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節納雍沙包鎮古法造紙,即將失傳的古老技藝

納雍以且古法造紙

在貴州省畢節納雍縣沙包鎮大寨村小屯上(又名以且),至今仍傳承著一種古老的獨特技藝——古法造紙,該鎮大寨村以且河兩岸生產的構皮紙(又稱白紙),潔白、柔韌、耐磨、耐折、精細、質密、防蛀、防潮,是謄寫古書和修復文物的上佳之選。

畢節納雍沙包鎮古法造紙,即將失傳的古老技藝


抄紙歷史

對於沙包鎮以且古法造紙的起源時間,由於缺少史料支撐,具體起源時間無從考證。據《納雍縣文史資料》記載:“光緒初年,抄白紙的手藝就已傳入納雍,其歷史源遠流長。”

畢節納雍沙包鎮古法造紙,即將失傳的古老技藝


畢節納雍沙包鎮古法造紙,即將失傳的古老技藝


畢節納雍沙包鎮古法造紙,即將失傳的古老技藝


畢節納雍沙包鎮古法造紙,即將失傳的古老技藝


畢節納雍沙包鎮古法造紙,即將失傳的古老技藝


“據以且河兩岸當地年長的老人介紹,清光緒初年,四川人周世友、周世全兄弟二人流落到大寨村,想找個合適地點重操舊業——抄白紙。 他們先到扯瓜河,見河水時有渾濁,水流湍急,且原料缺乏,不適於抄白紙。後來,他們又到以且,落腳雷家,發現以且河水流平緩,清澈見底,流量穩定,便於清洗構皮,當地四周山上構樹高大挺拔,茂密成箐,原料豐富,適於造紙。

周氏兄弟在雷家的幫助下開始抄白紙,並將手藝傳給雷家,雷家先抄紙者為雷世太。此後,抄紙手藝逐漸傳給以且其他姓氏,再逐漸傳到納雍縣雍熙麥子溝、樂治蠶箐、寨樂野鹿山、居仁糯克等地,甚至傳到周邊縣市。

在以且,主要是用構皮抄白紙。一般在開春後,構樹長出新葉如拳頭大小時,就可以將構樹黑色外皮,曬乾打捆,置於乾燥通風處,造紙時即可取出。

抄白紙的構樹樹齡一般以一至二年為佳,嫩的構樹所產構皮少,纖維韌性差;老的構樹黑色外皮不易去除,纖維粗糙,蒸煮不便。構皮主要從大方、黔西、威寧收購而來。

試劑當地稱滑水,又名紙藥,是造紙過程中的重要原料。試劑有如下作用:做懸浮劑,使紙漿不下沉;增加紙漿粘滑性,使翻簾、揭紙容易;改善紙張物理結構,使紙張交結更為緊密;調配紙藥濃度,是考驗一個紙工技術的重要工序。紙藥的原料有野生獼猴桃藤條、鐵堅杉等。野生獼猴桃在以且分佈廣泛,因此,最初以且造紙使用的試劑多為野生獼猴桃藤條。使用時,取野生獼猴桃藤條切細搗碎泡水,過濾後加入槽子中製漿。一天一配,頭一天泡水,次日使用,每次使用藤條約5公斤。

現在,當地人主要用聚丙烯酰胺做造紙試劑,但與杉樹根試劑相比,聚丙烯酰胺使用方便,但所造之紙不如使用杉根光滑。


現狀:盼古老技藝再現輝煌

在大寨村小屯上,筆者沿著小河岸邊尋覓,只見岸邊有大大小小的爐子十多座,一大一小配對的尺子緊挨著火爐,但很多都沒有開工的痕跡,有的小作坊裡面堆著構皮,有的打漿機上敷著白色纖維。

畢節納雍沙包鎮古法造紙,即將失傳的古老技藝


畢節納雍沙包鎮古法造紙,即將失傳的古老技藝


畢節納雍沙包鎮古法造紙,即將失傳的古老技藝


畢節納雍沙包鎮古法造紙,即將失傳的古老技藝

火爐

畢節納雍沙包鎮古法造紙,即將失傳的古老技藝


畢節納雍沙包鎮古法造紙,即將失傳的古老技藝


畢節納雍沙包鎮古法造紙,即將失傳的古老技藝

但不曾見到一個人,走過小橋,順著小河右岸溯游而上,任然可以看到造紙的設備,在最後的一個作坊裡,我們終於有幸見到“抄紙”的的人,抄紙的是一位四五十歲的大叔,我沒有問他的尊姓大名,只是向他了解一些關於造紙的知識。大叔說今年受疫情的影響,造出的白紙銷路不好,很多抄紙的人家在清明節前就抄紙了,已經過了一年中的黃金時期。

畢節納雍沙包鎮古法造紙,即將失傳的古老技藝


畢節納雍沙包鎮古法造紙,即將失傳的古老技藝


畢節納雍沙包鎮古法造紙,即將失傳的古老技藝

上圖為剛剛收購來的構皮

再加上年輕人基本都外出打工,只有上點年紀的人留守在家,以抄紙為生,以前全村抄紙的人家有百來戶,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抄紙已經不能滿足當地人生存的需要。所以年輕人只能選擇外出務工。抄紙這門古老技藝面臨失傳風險。

為讓這古老技藝再現昔日輝煌,據說,包鎮政府曾積極籌劃,擬在大寨村小屯上建設古法造紙休閒體驗項目,將古法造紙的保護傳承和鄉村體驗旅遊結合,帶動周邊其它產業的發展,但是到目前為止仍然沒有大的動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