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包車旅行孟雷:我們的目標是讓每一個人“體驗世界更容易”

近年來,出境遊的國人數以億計,旅遊業一個越來越突出的痛點就是,如何完善境外遊的配套服務,甚至是實現旅遊的個性化服務。皇包車旅行創始人孟雷認為,個性化是未來旅遊需求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趨勢,而個性化的達成需要依靠技術。首先,技術可以幫助平臺瞭解用戶,通過數據沉澱,不斷去理解用戶的需求。第二,技術可以幫助我們建立一套依託於海外華人的新的服務供給體系,把他們身上的技能商業化,打造成一個服務於大家旅遊的“產品”。

成立於2014年的皇包車旅行專注於服務境外遊,以境外包車遊領域為切入點,並以中文服務為亮點。其商業模式主要是基於對國人出境遊痛點的觀察:如語言不通,交通不便,不熟悉當地人文等。據悉,皇包車旅行已於今年一季度完成5000萬美元的C+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領投。

“旅遊是人的天性”,而受益於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有利因素,旅遊市場特別是境外遊服務也將迎來一個大的爆發期。

隨著收入水平的提升,賺的錢越來越多,工作節奏越來越大,人們越來越喜歡去旅行。旅行已經成為當代都市人的一種生活方式,而出境旅行是你換一個節奏,到另一個空間,擺脫壓力去尋找“詩和遠方”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選擇。

皇包車希望給大家提供的,是一種獨特的體驗方式,我們希望和用戶一起換個方式去探索一下這個世界。

在皇包車的海外華人團隊中,有一位朋友叫張春宇,有個外號,江湖人稱星空補手,生活在新西蘭,在南島生活了七年多,非常熱愛探索星空的奧秘,經常會教遊客用普通的微單,去拍攝出炫麗的星空大片。

他經常帶著去新西蘭旅行的朋友,去尋找發現新西蘭最美的星空,新西蘭是個自然環境很漂亮的地方。拍星空或者看星空這個事有兩個關鍵點,第一,天氣,第二,位置。星空補手在這兩個點上有非常豐富的經驗和準確的判斷,他總是能夠帶著大家看到最美的星辰。你可能猜不到,這位星空捕手同學移民到新西蘭之前,在國內是修飛機的,是一個飛機的維修工程師。他有很多其他愛好,我跟他也認識。比如跳傘、蹦極、戶外探險、捉龍蝦,同時還有滑雪教練的證書。還有一個關鍵點,這個哥們是一個帶娃高手,因為有三個孩子,巨大的運動量,天天換尿布換出來的。如果你在新西蘭認識他,下次去的時候,應該會收穫一段很好的旅程。不要著急,我們還有另外一位朋友瘋狂漁夫,這哥們生活在馬來西亞的蘭卡威。從小跟著父親出海釣魚,叫林廷風,11年時間練就了各種釣魚的技巧,垂釣、甩釣等等。很多技巧爐火純青,為了能夠鍛鍊自己的技巧,他去世界各地去釣魚,磨練技巧。他有多牛呢?曾經在一個安達曼小島上拖掉280公斤的黑馬鯪魚,簡直不敢想象。他跟鯪魚搏鬥了一個多小時,最後馴服了,就是現實版的《老人與海》。茫茫大海對普通人來講,出去以後完全找不到方向。但對他來講輕車熟路,馬來西亞30多個釣點他一清二楚。如果有去馬來西亞,可以找他。

在我們平臺上有非常多的這樣的朋友。我希望大家都能認識下這群有意思的海外當地華人。對平臺上的華人我們做了統計,發現了一些有意思的數據。

這些當地華人77%以上都是本科以上學歷,有70%是全職,就是全身心做旅遊服務,高知且專業。其中有68%的人在當地生活了十年以上。平均年齡40歲,94%為男性,年富力強。33%來自東三省,21%來自江浙滬。你到世界各個地方,都能聽到一句“老鐵,來了,有啥想吃的我幫你整”。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他清楚知道你的飲食習慣,去當地找適合你的食材,他太瞭解你的需求了。南腔北調,都有。

不僅僅是這些,他們還有非常多的花式技能,像品酒、攝影、流水諮詢、攝影,像北美涉及戶外,哄娃是標配。他可以提供非常好的個性化體驗。

我們做這事將近五年,在我們平臺上有90多個國家、1800多個城市、10萬海外當地華人、1000多條特色線路。如果出去旅行有這樣的朋友相伴,他帶著你去體驗當地最美的風景,領你吃當地最應季的美食,同時給你最酷的花式玩樂體驗。假如帶個孩子,或者需要照顧老人,遇到緊急情況,他的應急處理能力、保障一定非常好。

