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走你的路吧,我已經決定放過自己

自從發現兩邊臉竟然不一樣大,就開始儘量只用小一點的那邊臉嚼東西,發現左邊的小腿比右邊的粗一點,就儘量側向右邊站,知道自己不喜歡的人喜歡自己,就會盡量在其面前表現得差勁一些,不那麼理想,總比直接拒絕的好……

很奇怪的邏輯,但竟然一直都在這樣做。一個桶有短板,該做的是將短板補齊,而不是將其他的東西截掉來將就。明明可以將人生提到可以用來做對比的更好的那個平臺上,卻總是下意識的往另一個方向走。

你走你的路吧,我已經決定放過自己

選自花瓣網

也許這是人走向舒適區的本能,但從嬰兒成長到壯年,從懵懂開始需要學習來教會成長,這就註定了,從出生那天起,我們就需要和本能的很多東西對抗,甚至這似乎就是我們脫離母體而存在的理由。

所以,能發現自己的本能或是本性的哪些東西,從某種角度來說,可能就決定了自己會完善成怎樣的人。但本能就像變色龍,其隱藏在我們的自然而然中,不刻意為難自己,很難發現,於是,不和自己較勁,很難成長。

敏感是我最早發現自己的一個特點。總體而言,對於這份敏感的感激多餘討厭。

你走你的路吧,我已經決定放過自己

當因其發現生活中很細碎但很精緻的美的時候,這份敏感是種敏銳。

其讓我能察覺到很多別人察覺不到的情感,細節以及情緒,又因為有這些現實中得來的感受的支撐,在閱讀的時候,更能理解和感受文字組合後帶來的魅力。這是任何東西都替代不了的財富,感激。

但也因為這樣,同時也會發現很多負面的東西。

細碎的美好更讓人感動,細碎的負面也更容易撬動人的整個情緒。因為所有不顯眼的負面都是別人的含蓄,但也更是別人的真實,所以,要維護別人創造的這份含蓄的氛圍,又要說服自己包容所有存在的合理,自己和自己對抗的時候很多。

你走你的路吧,我已經決定放過自己

選自花瓣網

一旦某個已經對自己有負面影響的東西,註定會在必須長時間生活的環境存在,我就需要更長的時間來對抗這份可以存在的東西。但人是很奇怪的,很多時候理智和情感都讓你接受,身體裡的某根弦就是要唱反調。

理智說不要在意,卻總能在第一時間注意到討厭的人的聲音,情感說這是這麼多年的朋友,更應該包容,不甘心卻總在第一時間跳出來說:“為什麼總要我做包容的那一個?”

於是,慢慢的,影響自己的就不是別人,而是自己了。

是自己在和自己抗爭,自己和自己唱反調,自己糾正自己,然後自己監督自己改正或調整。

這個過程好難。在這段時間裡,會漸漸忘記外面還有一個世界存在,自己的小世界會被所有生悶氣似的小情緒覆蓋。很多時候都是一場意外的交流讓那個世界被通一個孔,然後關注到外面的世界,並在不知不覺中迎來下一次循環。

好多次都因為必然會來臨的循環沮喪,好在已經慢慢找到了對付自己的竅門,就像學會了關一道有問題的門,掌握了方法,就算是壞的門,也能很容易就關上。

最近關這道門的技巧是隻要做了自己該做的和自己想做的,別人的門,留給別人自己關就好了。告訴自己,每件自發想做的事,做了都是為了討自己歡心,所以,真的沒必要再去負擔那些不重要的人和事兒的情緒。

情感都是相通的,喜歡是身不由己,討厭也是。開心是自然而然,煩躁也是。所以情感是種本能,但我們這一生,大多數都需要跟本能相抗。

於是,我們需要找到屬於自己的小技巧,用以對抗漫長的年歲,用以抵擋本能裡的灰暗。愛自己的方式,就是開心就好。我找到了自己方式,願你也能找到自己的步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