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仙李白:我的一生可不只是浪漫和豪放(一)

千古詩才,蓬萊文章建安骨

一身傲骨,青蓮居士謫仙人

李白追月逆江河

包黑斬龍順民心

豪氣壓群雄,能使力士脫靴,貴妃捧硯

仙才媲眾美,不讓參軍俊逸,開府清新

我輩此中惟飲酒 先生在上莫題詩

酒入豪腸 七分化作月光

剩下的三分 嘯成了劍氣

繡口一吐 就是半個盛唐————余光中 《憶李白》

根據歷史資料記載,李白出生於701年。距今已經有1300多年了,相隔千年,大多數人除了知道李白是個大詩人,知道李白不畏權貴外。對他的生平和往事,卻知之甚少。​熟知李白的人,會知道李白的一生其實有著諸多坎坷,但他仍能“仰天大笑出門去”……

詩仙李白:我的一生可不只是浪漫和豪放(一)

余光中先生偏愛李白,為李白作詩寫文無數。


他為什麼能夠如此豪放,他又為什麼能始終樂觀?我接下來的幾篇文章都會圍繞李白來寫,帶給大家李白的傳奇人生!

五歲誦六甲,十歲通《詩》《書》

據傳說李白的母親生他的時候曾夢見太白金星從天空墜落。李家人為此欣喜良久,認為他們的第12個兒子定將與眾不同,於是給他取名為李白,字太白。因為在家中排行第12的原因。這個名叫李白的孩子常常也被人們親切地稱呼為“李十二”。

神龍元年(705年),武則天被髮動政變的宰相張柬之逼下皇位,不到十個月後,這位83歲的老婦人與世長辭,只留下一座無字碑供後人猜測。

詩仙李白:我的一生可不只是浪漫和豪放(一)


這一年,李白剛剛年滿五歲。到了該讀書認字的年紀。當時唐代的啟蒙讀物是“六甲”相當於我們現在的學前班所要認識的算術與漢字,在當時,李白就已經表現出了超乎常人的學習天賦。一家人為他的天賦而高興著,但是卻沒有想過他們的這個小兒子會成為日後名揚千古的偉大詩人。

李白雖然有著不一般常人的學習天賦,但他畢竟也只是個孩子。小時候的李白同樣也非常貪玩。說到貪玩這家事,這就不得不提到我們的故事——鐵杵磨成針。這個故事說的是李白在六歲的時候,沒有耐心學習,便逃課出去遊玩,在出城遊玩的路上,他看到一位老婦人拿著鐵棒在石頭上打磨。李白很好奇,上前一問原來這位老婆婆要把這根鐵棒磨成繡花針。李白因此深受啟發,從此下定決心用功讀書。

詩仙李白:我的一生可不只是浪漫和豪放(一)

鐵杵磨成針,簡簡單單的道理,六歲的李白明白了,我們呢?


毛主席這樣說道:“我們的實踐證明:感覺到了的東西,我們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東西才更深刻地感覺它。想必,那個六歲的少年已經深刻的懂得了這句話的涵義,他是真正的把“鐵杵磨成針”的道理給記下並理解了,才會有他日後的成就吧!

若飛天上去,定作月邊星

又是一個盛夏的夜晚,家人坐在院子裡乘涼,嘮著家常。年僅十歲的李白,卻站在門外看著夜幕中閃爍著光芒的螢火蟲發呆。李白抱著對螢火蟲的觀察,希望自己也能長出一對翅膀,飛到天空與明月相伴。這一望,望出來李白日後對於月亮的執著;望出了對月亮的偏愛;望出來自己日後看到月亮就會感到離愁……

雨打燈難滅,風吹色更明。

若飛天上去,定作月邊星。

李白的一生似乎與月亮結下了不解的情緣,在月光照耀下的李白,充滿了對故鄉,故人的無限眷戀之情。在他的詩歌創作當中無數次的提及到了月亮,試圖通過對月亮的描述,來表達自己對於平民、女性讚美的樸素情懷。

在月亮中寄託了他對於漫漫人生長路以及大自然的探索和沉思之情,在月亮這個意象當中同樣的也保留了一份他對美好人生和精神家園的嚮往和執著追求。

月亮於李白,就如筷子如我們,我們吃飯不能沒有筷子,就像,李白的晚上不能沒有月亮。

於我而言,月亮要比太陽更加的閃耀,更加的迷人。這就是李白帶給我的影響,我喜歡著,追逐著李白,也追逐著李白的月亮。

詩仙李白:我的一生可不只是浪漫和豪放(一)

月亮,是李白一生追逐的東西,可能月亮象徵著自由浪漫吧


衝冠一怒為紅顏?隱居匡山思人生

在同時期,李白除了飽讀詩書外,他還結交了很多社會上的人,也就是持劍行俠仗義的人,在當時這類“遊俠”是很值得人尊重的人。李白也曾專門拜師學藝,學得了一手精湛的劍術,世人皆知李白“長安第一狂人‘,卻不知他的劍術在長安城也是數一數二的好手。

隨著李白的才氣和豪氣越來越大,十里八鄉的村民在話家常時也總能提到這個十五歲的年輕人。這個時候李白的才學已經名揚鄉里,並得到了不少人的肯定。當時的縣太爺為了顯示自己重用賢能便聘請李白作為小吏。年輕人遭到重用,誰能不欣喜若狂呢?大詩人李白也不例外,他覺得這就是他飛黃騰達,出任仕途的第一步,小小的縣衙小吏就將是他的第一塊跳板!

