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與風景各在各的路上

我們與風景各在各的路上

是的,定好日期,便風雨無阻,不論什麼樣的天氣,都是一道匹配心境的風景。

驅車,出發,開始一個人的旅程。

喜歡這樣,路面因為寬而顯得靜。沿途有花在開她的季節,與我的徜徉,各不打擾。

我們與風景各在各的路上

疫情後的第一波宣傳,許多人開始關注這條路,雷家坂至百里荒,19公里,最美愛情公路 。當一條路被貼上了某種標籤時,人們感覺會被莫名的引導,然後自我意識會跳出來叛逆和挑剔,從而來彰顯專屬於自己的特質。

倔強地走自己的路,只承認自己眼裡的美或不美,讓風景的鳴響,拒絕與之共情,等過了,才嘆口氣,驚覺了內心那份偽裝的強大。

我們與風景各在各的路上

所以不能否認吧?

有時候我們也需要一種引導來檢驗自己的認知和感受,是否有如同我們說走就走的自由,有能掌控記憶或者嚮往,在約定俗成中隨遇而安的淡定。

這也許就是打造的意義,打造一條心路,來與路過的每個人達成瞬間的契合或衝突,然後,彼此路過。

我們與風景各在各的路上

也可以在花心泉眼裡找回一個天堂;可以在馳騁中,讓無數的風親吻手和衣袖;讓熟悉的老歌,拼貼出曾經的篤定;

或者約一個愛著的人,就算一句話不說,只享受在他身邊的分分鐘;也許是一群還未零落的知交,也許還是家人,三五車約起,走走停停,一行向上......

一起,在路上。


我們與風景各在各的路上

記得去年避暑季武漢的小朋友小馬來的時候,坐在車的後排說,畫一個圓,又畫一個圓!

他說他是車,車輪是他的筆。

那麼路,大概就是他的畫板了。他在藍天下、綠樹間丈量、構圖,從山腳下一個大圈一個小圈,一直到山頂的那塊草坪,那坡松林,那抹雲端,那棵樹......

原來這就是孩子們的路,一個圓藍色,一個圓綠色,載著他飛跑。



而我們,卻說什麼相由心生。面孔和情緒,決定了路上的色彩。

可惜那晴天、雨霧、白雲或者松柏,卻被我們寄了情又忘了情,說是被治癒了,只怕長風不止的,是對我們長久的訕笑。

我們與風景各在各的路上

風景不言語,嘈雜的是人心。

當選擇出發時,就打包好心情,去純粹地真誠地,向訪地的山水樹木,流雲和長風問好,向自然的饋贈由衷的感謝,向腳下的路,踏實地邁步。


我們與風景各在各的路上

到了山之巔,雲之端,雨過還沒有天晴,山下的仰望如晦成為了眼底壯觀的海,終於還是被震撼到,還是要對風景甘心地投誠。


路又換了個方向,在腳下延伸,與你我有關,好象也無關。


我們與風景各在各的路上

小院,2020年6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