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茅臺又搶了各大新聞版面的頭條。
截至4月16日午間收盤,貴州茅臺最新A股市值飆升至1.49萬億人民幣,一舉超過老大哥工商銀行1.38萬億市值成為A股市值第一股。(工商銀行總市值1.82萬億,其中流通市值是1.38萬億,而貴州茅臺是全流通)
縱觀全球,貴州茅臺市值也反超可口可樂(比其市值多近600億元)、百事可樂(比其市值多1700多億元),問鼎全球食品飲料行業冠軍。
這得益於貴州茅臺股價超強的抗跌能力。
疫情之下,工商銀行年內股價大跌12.76%,可口可樂股價大跌超13%,百事公司股價年內跌0.53%,而茅臺年內股價卻逆市上漲0.56%,此消彼長之下,茅臺通過股價實現市值反超。
茅臺憑什麼成為全球食品行業老大哥?
從茅臺的商品屬性簡單分析:
普通白酒在釀造過程中糧食消耗通常是1:2(一斤白酒耗糧二斤),而茅臺的釀造成本是1:5。況且,茅臺在製造工藝上更為複雜,需要經過八次發酵、九次蒸煮、七次取酒且一年只能釀一個批次(通常端午制曲、重陽下沙),這自然讓茅臺更為稀缺。
而且,根據茅臺2014-15年基酒產量推算,2018-2020年成品酒供應緊張。
從茅臺的投資/收藏屬性簡單分析:
中國酒文化不斷髮展過程中,追捧“陳酒”(白酒越陳越香)的趨勢成功讓白酒從單一消費品衍生出投資價值和收藏價值。(當然還有諸多其他原因,此處暫時不表)茅臺正是通過收藏價值和投資屬性才不斷打破價格上限,一躍成為“液體黃金”。
從大多數囤茅臺消費者的收益評估,跑贏通脹完全沒問題,甚至秒殺當下絕大多數理財產品,是投資產品中公認的“硬通貨”。
問題在於,茅臺被當做投資品也不是一天兩天了,為什麼突然就逆市增長,一躍成為全球食品行業老大哥?
拋開以上原因,最主要原因在於:
疫情之下,美國股市10天內連續4次熔斷、世界其他主要股市全線潰逃之後,美聯儲不計上限向市場釋放貨幣流動性,並引發全球其他央行跟進。結果,投資者信心比股市波動還大。
要知道,短期增長下行事小,長期方向不明事大。於是,機構資本大量回流進入A股,重倉茅臺。比如,數據顯示,近期北上資金已經連續9個交易日加倉貴州茅臺,這是今年以來最長時間的連續淨買入,期間合計淨買入金額約50億元。
機構重倉茅臺的邏輯非常簡單,雖然茅臺的社會價值沒有某些科技、醫療企業大,但從投資價值上講,茅臺遠勝其他一切。
所以,天時、地利、人和共同作用下,茅臺市值問鼎全球食品行業冠軍也在情理之中。
茅臺到底是不是“泡沫”?
茅臺股價自2001年上市時31元人民幣一路漲到2020年的1197元人民幣,期間看空茅臺的聲音沒斷過,無非說茅臺有泡沫,說茅臺是炒起來的,結果空頭一波接著一波爆倉。
為什麼呢?一言以蔽之,至今為止,茅臺有限的供應遠遠無法滿足市場日益增長的需求。
網上公開數據顯示:2012~2019年,茅臺基酒產量分別為3.36萬噸、3.86萬噸、3.87萬噸、3.22萬噸、3.9萬噸、4.28萬噸、4.97萬噸、4.99萬噸,產量基本趨於穩定。而這些產量都是由5年前的基酒決定的,多一瓶都生產不出來。
但是,今天的消費者相比8年前的消費者,收入顯著提高。此前喝不起茅臺的人也要來和喝的起的人搶那點產量。
尤其,茅臺當下不僅是“社交貨幣”,亦成為面子、排場的象徵。在日常商務、政務活動中,一杯茅臺既能迅速消除陌生感又倍兒有面,勸對方喝下53度的白酒,既彰顯了勸酒者的社會地位,也驗證了對方的服從性,一舉兩得,都在酒裡。這種酒文化讓茅臺稀缺性進一步加劇,甚至變得有價無市。
況且,茅臺那點可憐的產量還不一定都在市場流通。
一方面,茅臺在市場流通過程中,顯性庫存被經銷商吸收,為了低買高賣流動性比較高,比如2008年,出廠價、零售價分別為438元和650元,渠道賺走48.4%;2020年53度飛天出廠價、零售價分別為969元和1499元,渠道賺54.7%,到手賺一半,經銷商有足夠的出貨動力。
但另一方面,茅臺的隱性庫存也在日益增大。在中國官本位的文化氛圍之下,除開經銷商,黃牛、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也會通過不同渠道瓜分新酒份額,這部分最後不管是送禮還是喝掉,流通性都非常低,大部分其實都被囤起來了。
囤茅臺群體雖然不盡不同,但大家出發點基本相同:
一、擔心通脹大環境下手裡的資金越放越毛,但茅臺越放越香,越香越值錢;
二、中國市場酒文化盛行,茅臺宴請倍有面子、拿得出手,況且國內大量收藏者能接盤不怕這東西砸手裡;
三、茅臺投資屬性加槓桿後,炒的人越來越多,畢竟茅臺不像房子限購,也不受供給側改革影響、不受環保核查限制,多好,獨一份。一手茅臺的價格近12萬,早追平北上深豪宅均價了。
即便如此,市場供需失衡情況下,茅臺官方最近一次提價也是在2018年1月1日,當時飛天茅臺的出廠價從保持了近8年的819元/瓶提升至969元/瓶,市場指導價從當時的1299元提高到現在的1499元,但黃牛的價格普遍在2500以上,還不能保證你買到的是真酒。
所以還是那句話:“茅臺屬於醬香型白酒,沒有泡沫,有泡沫的那叫啤酒。”
存錢不如存茅臺?
2018年佳士得上海秋拍中,一箱1980年53度540ml原箱飛天茅臺酒(12瓶裝)以人民幣660,000元成交,單瓶價格高達55000元/瓶,而這款酒1980年大概賣7元左右。
投資市場一直有一條黃金定律:買預期,賣事實。
股市9成以上投資人無法接受虧損,一旦虧損他們大腦就處於崩潰狀態,運行只剩下情緒。莊家們靠什麼賺錢?就是在反覆左右、引導、玩弄你的預期賺錢,因為影響價格往往是預期而不是價值,所以買茅臺就要做堅定的長期持有者。
貴州茅臺是少有的完全憑藉品牌張力做市場的產品,不僅競爭優勢凸顯,股價從2013年最低130元到2020年1197元,僅僅用了6年左右。與同類公司相比,茅臺持續的成長性對應當前估值還具有很高的安全邊際。
市場上甚至還有一種聲音認為,“茅臺一千年不會倒”:
短期來看,茅臺就像液體黃金:水和糧食釀造,毛利率90%以上,淨利率50%以上,雖然暴利,門檻卻不低,很難仿造;
長期來看,茅臺就像一家液體金山,只要赤水河流淌,當地糯米高粱還在生長,白酒文化沒有變化,北緯27°的茅臺鎮就能繼續睥睨眾生一千年。
早在4年前,投資市場就有人喊“茅房時代”來了,鼓勵大家要麼趕緊把貨幣換成房,要麼抓緊把貨幣換成茅臺。
現在看,茅臺比房價堅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