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要“兩不慣兩不管”,他才能活成我們想要的樣子

沒有教不會的孩子,只有教不會的父母。

教育孩子的“兩不慣”是哪兩個方面呢?是規矩和原則。

其他的方面可以妥協,理解孩子的行為,但是規矩和原則破壞了的話,一定是不能慣著的。

什麼是規矩?那就是長幼有序,尊老愛幼,尊卑有禮。

如果你的孩子對家裡的老人大呼小叫,見到長輩也不打招呼,甚至是口出狂言,一定是要禁止的。

不要以為孩子小,就對他包容,想著他大了之後會改善的;錯了,孩子的行為是根據大人的反應來的,他沒規矩,你不糾正他,他就會以為這樣做沒錯。

久而久之,對自己的父母也會大呼小叫,沒大沒小,發展到後面就成了目中無人的混小子。


教育孩子要“兩不慣兩不管”,他才能活成我們想要的樣子


前段時間,看到一新聞,10歲的兒子,在超市對自己的媽媽拳打腳踢,可見其家教是多麼的失敗。

什麼是原則?就是底線,例如對錯、是非,明明犯了錯誤,傷害了別人的利益,你卻視而不見,會導致他今後犯的錯越來越大。

不能碰的一定不能慣著,明知道馬路上玩耍很危險,卻不制止,闖紅燈會有危險,也不制止,早晚有一天出事。

拿了別人家的東西,卻幫孩子打掩護,以後拿的會更多,最終什麼結局,可想而知。

所以,規矩和原則就是高壓線,不能碰,更不能慣。


教育孩子要“兩不慣兩不管”,他才能活成我們想要的樣子

“兩不管”是指孩子能做到的事不管,孩子能承受的事不管。

孩子的動手能力都是父母在不斷放手的過程中練成的,只有父母“狠心”點,讓孩子自己做,自己體驗,才能不斷地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

當孩子自己能穿衣時,就讓他自己穿;當孩子能自己吃飯時,不要喂;當孩子能自己倒水時,讓他自己倒,大不了打碎一個杯子。

中國缺的不是不會動手的孩子,缺的是“不管”的父母。

因為巨嬰都是父母一點一點養成的,要讓孩子自理,就要做到孩子能做的事不管。

如果孩子摔倒了,不要太擔心,他能自己爬起來,即使是大哭不止,放心,他也能從哭泣中得到鍛鍊。

既然我們不能養孩子一輩子,那就要該他們承擔的事情,就得承擔。


教育孩子要“兩不慣兩不管”,他才能活成我們想要的樣子

有句話說,該孩子走的彎路一條也少不了。

也許你今天幫他解決了這個困難,那明天還會有別的困難找上他,咋辦呢?沒辦法,他必須自己承受。

你越怕孩子摔跤,他越有可能摔跤,倒不如放手不管,因為他承受得住,等他承受不住時,我們再幫他。

願你三冬暖,願不春不寒,願你天黑有燈,雨下有傘,誰不希望孩子的道路一路順遂,但奈何道長且阻。

如果我們該放手時不放,到了不得不放手時,他會不適應。

如果該管的時候不管,後面再管就來不及了。

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時機很重要,心態更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