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錢養家與陪伴教育孩子誰更重要?很多父母選錯了答案

古人常說:”至要莫若教子“,也就是說教育好下一代,是父母最重要的事情。

然而很多父母認為,如果把時間用來陪伴孩子,就沒有時間來賺錢,支撐家庭的經濟基礎就會出問題,甚至瀕臨破裂,拿什麼來談對孩子的教育,所以賺錢,比陪孩子更重要。

01.賺錢真的比陪伴孩子重要嗎?

說實在,我起初也很贊同這樣的話,然而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兒子之前班上有位同學小杰(化名),爸媽做生意十多年,平常早上9點去公司,晚上十一二點回來。就連本來早上難得的相聚時光,也由於頭天太晚睡,所以早上起不來。於是在兒子上學的時候,他們在睡覺,兒子放學的時候,他們在上班,幾乎完美的錯過與孩子交流的時間。

賺錢養家與陪伴教育孩子誰更重要?很多父母選錯了答案

走進他們家的人就會發現,他們賺的錢多,花的也不少,而且效果並不佳。比如給孩子署假請家教在家、給孩子報網絡在線教學課程、幫孩子報籃球、足球、繪畫培訓班。只要有人在家,客廳、臥室的燈永遠是開著的;家裡冰箱裡裝的都是些進口的速食食品,很多已經過期;大人的衣櫃裡,掛滿了平日不太穿的衣服;難得的週日,因為嫌做飯太麻煩,都是出去吃大餐;

然而小杰的學習成績卻是班上倒數,而且也比較任性,夏天不肯穿短校褲,還經常因為不寫作業被老師批評。當老師提醒需要家長的配合時,他們一句“我們說了不聽,請老師幫忙教育或者重罰”。最後老師實在沒有辦法,就讓小杰站在最前排寫作業,結果還是於事無補,除非老師一直盯著,不盯著就不做,盯著才會作樣子寫會。

當時老師在群中說”不找他永遠當作沒事人,你永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就像老師永遠無法教導一個不受教的孩子,這就是最傷心的地方。

賺錢養家與陪伴教育孩子誰更重要?很多父母選錯了答案

做不出題的孩子

小杰的爸媽的確是在賺錢養家,從而很無奈的沒有時間陪孩子。然而細思後,會發現他們往往是在為不必要的家庭開支賺錢。如果他們能調整下自己的生活方式,停掉孩子不感興趣的培訓課,減少家庭不必要的開支:如關掉不必要開的燈,請個鐘點工幫忙做飯、週末在家做飯,陪伴孩子作業。

小杰也會慢慢的開始聽爸媽的話,畢竟自己花時間來陪伴孩子,比花錢給孩子上補習班,來得更有意義,收穫的也很多。

02.陪伴教育孩子比賺錢養家更重要

這樣的家庭並不少見,不是孩子阻礙了父母賺錢的步伐,而是父母給自己思想戴上了枷鎖。換種思路和生活方式,一定會抽出陪伴孩子的時間,重點是看父母如何選擇。

曾經我的也認為,孩子上高中、大學、甚至出國留學、工作創業、結婚買房哪一樣不是要花錢。如果沒有錢的支撐,這一切都無法順利進行,所以一定要賺錢。

通過我自己的親身經歷,才發現是本末倒置的。之前因為賺錢將兒子丟在南京老家上學,接到深圳後發現,兒子的語文拼音沒學好,導致英文音標很難懂,我們要花大量的時間來糾正他。慶幸的是,我們發現的不算晚,也有這個時間來糾正。

現在兒子偶爾跟我們講他在老家的事情時,我們總覺得心裡空落落的。因為缺失的陪伴時光,很難彌補回來。而且正由於這段缺失陪伴的時光,兒子很明顯的有些失落,曾經跟我們表達過,我們並沒有那麼愛他的意思。我們還發現,兒子有一個愛啃手指的習慣很難去改正。

這時我們才明白,在滿足必要的物質需求後,決定一個人是否幸福的因素,是精神需求而非物質需求。

賺錢養家與陪伴教育孩子誰更重要?很多父母選錯了答案

教室裡的孩子

心理學大師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我想不出比獲得父親的保護更強烈的兒童需要。

《窮爸爸、富爸爸》中寫道:"所謂成功,就是有時間照顧自己的小孩。"

