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張泳筆記之清朝中日兩國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態度

2019張泳筆記之清朝中日兩國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態度

記錄心中所想,見到殘酷現實,大家好。

今天聊一下清朝乾隆時期,中日兩國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態度,公元1793年,英國政府為了打開中國市場,改變中國“只准在了廣州一口通商”的閉關鎖國政策,派出特使馬嘎尼以給乾隆皇帝“祝壽”為名,前往中國熱河行宮,向乾隆皇帝提出了六條要求,包括“派人駐京辦理商務”,“在寧波、舟山、廣州、天津等地自由貿易”,等等。以現代眼光看,英國人沒有惡意,甚至這些要求可以幫助中國政府放眼看世界,推動中國社會向前發展。結果被乾隆嚴詞拒絕。拒絕的理由就是乾隆在給英國國王的諭旨中說的這一句話:“所請多於天朝體制不合。”

到了十九世紀,地理大發現和工業革命已經在改變全世界的面貌,歐洲人的“堅船利炮”開到了滿清政府的家門口,這離上次被乾隆嚴詞拒絕通商,以“天朝”自居,閉關自大的美夢做了還不到五十年,鴉片戰爭一聲炮響,一紙《中英南京條約》,不僅“五口通商”答應了,連個屁都沒敢放,還賠了二千一百萬兩白銀,割讓香港。真是趕著不走,打著倒退。

近鄰日本在乾隆時期,他的經濟、文化都比中國落後,也是閉關鎖國,全國海禁,也是隻允許一個港口(長崎)對外貿易。但是,鴉子戰爭的炮火沒有震醒中國皇帝,卻震醒了日本人。公元1853年美國人佩利“黑船來航”,日本政府第二年就答應了“全面開放”。隨後,從1868年起,又開始了聲勢浩大的“明治維新”。大規模地學習西方先進的政治、經濟制度和科學技術。這樣,只用了二十多年的時間,日本就在各方面超越了中國,成為了一個新興的資本主義強國,不僅西方“帝國主義、殖民主義”沒把他奈何,他反過來還把他的“老師”打得手忙腳亂。日本何嘗沒有什麼“大和體制”,沒有什麼“日本國情”。但是他們在西方“體制”和不斷變化的世界面前,日本人敢於承認落後,敢於否定自己,絕不會大言不慚地胡說什麼“所請多於天朝體制不合”,這就是日本的長處,態度決定國運。

在當今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時期,不管一個國家或者個人,都要看清世界發展的方向,敢於面對自己的不足,不自大,不自卑,虛心學習新知識、新技術、新理念,就不會走到“落後就要捱打”的地步。

本文就寫到這裡吧,感謝閱讀,祝各位思路清晰,關注一下,及時看到更新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