不過氣來;對於女人來說,白天要上班,晚上要顧家,男人不體貼,孩子不讓人操心,公婆整天嘮叨,一堆煩心事……稍微有點空餘時間,一定是刷劇、刷手機,哪有什麼時間來養生?

然而,我認為正是因為我們現代人精神壓力大,有一個好的身體,我們才能夠有充足的精力去處理各種關係,解決各種工作和生活難題。那麼問題來了,要想擁有好的身體,我們必須得學會正確的養生。

那麼什麼才是正確的養生方式呢?其實很簡答,就是“與道相合”就可以了。雖然只有四個字,可含義卻很深,且也很難周全地難解釋。簡單來說,世間萬事萬物都有一套它本身運行的規律,我們人的身體也不例外,往大里說,按時吃飯、按時睡覺是大標準,然而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它還有自己的小標準。

我們每天所面對的外在的世界,解決各種工作難題、處理各種關係等,其實就像我們對待自己的身體是一個道理。如果我們從自身這個小宇宙開始去了解自己的身體,找到符合自己的“小標準”,找到如何與自身相處的方式,有一天你會突然發現:啊,原來,道就在那裡。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學會養生也是我們正確認識自己、瞭解自身的方式,只有瞭解了自身,你才能夠更加順暢地瞭解你所處的外在世界。

3個理由告訴你:為什麼年輕人養生如此重要?

三、生病了要從源頭抓起,而不是找各種方法去補坑!

還有很多人,他們身體已經出現一些毛病了,也開始緊張了,可是多年養成的生活方式和習性早已不知如何作改變,於是開始各種補坑!

補坑方法之一:大不了去醫院。現在社會上大部分醫院都是西醫為主,少數的中醫院也被迫西化。然西醫能夠治好病嗎?就以現代人面臨的三大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慢性腫瘤來說,還真沒有一種病能夠在醫院治好的。得糖尿病了,給你打胰島素(後遺症就是截肢);高血壓,給你吃降壓藥(擴張你的血管,讓你血管壁越來越薄);腫瘤了,一刀給你切掉(化療的後遺症更是苦不堪言,誰體驗過誰知道)。

西醫這種只顧眼前得失,卻不顧身體整體的做法,不僅讓你後半輩子的生活質量沒法保證,更重要,辛苦一輩子賺的錢就如流水般嘩啦啦一下就沒了。有時候我想起真的是有一種被人割刀子了,還替人數錢的心痛。


補坑方法之二:保險是萬能的。隨著各式各樣保險如火如荼地出世,更讓大家覺得:作吧,作吧,反正有保險怕什麼。個人不否認購買某些正規的保險的確能保證你在生大病時,對沖你的經濟風險和壓力。然而,有一個我們不得不承認的事實:就算你有再多的錢,用上再好的醫院和醫療設備,也終歸保證不了你的疾病能夠治好,也保證不了生病後的生活質量。原因上面已經說過了:醫院根本救不了你的病。有人會問:醫院幹什麼用呢?如果一定要有一個答案,我想是:如果你有足夠的錢,它或許能讓你活著,但是活成什麼樣呢?跟醫院有什麼關係呢,呵呵。

這種不停地補坑的後果就是,坑越來越多,比如我們看到的各種病名層出不窮,各種讓人看不懂的保險橫空出世,還有其它副產品,如打著各種名義的體檢也隨之而來。


3個理由告訴你:為什麼年輕人養生如此重要?

《道德經》有言:大道至簡。疾病既如此複雜,為何我們不回到疾病的源頭來看一看呢,仔細地想一想,從源頭抓起,不是應該更加簡單嗎?所以,我認為當我們生病了,一定是要從源頭抓起,從我們的生活習慣、思維習慣、環境等各方面的因素去改善。

中醫一直提倡“治未病”吧,並非是中醫不能治療疾病,而是《黃帝內經》所言的那句: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

我們人的身體生下來時都是無病無患的,只是我們後天利用不當才會出現各種問題,所以我們要學會找到養護它的正確方式,這也是我們正確愛自己的方式。古人云:人身即宇宙,我們的身體其實包含著無數的智慧,讓我們從養生的點滴開始,學會伺機而動,合道而行。

點擊瞭解更多,學習更多健康與養生知識,歡迎關注與轉發,一起走向健康。#真相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