這樣的旅行方式很完美,這才是我們想要的。這樣的旅行方式、這樣的體驗,在國內看多少攻略、做多麼細緻的功課都無法做到。之所以做這件事情,是因為我們對於旅行需求的理解。

我們當時的想法和理解是什麼?這叫未來的旅行需求或者旅行需求的一個趨勢。首先回到一個基本的定義上,旅行有兩個需求,一個是換地方去工作,叫出差,稱為商務旅行,這個需求非常標準。當今天決定明天去上海開會,下一秒可以購買機票或者高鐵票、住宿票,是高性價比、以效率為主的標準化需求。第二種需求,當不停的工作積累了財富以後,好奇心被激發,希望看這個世界的時候,叫換個地方玩一玩,我們定義為休閒旅行。

休閒旅行就不是購買那麼簡單的事了,比如你決定去海外玩一玩。當有這個需求的時候,你買什麼呢?什麼都買不了,而且你的需求是非常模糊的。

所以對休閒度假的需求非常個性化,這個個性化不是簡單理解成每一個人跟每一個人需求不一樣,是每一個人的每一次旅行需求都不一樣,你去三次東京,每一次都有不同的目的,跟不同的人去、時間段不一樣,時間維度、需求維度、預算、喜好,都會變成不一樣的旅行方案。現在的解決方案是什麼呢?逼著你直接去購買,你買高鐵票、民宿票、門票,你要的不是買迪士尼票,而是現在要去玩,告訴我怎麼玩。所以個性化是我們認為未來需求非常重要的一個趨勢。每一個人、每一次旅行都是獨特的,無法重複。這是第一個對於需求的理解。

再看看有多少人有這樣個性化的需求。2018年出境遊人次1.07億,強調一下,這可能跟國家旅遊局的數據有差,差在哪呢?這個數據把港澳一日遊拋去了。珠三角當天去、當天回,買點奶粉就回來的,持有的也是旅行證件。這部分人的數據被拿掉了。

真正去國外玩的用戶是1.07億人次。到了2022年預測是1.77億人次。過去20年都是持續的高增長,未來依然如此。只要社會作發展,經濟在發展,旅遊的需求就很旺盛。擺在面前的需求1.77億人次的個性化需求。

怎麼理解這個需求?特別簡單。如果是一個人的個性需求,找一個人跟我對話,充分理解我的需求,把全世界各地的資源整合成我想要的方案,所謂的定製就可以了。如果是1.77億有這樣的需求,能找1.77億服務需求嗎?不行了。所以需要技術,技術可以解決兩個問題:

第一,瞭解用戶。要通過數據沉澱,不斷去理解用戶的需求畫像,他在某一刻每年能有什麼樣的需求,瀏覽這樣和那樣內容的時候,代表背後想要什麼;

第二,提高生產力。在休閒度假這個事情上,滿世界到處都是旅行產品,但是不標準,也沒有很高效率地打標籤。所以提高生產力的方式,在海外依託於當地華人構建一套新的供給體系。通過找到更多有意思的當地華人,他們有情懷、有想法,把他們身上的技能商業化,標準成某一個產品。可能是個半天的產品、一天的產品,也有可能是個五天產品。生產這個產品需要預定酒店,沒關係,我們給當地人一些資源,讓他基於這些技能生產更多的產品,我把產品打標籤。我理解了用戶的需求,當用戶打開APP的時候,知道他在什麼位置,以什麼的方式在看內容,我給他推薦。

這個事做起來可能挺費勁,但我們一直在這個路上進化。我們希望能夠讓用戶隨時隨地做激發,隨時隨地做決策,隨時隨地去購買,隨時隨地被服務到。什麼叫隨時隨地被服務到?比如你買了某個地方的一日遊,去當地旅行的時候取車,發現對當地的交規、怎麼加油這些事不熟悉,當你出現緊急情況怎麼解決呢?當地人可以高效做服務保障。買了日料店的預定,吃飯的時候發現沒有你的信息,我們在當地有更好的保障和服務。

沒有時區、空間的障礙,這是我們對於理想旅行的想法。持續地把每一個海外華人的技能利用好,我們的目標特別明確:讓每一個人“體驗世界更容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