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邊的卡夫卡》:15歲少年離家出走,可變的靈魂走向自由和成熟

《海邊的卡夫卡》:15歲少年離家出走,可變的靈魂走向自由和成熟

一個15歲的少年,從小就開始用功讀書,保持每週去健身房鍛鍊身體,學會使用各種生存工具,他做這些不是素質教育也不是發掘興趣,而是準備離家出走,因為一個惡毒的詛咒、一個巨大的陰影、一個正在降臨的宿命將他裹挾。

村上春樹以獨特風格的兩條平行線的方式展開故事,一條描寫15歲少年“田村卡夫卡”的自救與被救贖之旅,一條寫失憶老人中田的追尋之旅,在兩條線接近明朗的過程中,村上還描寫了大量的戰爭、虛無和隱喻,把一切真相藏在迷霧中,不斷勾起讀者的好奇心,預測主人公們的結局。

村上通過慢慢拉開序幕的故事告訴我們:我們都曾是那個少年,是世界上“可變”的存在,我們的心在希望與絕望之間碰撞,在虛擬和現實世界中游移,肉體在跳躍和深沉之間徘徊,這個世界可以兇頑,也可以美好。

一、命運詛咒下的15歲少年,離家出走何去何歸

田村卡夫卡4歲時,母親帶著家中領養的姐姐離家出走,再無音訊,家中也無半點母親的影子,一張照片或者留下的字跡。在父親抽屜的最深處發現了一張自己和姐姐的合影,但姐姐側著臉望向另一邊,也終究看不清模樣。

他於父親口中聽到了對自己惡毒的詛咒:“你會親手殺死你的父親,並遲早與你的母親和姐姐完成交合。”他和父親雖然生活在同一個房子,但幾乎碰不得面,四周高高豎起的牆無時無刻透漏著陰冷,這裡對他來說不像家,於是卡夫卡等待自己長大,然後逃離這個壓抑的地方,順便逃離這個命運。

15歲那年他成功出走,踏上了開往目的地的車,他要去的地方既是無意的選擇去也是命運的安排——甲村圖書館。

卡夫卡對未來的一切都不確定,住在哪裡做些什麼,錢沒了再去想辦法,反正一切都會有辦法,他沒有目的,只是一心在逃離。由於極度缺愛,他在逃離路上他遇見每一個和姐姐母親相仿年紀的女性,都會假設她們就是自己的母親和姐姐。

隨著故事進一步展開,藉由另一條線的主人公中田接觸到少年卡夫卡的父親,我們得知卡夫卡的父親是一個無比邪惡和性格扭曲的人,而母親拋棄他,也有可能是卡夫卡繼承著父親邪惡的基因。在一開始離家出走準備的行囊裡,卡夫卡就帶著12cm長的尖頭鋒利摺疊刀。

他的成長環境,被拋棄的痛苦和極度缺失的關愛,讓他覺得這個世界都是虛無的,無從去尋找意義,更沒有辦法活在陽光下,像其他正常的少年一樣生活。

這一切都在告知我們,這個少年似乎無可救藥。

二、人不會走入孤獨的死衚衕,最終都會彼此救贖

人人都是孤獨的,但不能因為孤獨而切斷同眾人的聯繫,徹底把自己孤立起來。而應該深深挖洞。只要一個勁兒地往下深挖,就會在某處同別人連在一起。

1、少年的救贖之旅,是多個人在不同時空完成的。

①母親佐伯為了彌補遺棄孩子的過錯,打開了異界之石,異界對現實世界造成了改變,改變了另一個毫不相關的人——中田。中田是從城裡轉入鄉下小學的學生,本是聰明伶俐的,但在一次春遊的樹林裡不知原因的中了毒,昏迷三個星期後腦袋徹底糊塗了,不識字記性也不大好。(實際上是因為異界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只剩一半影子生活的人。)

②但從此中田能與貓君說話,他在幫人找貓的時候遇見了異界裡殺貓的兇手瓊尼·沃克(現實世界中卡夫卡的父親),不得已殺死了瓊尼·沃克,這個收集貓靈魂做笛子的惡魔。本該是卡夫卡的第一層詛咒,應驗到了中田身上,中田在虛擬世界完成了對卡夫卡的救贖。

