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海關:天津口岸進口整體通關時間居於全國前列

天津海關:天津口岸進口整體通關時間居於全國前列

4月21日,在第123場天津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上,天津海關黨委委員、副關長王利兵介紹了天津海關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改革創新舉措。

王利兵表示,一直以來,天津海關以服務我市外向型經濟發展為己任,對標對錶國際先進,馬上就辦、真抓實幹,持續推動跨境貿易營商環境優化提升。近期,天津海關針對疫情影響等實際情況,出臺了一系列提升貿易便利化、助力企業復工復產措施,同時聯合北京海關、京津兩地商務主管部門發佈聯合公告,集中釋放一批促進貿易便利化舉措。

深化通關申報模式改革

進一步推廣“提前申報”“兩步申報”“兩段准入”等新型通關模式。鼓勵企業“提前申報”,貨物到港前辦理海關手續,貨到後如不被布控,直接“秒放”。推廣“兩步申報”模式,在口岸環節不需要一次性完成原先105個申報項目,只要完成最基本的9個填制項目和2個確認項目便可提離貨物,完整申報在14日內完成即可。深化應用“兩段准入”監管,海關在口岸完成第一段“安全准入”監管後允許貨物入境,把需要實驗室進一步檢測、鑑定的“合格入市”監管放到第二段,在企業自有場地完成。

通過上述措施的政策疊加,天津口岸進口整體通關時間從疫情高峰期受各種不利因素影響的100小時以上,壓縮到目前的29.82小時,已恢復疫情前最好水平,居於全國前列。

推進天津港集疏運體系優化

深化關港聯合創新,率先推出進口“船邊直提”和出口“抵港直裝”,目前已被國家口岸辦發文全國推廣。對進口貨物,只要不被布控查驗,企業在船邊即可將貨物直接提離。對出口貨物,推行碼頭運抵,合理安排貨物在船舶截關前24小時內集港,減少因查驗被船公司“甩船”情況發生。共同建設“集疏港智慧平臺”,匯聚海關監管、港口碼頭等基礎數據,雙向嵌入海關監控和港口作業系統,對外實現集疏港作業全程通辦,有效解決送貨車輛返程空載、車輛在碼頭等待時間長等問題,大幅度壓縮邊境合規時間,推動進口“船邊直提”和出口“抵港直裝”上規模上水平。

優化查驗作業模式

為避免人員聚集,疫情防控期間收發貨人可免於到場協助海關查驗,選擇委託存放貨物的海關監管作業場所經營人、運輸工具負責人等到場協助,推動出入境貨物快速驗放;“挺進碼頭查驗”,將原來必須在專業化查驗場地實施的查驗作業,延伸到港區碼頭,寧願“人等貨”、不讓“貨等人”,解決企業人力、運力不足的難題,保障各類民生和防疫物資快速疏港。

推出郵寄海關單證服務

為應對疫情影響,方便企業領取海關單證,在企業自願選擇的前提下,海關直接將企業急需的各類證書證明通過郵寄快遞模式交付企業,同時制定特殊情況下證書證明的遺失補發操作指引,確保不因快遞遺失給企業增加額外負擔,天津關區年均近百萬份相關證書證明均可“不見面”領取。

開展“一對一”服務、支持企業復工復產

為幫助企業克服疫情影響,有序復工復產,在採取線上模式開展政策輔導工作的基礎上,組織開展對企業“一對一”政策服務工作,明確企業聯絡人員115人,聽取企業意見建議,解決企業困難。

王利兵表示,下一步將繼續做好已有政策的落實,結合企業需求,持續推出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舉措,為支持天津港建設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綠色港口,助力天津口岸外向型經濟穩定向好發展做出貢獻。

(津雲新聞記者 劉暢 馬揚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