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議最高檢專項工作報告,與會人員給出這些評價……

來源:最高人民檢察院

審議最高檢專項工作報告,與會人員給出這些評價……

10月23日上午,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軍在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上作《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開展公益訴訟檢察工作情況的報告》。

“我們的檢察機關,能看到人民群眾高度關注的問題,努力去辦好這些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案件,就說明心中有人民,辦案為人民,是值得點讚的。”“完全贊同這個報告。”

10月24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的與會人員對《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開展公益訴訟檢察工作情況的報告》進行了分組審議。與會人員在對公益訴訟檢察工作的成效給予充分肯定的同時,也對檢察機關進一步發揮職能、更好保護公共利益提出了滿滿的期望和中肯的建議。

公益訴訟成為引人注目的檢察亮點

10月23日上午,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軍在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上作《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開展公益訴訟檢察工作情況的報告》。在報告中,張軍檢察長回顧了探索建立檢察公益訴訟制度的過程和全面推開以來的主要情況。

審議現場,與會人員在評價檢察公益訴訟的積極成效時,也是“用數據說話”。列席會議的全國人大代表謝資清特別提到報告中一組數據:兩年多來,向行政機關發出訴前檢察建議182802件,行政機關回復整改率達到了97.37%。“這個數據彰顯了我們訴前檢察建議確實效果很好,以最小司法投入獲得最佳社會效果。”謝資清說。

“經過短短4年多的發展,現在公益訴訟檢察已經成為四大檢察之一,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已經成為檢察機關一個引人注目的亮點。”鮮鐵可委員說。

在報告中,張軍檢察長專門介紹了創新公益訴訟檢察工作理念的問題,這方面內容受到多位與會人員的特別關注。“我覺得最高檢把握得特別好,”張蘇軍委員說,“正如張軍檢察長報告中提出的雙贏多贏共贏,最終通過公益訴訟促進各方面工作水平的提高,提高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維護公眾利益,維護人民群眾利益,以此為目的,不是單純就訴訟而訴訟,這個思路從上到下貫徹得比較好,取得成效也比較明顯。”

萬鄂湘副委員長在發言中說,“有個亮點值得在全國加強宣傳,這就是張軍檢察長談到的‘訴前實現保護公益目的是最佳司法狀態’,我非常贊成這句話。”“檢察機關如果通過一個檢察建議就把很多的民事糾紛、行政糾紛解決在初始狀態,這化解了多少社會矛盾,節省了多少司法資源,這是值得推崇的。”

蔡昉委員對報告中提出的“持續跟進監督”十分肯定。“這個和我們政府工作落實中強調的釘釘子精神是相協調、相一致的,也有利於司法和行政工作在工作方法上、工作節奏上把握統一,由此才能實現目標的一致,也是我國治理能力提高的重要方面。”

發言中,與會人員一致認為,檢察公益訴訟成效明顯,前景光明。“堅持這樣做下去,始終把為人民利益而司法的指導思想樹得牢牢的、做得實實的,就能得到人民更多支持和擁護。”吉炳軒副委員長說。

共同為解難題譜新篇出謀劃策

“對問題和困難也能夠正視”“對存在的問題分析透徹”……發言中,與會人員對張軍檢察長在報告中堅持問題導向,客觀呈現公益訴訟檢察工作中存在問題的做法,給予充分肯定,同時也提出瞭解決的思路和建議。

“張軍檢察長談到的行政公益訴訟案件偏少,這是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萬鄂湘副委員長說,對行政機關不作為的檢察監督還存在不少空間,“所以這方面要加強。”

探索拓寬檢察公益訴訟範圍受到與會人員廣泛關注。“雖然公益訴訟受案範圍較之過去已有所突破,但對於充分保護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還有一定差距,5大領域以外的公益侵害案件怎麼辦?”陳國民、呂世明等委員都建議,擴大受案範圍,把殘疾人、老年人、兒童等群體利益保護也納入其中,進一步落實司法為民理念和要求。

陳竺副委員長提出,建議下一步將地方政府脫貧攻堅以及鞏固脫貧攻堅成效方面的失職瀆職、違法違規融資投資造成的金融風險等,也列入公益訴訟檢察工作的範圍,為打贏精準脫貧和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貢獻力量。

如何解決檢察公益訴訟工作發展不平衡、素質能力不適應的問題,與會人員在發言中紛紛“支招”。韓曉武委員建議,要進一步加強對公益訴訟有關問題的研究,特別是從頂層設計的角度,加強對提起公益訴訟的內容、時機、方式等問題的研究,從最高檢察機關的角度加強對地方檢察機關,特別是基層檢察機關的指導,確保地方特別是基層檢察機關的公益訴訟工作在大方向上不出現偏差。

鮮鐵可委員特別指出,要加強對相對落後地區檢察機關在公益訴訟檢察業務方面的指導。建議通過辦培訓班、發佈指導性案例和指導性意見等方式,提升整體辦案質效;通過發揮檢察一體化優勢,擴大辦案效果,推動落後地區辦案水平提升。李康委員提出,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問題和困難更突出一些,建議最高檢加強對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公益訴訟檢察工作的指導和支持,在培訓資源上,適當地向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傾斜。

如何加強公益訴訟檢察專業化建設,與會人員也是各抒己見。謝廣祥委員呼籲建立公益訴訟專家諮詢團隊。針對公益訴訟案件涉及領域廣、調查取證難、鑑定評估貴等問題,羅毅委員建議自上而下組建公益訴訟專家庫。專家庫人員從各行業專家學者中選拔產生,在相關案件辦理當中擔當“外腦”的角色,協助檢察官就證據和事實爭議提供科學論證、技術認定和專業意見。

▶ 加強檢察機關的調查核實權,也引起與會人員的共鳴。

譚耀宗委員說:“報告中提出要加強調查核實權的法律保障,確保檢察機關開展有效的調查核實工作,我非常支持這個建議。”陳國民委員說,“公益訴訟調查取證是關鍵,檢察機關只有具有健全的調查取證權,才能實現公益訴訟監督權,目前僅賦予了一般的調查取證權。建議增加檢察機關調查取證的強制性保障,及時保護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

加強協作配合、完善法律制度,很多與會人員從加強頂層設計的角度提出希望。徐紹史委員提出,公益訴訟檢察涉及跨部門、跨區域的協調和配合,要繼續建立和強化與政府部門和地方政府的協作機制,特別是要與社會組織加強協作。吳玉良委員呼籲要儘快完善法律法規和配套制度。“在配套保障方面,檢察機關要積極協調有關部門作出制度性安排,回應實踐需要。對於需要通過完善法律解決的,在充分研究論證後,最高檢可以向全國人大常委會適時提出建議。”吳玉良委員說。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努力提供更精準、優質的公益訴訟檢察產品,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更好發揮檢察職能作用。”這是張軍檢察長在報告中的莊重承諾,也是與會人員對檢察公益訴訟的更高期盼和要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