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講:清明講講:孝與效。

#我的育兒日記#

正值清明,就從這裡開始吧。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2006年,清明節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表明清明節代表一種精神性的傳統文化,輸出的是一種文化理念:祭奠祖先、孝親敬老。中國自西周就開始有孝道。“孝”是古代社會所崇奉的道德標準之一。“孝”字,上部分從老,下部分從子,以為子能乘其親,並能順其意、故其本意是“善事父母”。 《增廣賢文》中有“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動物尚且如此,何況與人,所以古語有云“動天之德莫大於孝,感物之道莫過於誠。”“孝”不是愚,而是大智慧,“孝”是做人的道理,更是將來處事的根本,“孝”則順,順則達,天地萬物圓融演進,離不開順應之理,只有順應規律,才能心生智慧,斷除煩惱,找到萬物之法,通達寰宇。所以,可見“孝”未必不好,“孝”也未必就是簡單的孝順父母,從社會學層面講“孝”是一種敬畏之心,這就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道理了,碰到任何事情解不開,不知道該怎麼辦的時候,就應該冷靜下來先思考問題的根結點是哪裡?先要以“敬畏之心” “順著”事物發展規律來捋出思路,進而就能獲得解決之法。


第一講:清明講講:孝與效。

小兒科經濟研修院


“效”又是怎麼回事呢?效率,高效,都代表現代社會的一種生存法則,這也是“經濟人”所追求的目標,什麼是“經濟人”?經濟人即假定人思考和行為都是目標理性的,唯一地試圖獲得的經濟好處就是物質性補償的最大化。“經濟人”就是理性經濟人,是一個經濟名詞,是一種假設,但這就告訴我們一種思考方式:如何能成為一個理性經濟人,可以有效提高我們自己所掌握控制的任何資源。答案應該是發現規律,才能效能最大化,把人作為經濟體來考量的時候,最大效率調動人的積極性,激勵人持續不斷充滿正能量,獲得正向人生,就是靠“孝”。


第一講:清明講講:孝與效。

小兒科經濟研修院


這就是“孝”與“效”的區別與聯繫,中國文化博大而精深,“孝”與“效”同音不同字,是偶然相遇嗎?不是,是中華文明智慧的體現,因為萬物相連,都是相互有關聯,有聯繫,有規律的,古人通過文字把智慧傳遞給後人,我們要通過研究來破譯這些先人的託付,將文化發揚光大,推動文明的發展。因為,不論古代還是現代,雖世事變幻,但人類的文化是相通的。遇到事情,先要以“順從”的理念去發現和思考,才能高效的解決問題,超脫現實,達到遊刃有餘,圓融通達。

你們覺得有道理嗎?思考一下,看看你在生活中,是不是做到了從孝順父母做起,發現為人處事的真諦,進而獲得積極進取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