③卡夫卡在圖書館認識了大島,大島性情隨和,語氣和行動上從不給人壓迫和束縛感,即便看透少年的心理,但不像一般大人那樣卻說教,她看書的觀點、聽音樂的獨特喜好,與人辯論時的能力,都在精神上影響著卡夫卡,最關鍵的是她讓卡夫卡接觸到了異界——那片不能深入的森林。大島在精神上完成了對卡夫卡的救贖。

面對那片森林的誘惑和未知,卡夫卡也曾懷疑是自己在夢中殺死了父親,他試圖讓人生驗證全部的詛咒,儘快結束這一切,於是他在現實中和夢中與母親,姐姐完成了交合。

在異界即將關閉之時,卡夫卡走進森林沉溺於美好中,母親佐伯及時出現用愛喚醒他,他最終重返真實世界,回到真實的陽光下。母親的愛完成了對卡夫卡的救贖。

2、中田與星野

中田殺人後在尋找入口石頭的途中,與星野相識。星野是一個卡車司機,每天生活得渾渾噩噩,日復一日的生活,他幫助中田一起尋找石頭,在這個過程中,他第一次感覺到了幫助別人的意義,作為一個實實在在的人被需要著,從虛無中走到了現實。

無論這個過程聽起來有多麼荒謬,也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麼,星野完成了中田生前的心願,關閉了石頭的入口(異界的入口),結束了這場罪惡。星野在這個過程中被中田救贖,也不知不覺中完成了對中田和少年的救贖。

卡夫卡走出森林的異界,迴歸真實。中田回到森林中,找尋失卻的另一半影子。

每個人都與少年的救贖有關,卻又生活在不同的軌跡甚至是時空裡,他們看似是孤立的,但又是緊密相連的。這就像我們一生所做的某些事情,可能絕不是為了自己,也不知道意義為何,但它無意中改變了別人的命運。人和人之間斷然不是疏離的,我們一直在做著救贖別人或救贖自己的事情。

三、現實世界裡的遊移和碰撞,反思日本傳統文化

前面提到,村上在本書中有大量對戰爭的描寫,戰爭作為人物故事背景是必要的,它透露對日本軍國主義復活的憂慮,對日本傳統文化的反思。從一個兩人物到一個民族和世界,反思和救贖始終存在。

1945年8月6日,美國在日本廣島投擲原子彈,空前強大的破壞力使日本遭受了慘痛的創傷,兩次世界大戰使全世界的人類備感疲憊和荒謬。

彼時,日本軍國主義對日本國民實行一種精神催眠,使日本國民對戰爭充滿狂熱和對受害國的慘痛“集體昏睡”,正如書中發生的集體昏睡事件一樣,企圖在不知覺中把自己和世界捲入混亂。而這正是二戰日本命運的寫照。

作者通過夢幻的描寫,少年田中和女教師的昏睡事件,以及卡夫卡最後在森林中遇到的兩個逃兵,他們的命運正是“二戰”下無辜的婦女、兒童和千萬個家庭的創傷和命運,戰爭帶來的悲慘結局,讓人反思。

這也是作者對日本傳統文化的反思,從玄幻的書本延伸到現實世界中的意義,微小個體的苦痛記憶與精神上的迷失都是宏觀歷史上的縮影,到如今也有它的意義。

【最後】

《海邊的卡夫卡》是一本不易看懂的書,他將現實的世界和玄幻的世界平行相交,從個體角度看,每個人的一生都在尋求救贖自己的路上,可能是性格或是家庭導致的悲劇,讓人迷茫缺乏和世界交手的勇氣,也可能庸庸碌碌的一生,卻在機緣巧合下救贖他人的神秘之旅;

從整體上看,一個民族精神的迷失與戰爭的苦痛都必將留下傷疤和意義,意義在於勇於直視、走出迷霧、不忘歷史。

也許世間所有的主體都是一個15歲的少年,他有著可變的靈魂,在現實和夢境的碰撞中掙扎成長,收穫勇氣,反思和無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