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人物】他是媲美王羲之的當代書聖“黃阿龍”

2020年,他誕辰120週年,世人怕早已慢慢忘卻了章草大家王蘧常,更別提“黃阿龍”了。


【藝術人物】他是媲美王羲之的當代書聖“黃阿龍”

章草大家王蘧常(1900-1989年)

王蘧常說,父親甚至都忘記了自己幼時的別名,阿龍,所以回家之後興致勃勃的把這個“黃阿龍”的故事講給自己聽。

【藝術人物】他是媲美王羲之的當代書聖“黃阿龍”

王蘧常之師、中國大儒沈曾植(1850-1922年)

父親說,這個叫“黃阿龍”的孩子,得到了大儒之家沈曾植先生的賞識。殊不知,黃阿龍正是王蘧常,王蘧常正是沈曾植口中那個寫書法不錯的孩子。

時年,王蘧常不過17歲。

不過,這對於3歲識字、4歲畫畫、7歲作詩的神童王蘧常來說,得到沈曾植先生的肯定亦是莫大的讚譽。

原來,這個青春期又帶有舊時文人驕傲的王蘧常,因不敢當面請教沈曾植,偷偷託名黃阿龍請教沈曾植。兵荒馬亂之年,父親也忘記了,王蘧常出生在鼠年,但覺得十二生肖中龍為大,所以才有一個阿龍的乳名。

也正是在這次和沈曾植的一來一往之後,王蘧常拜師沈曾植,成為中國20世紀最負盛名的章草大家。

【藝術人物】他是媲美王羲之的當代書聖“黃阿龍”

王蘧常 草書七言聯 立軸 紙本 書於1989年

上海匡時2018年春拍 94.3萬元

但不知為何,當下藝術品市場中並未見有王蘧常的名字,魯迅區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八字價值300百萬元,但王蘧常目前書法作品的最高價不過百萬元,這對於書法功底深厚、藝術風格鮮明的王蘧常來說,實在是一種價值悖論。

要知道,和其他動輒就題字的人不同,做了一輩子學問、教了一輩子書的王蘧常,很少應人索字,除非是書寫十分盡興之際,旁人才能順勢求得一二字。

這也是王蘧常人物性格中的非常重要的一點,執拗不喜交際。

王蘧常在其自傳中曾經寫到,在家族族譜中王家是王羲之的後代,常常引以為榮,這也是鞭策他成為立志成為一個博學之人,父親也未曾能動搖他的心志。

【藝術人物】他是媲美王羲之的當代書聖“黃阿龍”

王蘧常在家備課

父親曾經命王蘧常報考杭州法政大學,但王蘧常一向不喜歡為官,立孔子之教人和孟子之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為終身志願。但不能違背父親之意,王蘧常不得已前往,當時的作文題目是《述志》,王蘧常隨即洋洋灑灑,一述心中對於官場的不快,並直接在試卷中表明,希望考官能夠達成自己的心願,不要錄取自己。

說來也巧,這所學校的校長和王蘧常的兄長是舊熟識,校長和其兄長說,打算成全王蘧常的願望,不作錄取。兄長聽了之後,也只能苦笑一番。

這才讓王蘧常得償所願。

【藝術人物】他是媲美王羲之的當代書聖“黃阿龍”

無錫國學館舊影

好在父親也並非是不通情達理之人,1919年,學養深厚的唐文治得到當時大總統徐世昌的襄助,在無錫舉辦國學館,王蘧常欣喜報考,最終從1500多人中脫穎而出,成為唐文治門下徒。

晚年的王蘧常在回憶起這次堪稱高考的難關之際,還記得一件考場上的趣事,現在看來也是覺得先生十分好玩。

因為當時但凡被無錫國學館錄取,學成之後,政府將安排出路,並且在校期間所有的費用由政府出資,並有額外的獎學金,全國只錄取24個人,當時的競爭十分激烈,有很多老朽也前去報考。

王蘧常旁邊的考生就是一位白髮蒼蒼的老者,考試的時候,王蘧常瞥見這位老者時時偷窺自己的試卷,王蘧常數次掩蓋,但都沒有效果,為了不被抄去答案,王蘧常不得已用古文作答,那老者這才作罷。

【藝術人物】他是媲美王羲之的當代書聖“黃阿龍”

王蘧常(右)和學生馮其庸

畢業之後他留校任教,開始了長達60年的教書育才生涯,馮其庸等人都是王蘧常的學生。

名門之後、國學館畢業、前後受教於沈曾植和唐文治等大家,這就註定王蘧常是一個博學深厚之人,之於書法,沈曾植是其畢生最重要的引路人。

眾所周知,學習書法是要上溯古人追源,但可曾知,王蘧常是一個寫著寫著就找不到源頭的書法大家。

王蘧常少年之際曾經拜師沈曾植,雖然短短兩年之後,沈曾植便去世了,但其教誨卻影響了王蘧常的一生。

【藝術人物】他是媲美王羲之的當代書聖“黃阿龍”

王羲之 《十七帖》(局部)

(文末附全圖)

和常人教導不同,沈曾植引導王蘧常說:“凡治學,毋走常蹊,必須覓前人敻絕之境而攀之。即學二王,亦鮮新意。不如學二王之所自出...章草,自明宋祝以後,已成絕響,汝能興滅繼絕乎?”

