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讀哪些書?這裡有靈丹妙藥

天堂是什麼樣子?

不知讀哪些書?這裡有靈丹妙藥

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有一個絕妙的回答,他說:“我一直認為,天堂就是圖書館的樣子。

沒錯,天堂,當是洗去了浮華,滌去了灰塵,沒有焦慮,沒有躁動,一片淨土,一塊聖地。

親近書香,是抵達天堂的捷徑,會讓生活歸於寧靜、歸於簡單,讓人生多一分質感、多一點厚度。

書籍是文明的載體,是智慧的結晶,是精神的家園。

閱讀是一種高貴的信仰,因信仰,所以生敬畏心,敬達人語世的壯舉,畏聖人醒世的言論。

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

同時,他還說“侮聖人之言”者就是“小人”。

對聖哲言論態度不同,其人格境界也判矣。

古人讀書前都要焚香淨身,端衣正帽,擦淨几案,沏一杯清茶,然後端坐、拜讀,所以文人的香爐、茶具也都成為文房雅器。

聖徒對宗教經典視為神聖,每每誦讀都要舉行儀式,頂禮膜拜。

所有這些,都是由敬而畏生,有了敬畏心,才能顯示其價值,才彌足珍貴。

看吧,書架上一排排書後面,都是一個個隱居的智者。

且慢,不要急著推開那一扇扇門,拾級而上,凝神靜氣,心懷虔誠,方可叩門而問。

書籍之多,浩如煙海,窮其一生,所讀之書,也就九牛一毛,滄海一粟。

不知讀哪些書?這裡有靈丹妙藥

選擇書籍,尤為重要

選經典。

經也,“恆久之至道,不刊之鴻教”;典者,大本大冊之書。

這些作品,經過歷史的沉澱,經過歲月的淘洗,如美酒一樣越沉越香。

“天不生仲尼,萬古長如夜”,孔子彷彿一盞道德明燈,其所述《論語》已成為華夏文化的一個重要符號,融入華夏兒女的集體人格,常讀常新。

一睹廬山真面目,擯棄社交媒體,拒絕碎片化閱讀;不畏浮雲遮望眼,捨棄暢銷書,遠離所謂的心靈雞湯。

選原著。

原著最真實、最鮮活,那些改寫版本、通俗讀本,固然對理論大眾化、普及化有一定作用,但大多不得其要領,不體會其精髓,肢解了原有體系,分散了原有脈絡,必須原原本本地學,領悟其真諦。

選元典。

古之學問,並未分科,學科剝離是隨社會發展而出現。

唯其不分家,如文史哲,才能觸類旁通,洞明練達。元學科是學科的學科,是知識的知識,是通往各學科的門戶,一切由此生髮。

從精讀元典始,這樣往往有事半功倍之效。

不知讀哪些書?這裡有靈丹妙藥

最是書香能致遠。

但這是白駒過隙轉瞬萬里的時代,不經意就有多少經典流逝於指縫之間。

品味書香,要把握現在,追尋靈性的文字,以芳香點綴人生之旅。

深研文本,一字一句,一章一節,一篇一冊,老老實實,細細咀嚼,如琢如磨,以慢求快,厚積薄發。

觸摸歷史,思接千載,置於歷史座標中,以歷史的視角,追根溯源,判其師承,對接時代,薪火相傳,品讀那些有高貴血統的書,有脊樑的書,有文脈的書。

關注當下,轉換視角,眷顧自然,心繫蒼生,反思社會,品讀傳遞正能量的書,充滿人文精神的書,體現人生智慧的書。

在品味書香中歷練成長,追問人生,破妄開真,昇華心靈,以知促行,詩意生存,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

心之所存,天堂所居。心靈已邂逅書香,天堂的路說遠也近。畢竟,我們已經在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