這些名言無一例外的說明了陪伴的重要性,曾經在看過一篇真實事件報道。一位家長丟10萬塊給一名教育專家,請他幫忙教育自己不成器的兒子,結果專家得知孩子已經滿18歲後拒絕了。在孩子需要陪伴和管教的年紀,父母選擇了賺錢,當賺夠錢了,想回過頭來教育孩子卻為時晚矣。

英國著名的醫生、物理學家吉爾博特:十年後,你不會因為少做了一個項目而遺憾,但你會因為沒有多陪孩子一個小時而遺憾。

父母在給孩子提供必要的物質生活時,陪伴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孩子無助的時候鼓勵他,培養支持他有益的興趣愛好。在他受傷、心情不好時擁抱他,給予孩子溫暖和安慰。好因種好果,一家人其樂融融,孩子長大後也會同樣的回饋給父母。

賺錢養家與陪伴教育孩子誰更重要?很多父母選錯了答案

幸福陪伴的一家人

所以不要因為賺錢養家,而喪失了陪伴孩子的機會。因為在本質上並不衝突的,如果非要論個第一第二,當然是教育孩子更重要

03.為人父母該如何做?

我們知道了陪伴教育兒子的重要性,那麼具體應該如何做呢?從下面3點開始做起:

1)思想上明確陪伴兒子的重要性

有父母關愛和陪伴的孩子,很少有不安全感,這樣的孩子往往自信、積極、勇敢,長大後即使風雨,也會被內心的陽光照耀。反之,沒有陪伴下長大的孩子,則恰恰相反,自卑、反叛、害怕多疑。人生少了許多快樂,,其危害性我在此就不多說了,相信大家也看到過不少類似的報道。

常常陪伴孩子的父母,才能談及瞭解和關愛孩子,小時候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是父母年老後感受孩子的愛、接受孩子孝順的前提條件。如果父母希望自己輕鬆而幸福地度過中老年生活,就一定要在年輕時,種下陪伴孩子的種子。

2)把賺錢的時間分出來還給孩子

現在為了吃飽穿暖而賺錢的父母,已經不多了。像小杰的爸媽一樣,之所以拼命賺錢,多數是為了滿足物質上的享受。在飯店吃大餐肯定比在家做飯省事,經常有新衣服穿肯定感覺挺好。但享受是無底洞,在慾望的深淵裡,人的福分就在生活的點滴浪費中悄然折損了

心理學大師佛洛伊德:人生最重要的就是工作和愛,為了工作和愛要節制自己的慾望,以免傷了人生最重要的事和人。

賺錢養家與陪伴教育孩子誰更重要?很多父母選錯了答案

父母陪伴的孩子更幸福

物質享受是短暫的,孩子的健康成長才是最長久,我們沒必要為了追求高標準的物質生活,用賺錢換取陪伴孩子成長。因此,我們完全可以降低物質標準,多充實自己的精神世界。小杰爸媽完全可以調整下自己的時間,做好時間管理,分出時間來陪伴孩子成長,這才是人生正確的選擇。

3)夫妻內外分工合作,賺錢教育兩不誤

現在社會,沒有要求”男主外,女主內“。只要夫妻兩人商量好,各自分工合作抽出時間來陪伴教育兒子,可以一三五爸爸陪,二四六媽媽陪;也可以爸爸負責輔導孩子功課,媽媽負責孩子生活起居;即使明確進行了內外分工,也不要存在誰賺錢養活誰的問題,只是兩人的彼此分工不同,扮演的角色不同而己。

經濟是硬件,教育是軟件,缺一不可,兩者是互相支持輔助的關係。只要夫妻雙方各自分配好職責,重視對孩子的教育,家庭興旺就是必要的結果。

最後,用龍應臺的一句話來結尾:“對於教育孩子,除了言傳身教和陪伴,沒有任何捷徑可循”。足以證明陪伴教育孩子比賺錢養家重要的多,你們覺得呢?

我是育兒七號,左手學習,右手更文,歡迎關注我,在育兒路上相伴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