詩仙李白:我的一生可不只是浪漫和豪放(一)


十幾歲的孩子的想法,總是幼稚的。更何況是我們天性浪漫灑脫的李白呢?作為過來人,其實我們都能看得很開了,這就好比戰國春秋時期,所謂的大戶收羅門客,不是真的欣賞他們的才能,只是為了襯托他們賞識人才罷了。同樣如此,這個縣令著實給年輕的李白上了一課。

初任官職,哪怕是一個小小的書吏,也能讓自己“膨脹“個好幾天的了,於是李白竟然三番五次的向縣令提意見,想要學魏徵一般向太宗皇帝勸諫,可惜縣令終究只是一個縣令,你縱然有魏徵一般的能力,可你在對牛彈琴,還渴望牛會給你回應嘛?

碰了一鼻子灰後,不,是碰了老鼻子灰之後,李白終於發現了他和縣令存在著不可調節的矛盾。一次又一次的事與願違,一次又一次的與縣令政見不合,這個年輕人死心了……最終在一次惡人傷害少女的事件下,縣令不為所動,反而寫詩嘲笑少女,李白終於爆發了,一怒之下,揮劍將惡人斬首,脫去官服,揚長而去。

詩仙李白:我的一生可不只是浪漫和豪放(一)

長安第一劍客,沒有憑著打架出名,沒想到通過寫詩留下千古芳名


坐在江邊,李白一邊為少女感到惋惜,一邊思考著自己的未來,我,真的就這樣了嘛?“願為卿相”的目標實現了嗎?李白想了又想,似乎想清楚了這個問題:不管是按部就班的遷升,還是學毛遂一般把自己給營銷出去,這兩條路似乎都來得太慢,還沒開展抱負,我就老了?更何況,在這小小的鄉野間,這兩條路又怎麼行得通?

“金麟豈是池中物!”於是李白想到了歸隱山林。他希望通過在山中隱居,提高自己的名氣,繼而得到朝廷的重用。這倒是給後世的文人開闢了一條好路。那麼問題來了,我人在呢,可山在哪呢?而且這座山怎麼也得有點名氣吧?要不然怎麼配的上咱的身份呢?

可惜了,劉禹錫要是能早點出生,李白讀過他的《陋室銘》後,明白“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的道理後,我們的李白就肯定會選擇一座不出名的山隱居的“憑自身的名氣把一座山給帶火了,這才叫本事呢,哼”李白會這樣想吧。

或許會有一些朋友問,既然李白想得到朝廷的重用,那他為什麼不去參加科舉考試呢?可我們要明白,當時的科舉制度遭到了一定的衝擊(武則天晚期任人唯親,導致科舉制度一度渙散)。

不少仁人志士自命清高,不願與他人同流合汙。選擇隱居山中。隱居當然不是為了出世,而是為了更好的入世。

詩仙李白:我的一生可不只是浪漫和豪放(一)

浪漫的人總歸也是頑皮的吧


李白當時還為了找那座山隱居而煩惱呢,李白最終選擇了隱居在大匡山。原因有二吧,其一是因為大匡山在當時名氣算大的了,咱也蹭蹭山的熱度;其二就是山中有好友啊,有位叫元丹丘的朋友就在那兒隱居,幾個人一起隱居也有個照應不是?李白想到這些,二話不說,咱就上了這梁山,不對,不對,上了這大匡山哈。

李白在大匡山度過了三年的時光。在這三年裡也有人因為李白的名氣來請李白出來做官。就有這麼幾位太守來請李白出山,可李白卻拒絕了。太守,相當於如今的“省長”。“縣長,省長,他倆位置大小應該差不多,哼,小小的“省長”也想請咱出山,對吧,太白”元丹丘這麼對李白說到,李白一聽,言之有理,嘿,咱不去了。(雖這有些許的玩笑成分,但李白拒絕是有這方面原因的吧。)

作為一個充滿浪漫主義的文人,李白不像一般文人那樣隨遇而安,他認為他的才華理應得到應有的重用。既不願在這山林中隱居一輩子也不願出任小官,聽他人臉色。因為他是李白啊,李白是有些恃才自負的,有點文采的不都這樣嘛,我李白也不是聖人,我有點小毛病是應該的。

詩仙李白:我的一生可不只是浪漫和豪放(一)

在山中隱居的日子裡,李白肯定也不是每天都開心吧,何時才能成就一番偉業呢?


除此之外,李白的意識裡,是沒有尊貴之分的。他渴望與王侯將相平起平坐。正如他所寫到的“黃金白壁買歌笑,一醉累月輕王侯。”是的,他渴望與王侯將相平起平坐,他不只想要做王侯身邊的文人,他還要希望自己能給影響到王侯的思想。

這時的李白還是想著能夠“在君側,謀天下”的吧。離開大匡山,他的人生才剛剛開始,他,李太白才開始逐漸的登上歷史的舞臺!


詩仙李白:我的一生可不只是浪漫和豪放(一)

走出大匡山,李白才開始了他的人生。


我是侃天侃地侃歷史,接下來的幾篇文章我都會圍繞著李白來展開,喜歡李白的朋友們可以點個關注,我會繼續為大家展現更好的作品的。我也會發布其他的歷史文章,希望大家能給個關注!

沒有一個人的人生是風平浪靜的,更何況,他可是李白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