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愛張愛玲其人,愛的是他自己的靈魂

文/子樂


胡蘭成,原名胡積蕊,小名蕊生,當時看到這個“蕊”字,心裡暗笑,怪不得他那麼花,原來是名字作怪。

他不愛張愛玲其人,愛的是他自己的靈魂

胡蘭成與張愛玲

胡蘭成天資聰慧,又勤學苦讀,可他生在了貧窮的家庭,以至於無處安放他的好高騖遠。就如想要高飛的鳥兒,可惜沒有天生一副翅膀,撲騰著也始終無法抵達心中的目標。

多數命運多舛的人一開始也不是飄忽的,只因為沒有好命駕馭一段姻緣,在胡蘭成來說,又因為妻子的早逝嗅到了生死的味道,也就不太把生命和情感看得太過重要了。

大概胡蘭成一開始也是想與髮妻玉鳳好好過日子的,哪知玉鳳身體不健康,早早一命嗚呼。早年喪妻,其實聽起來也是蠻駭人的一件事,就算是在今天的婚戀市場,一個年輕的鰥夫要再娶也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除非他有千萬家資,不然誰會年紀輕輕就做了窮書生的續絃?胡蘭成會不會因為妻子的病逝而對婚姻產生玩世不恭的想法呢?可以試著從他的角度去想想。

在他的《今生今世》這部群芳譜序中,提到書名是張愛玲起的,他會不會是借了張愛玲的光,吸引讀者往下讀?也有這種可能,所以,很多人罵他以張愛玲來給自己鍍金。

對待女人,胡蘭成是見一個愛一個,而且跟一個深愛他的女人提起另一個女人時,彷彿只是在向她講述一個美好的故事,那種洋洋自得和津津樂道,似乎全然不知聽者會有什麼樣的感受,而他又是一個極會討女人歡心的人。這是他的矛盾點,以他自己的話說“我又天真了。”在情感上,他是少了一根道德筋,似乎天底下他喜歡的女人就應該是他的,只要女人不提出分手,他也不會想要跟誰分,而且根本不覺得有什麼難為情。這種痴,跟賈寶玉相似。

他對張愛玲的愛,不是對某一個真實的女人的愛,他愛的是張愛玲的作品,而張愛玲的作品又似乎融入了她的靈魂。最初被她的作品吸引,慕名做一個不速之客,張愛玲對於他,是被光環包圍的不真實的她。

無論是從《上海往事》還是從《今生今世》的描寫去看,他對張愛玲本人是沒有多愛的,也許他看她的眼神都是透過她的頭頂,望向她背後的影子——那是他自己的另一半影子和靈魂,是他感覺缺少了一半的自己。張愛玲的顯赫家世、博學多才、文字靈氣,都是他想要而沒有的,他想從跟她的結合中去捕捉自己失落的靈魂。

他滿足了與自己另一半影子的疊合,就開始不安分於與張愛玲的夫妻關係,遇到小周護士,那個鄰家妹妹型的女孩,又義無反顧地愛上她,並且不顧道德與她發生了性關係。回到張愛玲身邊竟然很輕鬆自然地跟她說“小周已經是我的人了。”

當張愛玲情緒爆發說他不管她心裡的難受時,胡蘭成很費解:“我跟小周倒是每天都提起你,我覺得我也什麼都會跟你說,因為,愛玲是最懂得我的。”說這話的時候,感覺胡蘭成像是在解離狀態中的夢囈。他自以為很懂得張愛玲,卻不如張愛玲對他的“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雖然很多人認為張愛玲叛逆,但她卻活得很真實,她一生節儉,為了多賺幾個錢不惜與出版商討價還價。她後來那位可以做她父親的美國老公賴雅很擔心她為了錢而寫作寫不出好作品,可她不以為然,因為她知道,首先得要活下去才能談面子問題。她愛的是胡蘭成這個人,有血有肉,接受他的一切,所以她會把“我蘭成”掛在嘴邊,而胡蘭成幾乎很少叫她的名字,“只是到了跟前你才跟我說話。”

我經常鼓勵單身人士向上找,無論男女都是。但這有一個前提,是這個人不清楚自己的定位的情況下才這樣的。很多人心中有一個理想的自體,也有人總是自我貶低但潛意識又於心不甘,這都並不是真實的“我”,可以通過向上找去給自己稱稱斤兩,掂量自己該是哪個砝碼。最佳的定位是跟這個人在一起相處彼此不累,也不需要刻意去表現和討好,這是最舒服的親密關係狀態。

胡蘭成對張愛玲,就是一個向上找的例子。他跟張愛玲在一起是不自在的,他有點介意張愛玲的身高,似乎潛意識感覺自己需要仰視她。但他又是幸運的,張愛玲為了他願意將自己放在塵埃裡,很低很低。如果胡蘭成完成了與自己靈魂的疊合又好好珍惜,無疑他與張愛玲在一起是幸福的,只因為他愛的不是她的血肉之軀,所以不慈悲也不珍惜。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