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高房價——香港向右,東京向左

在上個世紀80年代,日本的經濟到達了最高峰日本,甚至一度GDP排名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人均GDP更是達到美國的幾倍以上。那時的日本不折不扣是世界經濟強國。但是隨後日本迎來了失落的20年,有人說是一紙廣場協定讓日本經濟一蹶不振。但是必須要承認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房地產扮演了關鍵角色。

毫不誇張的說,在上個世紀末,日本東京的房地產可以將整個美國買下來。由此可見,日本當時的經濟泡沫之大,房價泡沫之大,正是由於這種飛速膨脹的泡沫,膨脹到極點的泡沫讓日本的高層開始擔憂。最終日本高層決定捅破這個泡沫,因為他們知道如果再不將這個泡沫捅破的話,給日本帶來的傷害會更加巨大。於是泡沫破滅了,日本的房價一落千丈。日本對過高的房價採取了硬著陸,那幾年也不知有多少人從摩天大樓上一躍而下。

道理很簡單,假如你從銀行貸款五百萬購買一套房子。房價破滅之後,這一套房子只值三百萬,你家房子賣了還倒欠銀行200萬,而此時房地產破滅之後,緊接著就是失業危機,你又沒有工作,那麼,只有死路一條了,更別說當時的日本人超前消費十分盛行。負債生活比比皆是,於是日本迎來了失落的20年,到現在就是失落的30年了,日本經濟一直反反覆覆。

十年之後和東京類似,香港也迎來了危機。亞洲金融危機不期而至,和東京面臨同樣局面的香港。也站在了風口浪尖之上,而此時的香港政府卻採取了一條和日本截然不同的道路,香港決定讓房價繼續維持高位。

香港迴歸之後,第一任特首原本是打算推出廉價房。讓香港的普通老百姓有能力購買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但是亞洲金融危機卻打破了這個計劃。股股票市場大幅度下跌,房地產大幅度下跌。香港面臨和當年的東京同樣的局面。有無數人站上了高樓大廈,他們同樣還不起銀行的貸款。他們原本購買的房子從資產變為負債。為了能夠渡過眼前的難關,最終香港政府採取了飲鴆止渴的辦法。繼續維持房地產高位運行,於是這麼多年來,香港的房地產從一個高位升到另一個高位。

事實證明這樣的做法確實保住了一部分香港人的資產,但同樣的卻將另一半香港人推上了不歸路。他們從此只能蝸居在無比狹小的空間之中。甚至他們的房子就是一張床。甚至幾個人分成上中下三層使用一張床。這樣的生活簡直就是人間煉獄。

現在的香港有一半人擁有房產,另外一半沒有。為了保持房地產能夠高位運行不是崩盤,香港政府只好緊緊的捂住手中大量空餘的土地,採用飢餓營銷的方式讓房地產不至於崩盤,而以此為代價就是犧牲。超過一半香港人的幸福。至少是住房幸福。

讓一半香港人能夠安定下來,除了生活的麻木。大概只有虛無的榮耀感。亞洲四小龍之一,世界金融中心之一,世界最自由城市,世界最具幸福感城市,世界最開放城市。這些不要錢的榮譽像風一般湧向了香港。

無論是當年的東京,還是20年前的香港,其實他們都沒有選擇。但是現在我們尚且有的選擇,希望有朝一日不要重複這兩個世界大都市的老路。

堅持房住不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