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漢服復興者定義的漢服:
漢服,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又稱漢衣冠、漢裝、華服,是從黃帝即位到公元17世紀中葉(明末清初),在漢族的主要居住區,以“華夏-漢”文化為背景和主導思想,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明顯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傳統服裝和配飾體系
這個定義有很多缺陷。
1.首先“傳統”的問題,傳統,強調的是繼承並發展,不是什麼掛羊頭賣狗肉有資格稱作為傳統,傳統,即傳而統制,傳即傳承,它是有一個現實的歷史淵源的,統制,就是統一制式,作為傳統服飾的中式服飾有裙褂、襖褲、男褂。那麼漢服復興者所定義的“漢服”符合並不傳統概念,因為X朝X代一鍋亂燉+日韓影視審美+七拼八湊不同時代的款式集中一起組成,違背服飾發展論。
2.不難發現漢服復興者所指的“漢服”,強調的是“民族”的概念。要知道民族概念是清末從西方傳入的舶來品,“中華民族”是由梁啟超於1902年提出的,這是個政治概念,組成“中華民族”這個代稱的具體民族本朝建國初才形成,反觀古代並無近現代社會的這種政治概念,古代強調一種文化上的認同,所以漢人不等於漢民族,漢人和漢族也不同,漢人是天下觀之下的建構,漢族是民族主義之下的建構。順便說句清代旗人≠滿族,“旗”是個戶籍概念而非民族概念,凡是被編入“八旗”的人及其家族,都可稱為“旗人”。
《馬王堆三號墓遣冊》:簡四四“美人四人,其二人楚服,二人漢服”
《東京夢華錄》:諸國使人,大遼大使頂金冠,後簷尖長,如大蓮葉,服紫窄袍,金蹀躞;副使展裹金帶,如漢服
這裡“漢服”應當解釋為“‘漢人服飾’”是以漢、胡區分,並無民族、民族服飾的意思,然而漢服復興者把這些的“民族服飾”強拉在一起。
2.漢服復興者把漢服定義為“黃帝即位到公元17世紀中葉(明末清初)”這句話意思是說““漢服”源於黃帝時期,終結於明末清初。“上古黃帝垂衣裳”的記載出自《周易·繫辭》下為原文。
神農氏沒,黃帝、堯、舜氏作,通其變,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是以“自天祐之,吉無不利”。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
這些話意思是:這些話的意思不難理解,講的是卦象。
3.漢人服飾並未終結於明末清初,清代由於男從女不從的緣故,漢女服飾日常便服、吉服一直存續到民國時期。男裝是被易服了,然而清末長袍馬褂又被漢化了,長袍馬褂到了民國並沒拋棄,長袍馬褂是象徵有身份的人,褂袍在民國也被法定國家禮服之一。自古以來服飾一直在隨著時代變遷而不斷變化,到了晚清漢人女子日常便服立領襖衫發展成這種模樣,雲肩式紋樣的立領襖衫,清代服飾的工藝真是沒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