大意是治學不能走常人都研究過的路,現在人人都學“二王”,已經沒有什麼新意了,但是章自明代的宋克和祝允明之後,幾乎沒有什麼大家了,你可以嘗試著這個方向。

作為傳統書體之一的章草,在今天會寫的人已經不多了,但對於書寫之人,章草也是通向高古書法的密碼。在中國書法史上,章草由草寫的隸書演變而成的標準草書,始於秦漢年間,第一次高峰出現在漢魏時期,此時的章草基本和漢簡相近,隸書的意味還是比較濃厚的。

【藝術人物】他是媲美王羲之的當代書聖“黃阿龍”

【藝術人物】他是媲美王羲之的當代書聖“黃阿龍”

【藝術人物】他是媲美王羲之的當代書聖“黃阿龍”

明 宋克 《臨急就章》 (並諸家跋)

中國嘉德2016年春拍 9200萬元

第二次高峰則是在元明時期,此時的章草的古意已經和漢魏時期有所不同,慢慢脫離了隸味,而是以楷書的法度書寫,整體的水平已經大不如漢魏,尤其是到了明代以後,章草這一書體竟慢慢的近乎消失了,問津者寥寥。

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沈曾植引導王蘧常以章草為方向,希望他能復古意,開新境。

王蘧常早年學習書法的根基,是以唐碑為法度,楷書則是學習四大家之一的歐陽修,草書則是以唐拓本的王羲之《十七帖》。

【藝術人物】他是媲美王羲之的當代書聖“黃阿龍”

【藝術人物】他是媲美王羲之的當代書聖“黃阿龍”

歐陽詢 《化度寺碑》(局部)

比如歐陽詢所書《化度寺碑》,是楷書法度最為嚴謹的,也是王蘧常摹寫較多的書體,偶然間的一日,王蘧常的家兄王銘遠見他在臨摹歐體,就問他說,為什麼現在還守著唐人的書法,唐人的書法是從魏晉南北朝而來,你應該追溯源頭。並且很多唐代的名碑都已經不見了,或者是翻刻的,但是北碑都是新出土的,應該學多臨摹這些。

也是家兄王銘遠給了王蘧常《張猛龍》《鄭文公》兩碑,之後的王蘧常才改弦更張,探入碑學疆域。

而真正讓王蘧常立志的則是沈曾植,在和沈曾植短短兩年的交往中,沈曾植直言,現在的疆域太小,難以發揚光大,建議王蘧常融合漢碑、漢簡、漢匋、漢帛書,向上追溯周鼎彝,必能開前人未有之境。

【藝術人物】他是媲美王羲之的當代書聖“黃阿龍”

王蘧常書法作品

結果,正如沈曾植所言,王蘧常獨闢蹊徑,專攻章草,最終改變了變草書千餘年風氣格局。

謝稚柳曾評價王蘧常說:“是章草,非章草,實乃蘧草。千年以來,一人而已。”

王蘧常也在《書法問答》中提出6個書寫的要求:一在專一;二在敏速;三在誠正;四在虛心;五在博取;六在窮源委。

這也是王蘧常畢生書法之志。

尤其是在博取和窮源委上,王蘧常更是做到了極致。除了對章草傳世的經典名作臨摹和探討之外,王蘧常更是花費了大量的精力去研究章草是從哪裡來的,以及當時社會面貌對於章草這一書體的發展影響等。

【藝術人物】他是媲美王羲之的當代書聖“黃阿龍”

王蘧常在書寫中

有學者曾經總結王蘧常章草成就的幾大要素,亦很全面。

其一,得名師指點,“興滅繼絕”振興章草也成了王蘧常一生所追求的不朽事業。

其二,鑑書合一,王蘧常對於章草進行簡單的摹寫,而是對於與章草有關的字體進行廣採博取。

其三,涉奇心理,前有沈曾植鼓勵王蘧常學問勿走常蹊,後有無錫國學館的“王奇唐怪”。

其四,從面到點,王蘧常所涉獵碑帖眾多,但很少用之創作,他不想成為一個兼善多能的通才書家,而是專供章草,為日後的在章草上突破積累素材。

【藝術人物】他是媲美王羲之的當代書聖“黃阿龍”

王蘧常書法作品

顯然,王蘧常的書法成就,非幾句話所能述,但他今天這條鮮明的章草書法的風格線的形成,對於當代書法的創新也有很大的啟發。創新並非形式上的蠻幹博眼球,而是要書家要用一生的精力來學習研究探索,以求對某一書法方面的突破。

【藝術人物】他是媲美王羲之的當代書聖“黃阿龍”

王蘧常致湯志鈞,志鈞帖,書於1956年

【藝術人物】他是媲美王羲之的當代書聖“黃阿龍”

王蘧常致張元濟,晚晴帖,書於1954年

最重要的是,王蘧常早已經書法融於學問和生活,在他和學生馮其庸以及其他好友的書信往來時,也是用古章草書寫。

當然,今天看來,如果一味的以收藏市場的準則來看,王蘧常並非是一個搶手的書家,其作品也並未在市場上得以廣泛流通。只與古人爭高低的王蘧常,在他那個時代並未與他人分美羹。

但王蘧常現象是不容忽視的,不僅僅是對於書壇,更是對於傳統文化而言。

今天有學者認為,王蘧常整個中國書法史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學者書法,他以“返本開新”的思辨,從新開啟了唐以上的書法美學新世界。

【藝術人物】他是媲美王羲之的當代書聖“黃阿龍”

王羲之 《十七帖》(橫屏觀圖)

終了,以王蘧常先生的絕筆勉勵,古有王羲之草書代表作《十七帖》,近有王蘧常絕筆《十八帖》,得回他當代書聖之美名。

【藝術人物】他是媲美王羲之的當代書聖“黃阿龍”

王蘧常 《十八帖》(局部)

十八日帖、長箋帖、逸梅帖、足下帖、新正帖、運天帖、同好帖、前書帖、春間帖、今病帖、嶽麓帖、近君帖、中夜帖、理學帖、塞翁帖、承問帖、頭痛帖、歸本帖。

這也是屬於王蘧常的回憶錄。

[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