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一,什麼情況下不等於2?孩子的回答讓我恍然大悟!

同在一個班,有的孩子會越學越活,就算不補課,成績也能名列前茅;而有的孩子則是越學越死板,每天回家學習到深夜,學習依舊平平。


其實這種現象的出現,不是孩子間智商的差別,而是思維方式的不同。如果從小就培養孩子發散性思維,那麼他不管在學習中,還是日常生活中,都將領先他人。


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發散性思維呢?


一、打破固有思維


先講一個故事:


有天一位父親忙到天黑才回家,看到兒子開著檯燈,扒在桌子上很認真地在寫作業,倍感欣慰。


父親面帶微笑的向小孩走去,孩子並沒有察覺,繼續寫著:


1+1=1;

2 + 1 = 1;

3 + 4 = 1;

4 + 9 = 1;

5 + 7 = 1;

6 + 18 = 1;

……


父親看到後頓時怒髮衝冠,可是他還是忍住了,對孩子說:兒子,加法你已經學過了是吧?好好想想老師是怎麼教的,你這些題錯的太離譜了,明天交過去,會被同學笑話的……


“我沒寫錯啊,這些題答案就是這樣的!”兒子堅持。


這下可把父親惹火了,再也忍不住了,對著孩子大聲說道:你左手加上右手,怎麼還是一個手?另一隻是被別人砍了嗎?我跟你媽生了你,明明是三個人,怎麼就剩一個了,還有兩個去哪了!……


一加一,什麼情況下不等於2?孩子的回答讓我恍然大悟!


孩子從來沒有看到父親這麼生氣過,慌忙解釋道:“爸爸你看啊,1斤糖加上1斤糖,等於1公斤糖,這1+1不就等於1嗎?還有啊,爸媽加上我,就是一個家庭,這不是2+1=1嗎?


原來啊:


3 + 4 = 1,是因為3 天加 4 天,等於 1 周;

4 + 9 = 1,是指4 點加 9 點,等於下午 1 點;

5 + 7 = 1,5個月加上7個月,正好是1年;

6 + 18 = 1,6 個小時加 18 小時,剛剛是 1 天。


聽完兒子的解釋,父親有點無地自容,小聲的嘀咕:我還以為1+1永遠等於2呢!聲音不大,但是還是被兒子聽到了,他繼續補充說:“才不是呢,如果是二進制的話,1+1就是等於10”。


這下,父親之前的怒氣徹底不見了,低著頭悲憤的離開。


一加一,在什麼情況下不等於2,這不是趙本山的段子,而是說孩子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被固定思維限制,這是培養孩子發散思維的第一步。


二、結合實際生活


以前談教育,我們會鼓勵孩子學會獨立思考;現在,還需要培養他們,回答問題不能想當然,不要脫離實際。


前段時間高溫,我下午上課的時候,看見學生們都沒精打采的,目光呆滯。我知道直接講新知識,孩子們也聽不進去,於是我說:“同學們,我們開空調好不好?”


死氣沉沉的課堂,忽然發出一陣歡呼聲,學生都直起了腰。“不過,菠菜老師有一個問題要考大家,現在室外溫度是32度,室內外溫差10度為宜,我應該把空調打到多少度?”我說道。


“22度!”同學異口同聲的回答。


我接著問:“很好,你們腦袋反映還挺快的,那如果室外溫度是22度,咱們應該開到幾度呢?”


同學們:“12度”!


我最後問:“那室外要是12度呢?”


孩子越來越自信了,答案全都是2度。


一加一,什麼情況下不等於2?孩子的回答讓我恍然大悟!


我早就料到孩子會這樣回答。我說:“同學們,外面12度,你們都要穿外套了,為什麼還要在室內開冷氣?你們回答問題沒考慮實際情況,所以被自己套進去了吧!


同學們都笑了,課堂氣氛瞬間活躍了起來,我打開空調,開始講新知識了。


書上說,中國的秋天的9、10、11月;而生活說,一葉便可知秋。學習科學知識固然沒錯,但是生活實際也不可丟下。


一加一,什麼情況下不等於2?孩子的回答讓我恍然大悟!


發散性思維永遠是孩子成才的基礎,是學以致用的條件,更是孩子一筆寶貴的人生財富。


所以,不要輕易給孩子一個“標準答案”,讓它成為孩子成長道路上的“絆腳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