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監獄成為藝術館,罪犯成為“藝術家”,能否得到救贖?

“每一個被困的日子,

都使你更加接近自由。”


當監獄成為藝術館,罪犯成為“藝術家”,能否得到救贖?

1、罪犯之眼


監獄,是一個封閉的的世界,

但也是一個可以打開的世界。

監獄裡關押的,是被隔離的群體,

但也是可以接近的群體。

當監獄成為藝術館,罪犯成為“藝術家”,能否得到救贖?

布拉格攝影師David Tesinsky,

便選擇去接近這個群體,

他將鏡頭對準了烏克蘭東部某監獄。

被攝影師拍下的罪犯,

很多都是因多次搶劫和故意謀殺獲刑,

也有的是在家庭爭吵時,

殺害了自己的家人。

他們都被判了無期徒刑,

在他們的眼裡,可以看到很多東西,

有期待,有無助,也有寧靜,祥和。


當監獄成為藝術館,罪犯成為“藝術家”,能否得到救贖?


當監獄成為藝術館,罪犯成為“藝術家”,能否得到救贖?


2、監獄壁畫


在西班牙最古老的監獄,

藝術家Pejac用11天的時間,

以牆壁、庭院和走廊為“畫布”進行創作。

其中一幅畫,

藝術家在監獄牆壁上每畫一條斜槓,

就代表一個服刑者在牢裡度過了一天。

最終,在牆上畫出了一棵樹的樣子,

以此來傳達時間流逝且希望仍在的想法。


當監獄成為藝術館,罪犯成為“藝術家”,能否得到救贖?

當監獄成為藝術館,罪犯成為“藝術家”,能否得到救贖?

當監獄成為藝術館,罪犯成為“藝術家”,能否得到救贖?

藝術家說:

每一個被困的日子都使你更加接近自由,

茂密的聖櫟樹林就生長在這高牆的背後。


在美國西海岸的一座監獄,

藝術家Lynn Hershman Leeson

與監獄的囚犯在1976年合作完成了一幅壁畫。

在監獄的公共牆面,

他們畫出了想象中

過去這座島還沒建監獄時的樣子,

一個只有大陸與藍色海洋相連的世界。


當監獄成為藝術館,罪犯成為“藝術家”,能否得到救贖?

作品完成後,

藝術家還要求監獄負責人囚犯的名字,

表示犯人是和藝術家同等身份的創作者。


而且,這座監獄從2005年起,

開設了每週的藝術課程,

包括繪畫,雕塑、創意寫作,戲劇和音樂等,

甚至安排他們與藝術家共同完成

監獄公共空間壁畫和戶外雕塑。


當監獄成為藝術館,罪犯成為“藝術家”,能否得到救贖?

監獄藝術項目負責人說:

“這樣的展覽是囚犯對社會回饋的一種方式,

同時也是以另一種方式

去救贖他們之前犯下的過錯。”


3、監獄藝術展


當監獄成為藝術館,罪犯成為“藝術家”,能否得到救贖?


英國的雷丁監獄,

因關押過作家奧斯卡·王爾德而著名。

1895年至1897年,

王爾德在這裡度過了他人生之中最陰暗的歲月,

並且寫下了被稱之為

史上最偉大的情書之一的《自深深處》。


2013 年,多位知名藝術家、作家、演員

以王爾德的監獄生涯為核心創作藝術作品,

並在雷丁監獄舉辦藝術展覽,向公眾再次開放。


展覽期間,

每週會有一位朗讀者在此朗讀《自深深處》。


當監獄成為藝術館,罪犯成為“藝術家”,能否得到救贖?


在全世界,將監獄改造為藝術館和博物館的,

不在少數。

比如加拿大魁北克國家藝術博物館,

其中現代館所在的建築曾是一座19世紀的監獄。

1991年起,監獄成為藝術博物館的一部分。

如今,二層的一部分維持了監獄原貌,

對外開放。


當監獄成為藝術館,罪犯成為“藝術家”,能否得到救贖?


位於香港中環的大館,

在19世紀的時候曾是香港中區警署、

中央裁判司署和域多利監獄。

1931年,

胡志明在香港被英政府逮捕時就被關押在這裡。


當監獄成為藝術館,罪犯成為“藝術家”,能否得到救贖?


2018年5月,大館正式向公眾開放,

不僅是歷史古蹟,

同時也作為一處藝術文化展示空間向大眾開放,

《寶貝計劃》等電影也曾在這裡取景拍攝。


當監獄成為藝術館,罪犯成為“藝術家”,能否得到救贖?


4、監控器=“監獄”?


牟林童是一位年輕藝術家,

買了輛電動車,平時停放在居民樓停車房內。

有天發現它不見了,被偷了。

報警查監控發現,26個監控鏡頭中,

有24個鏡頭都拍到了這個偷車者。

可警察慣例做了記錄後,也沒找到偷車賊。

最後,牟林童將所有監控拷貝下來,

把影像剪輯到一起,就此將這個小偷關進視頻裡。


牟林童說:

如果說文字可以構造一個監獄,影像也能。


當監獄成為藝術館,罪犯成為“藝術家”,能否得到救贖?


據統計,從2015年到2018年,

中國的監控攝像頭用戶從2.1億增長到3.49億,

每4.1個人裡就有一個攝像頭覆蓋。

每個人每天,要被不同的攝像頭捕捉300次。


當監獄成為藝術館,罪犯成為“藝術家”,能否得到救贖?


2018年,藝術家徐冰

從11000個小時的監控素材中,

中挑出了81分鐘,

剪成了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蜻蜓之眼》。


當監獄成為藝術館,罪犯成為“藝術家”,能否得到救贖?


當監獄成為藝術館,罪犯成為“藝術家”,能否得到救贖?


當監獄成為藝術館,罪犯成為“藝術家”,能否得到救贖?


徐冰說:

人們會覺得監獄本來應該是監控畫面最多的地方,

可是卻完全沒有,反而在監獄之外,

有這麼多監控畫面。

今天的世界確實像一個越來越大的攝影棚,

是我們自己給自己建造的。


隨著科技的發達,監控器在監控方面,

不斷更迭。

有工廠車間裡有使用這種監控器,

當兩個人的距離靠得太近,近距離聊天

就會觸發警報。


當監獄成為藝術館,罪犯成為“藝術家”,能否得到救贖?


技術都是雙刃劍,

就看我們人類怎麼去使用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