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人的新年# 回鄉情怯 但更值得期待

老家在湖北,中部省份,近些年發展的也很不錯,再下沉一些是黃梅縣,在湖北的東部,江西、安徽三省交界,“雞鳴三省”之地。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這個地方,但提起“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的黃梅戲,想必大家都不會陌生。一曲天仙配,天下永流傳。

像眾多北漂一樣,候鳥歸巢。農曆新年,我也收拾行囊踏上回鄉的旅程。這些年一直在外,回鄉情怯,但更多的是期待。對故土的期待,對兒時記憶的期待,以及與家人團聚的期待。在這個過程中,隨手拍了一些照片,成為一篇速記,記錄一些畫面。

高鐵成為中國名片之後,去往中部省份的車票依然難買。鄭州、武漢之所以成為“中國高鐵之心”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河南、湖北、湖南、江西等省份每年輸出數以億計的外出務工人員。這些地方,中國傳統觀念仍然強烈。每年的大遷徙,蔚為大觀。

北京西站最主要的線路就是京九鐵路、京廣鐵路,發往鄭州、武漢的車輛大多由此開出。回程的那天,安檢口通往候車大廳的扶梯上人流一波接著一波,但有序了很多。

#農家人的新年# 回鄉情怯 但更值得期待

高鐵飛快,五個多小時後即抵達武漢,已然晚上10點。老家距離武漢大概有190多公里路程,和小姨的約定因為時間原因,未能成行。便在武漢站附近住了一晚,第二天一大早乘坐大巴趕回家去。中午時分,到家。

這是南方(相對於北京,實際算中部,我們一直調侃是不南不北,不東不西的尷尬地帶),煙雨朦朧,似煙似霧。這條路通往鎮上,上學時還是泥土路。一到下雨,就泥濘不堪,相當的難走,一不小心就會摔一個大跟頭。後來,村村通公路,鋪上了水泥,架起路燈,情況好了不知道有多少。這些參天的水杉樹,樹齡大概有20多歲了。冬季葉子掉光,沒什麼生機,但到夏季,鬱鬱蔥蔥,擋住熱辣的太陽,像極網紅綠道,給兩旁農田裡勞作的農人提供陰涼。

#農家人的新年# 回鄉情怯 但更值得期待


這是近些年推行的“移民扶貧安置點”項目集中蓋建的房屋。在外婆家,古樸的徽派建築,白牆青瓦,在山林的淡霧間,別有一番味道。而門前就是一片大水庫,依山傍水,也不過如此。以前在家時,待的最久的就是在這裡,或上山採摘野果,滿山亂竄,看遍山花爛漫。或下水庫釣魚,游泳,嬉鬧玩耍。

#農家人的新年# 回鄉情怯 但更值得期待

外婆家門前的大水庫,黃梅縣三大水庫之一,周邊的山上景點不少。

#農家人的新年# 回鄉情怯 但更值得期待

遠山,炊煙,

農田,流水

水壩,人家。

這個鏡頭裡承載著太多兒時的記憶,畫面有過很多變化,但沉浸進去,放在時間的刻度裡,你也會發現,變化是如此之小,彷彿隨時都會定格。

#農家人的新年# 回鄉情怯 但更值得期待

在鄉村裡,年味還是比城裡濃烈太多,每一個準備工作都特別的有儀式感:祭拜先人,貼春聯,哪怕是鄰里串門,都要隨時準備些糖果、香菸,彼此問候。一年的積澱,鄰里之間的走動和人情往來,在這個時間顯得格外的隆重。即便是平時有些瓜葛,都會冷靜的平復情緒,安靜祥和的過個大年。

#農家人的新年# 回鄉情怯 但更值得期待

這滿地的鞭炮灰燼,從兒時直到現在,都一直印在過年的記憶裡。有些鞭炮,年味似乎更濃烈。但時間推進,這些老傳統的物件,可能很快就會被一些新東西替代,永遠的沉入記憶。

#農家人的新年# 回鄉情怯 但更值得期待

#農家人的新年# 回鄉情怯 但更值得期待

#農家人的新年# 回鄉情怯 但更值得期待

#農家人的新年# 回鄉情怯 但更值得期待

老家黃梅是一個可以大寫特寫的地方。除了黃梅戲,還有佛教禪宗。在這個地域1700多平方公里的縣裡,佛教六大祖庭,生生佔據了2個:四祖寺,五祖寺。山下的那座塔是毗盧塔,在四祖寺內,又名慈雲塔、真身塔。始建於唐武德七年(624),好像是現存最早的唐代此類風格的建築,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塔東側的四祖寺是佛教勝地,風景優美。唐代詩人柳宗元賦詩曰:"破額山前碧玉流,騷人遙駐木蘭舟。春風無限瀟汀意,欲採萍花不自由。"在四祖寺巖泉溪上的靈潤橋下,岩石上刻有"碧玉流",是柳宗元所題。此塔體態穩重,氣勢軒昂。

#農家人的新年# 回鄉情怯 但更值得期待

#農家人的新年# 回鄉情怯 但更值得期待

過年期間,鄰里的相聚大概便是如此:一把椅子,一杯熱茶,一些陽光,便可以在門外閒聊一下午。

老人,小孩,男人,女子。外出的,留家的,天南地北的聊,其樂融融。

#農家人的新年# 回鄉情怯 但更值得期待

孩子們的樂趣永遠是那麼簡單,一條水溝,一些小魚,就可以圍著玩耍好久。絲毫不在意寒風的凜冽,這可是南方的風啊,零上的溫度比北京零下不知道要冷多少。大人們只能站在旁邊,蜷縮成團,瑟瑟發抖的看著,彷彿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農家人的新年# 回鄉情怯 但更值得期待

在這個不入線的小城,奶茶這種在大城市已經“步入黃昏”的飲品卻火爆異常,這是時空的錯位,或者用時髦的話說,是消費下沉。在縣城的一條街上,短短不到100米的距離,竟然開了六七家,裝修風格和大城市別無二致。

棉花糖漲價了,以前5毛,現在5塊。圍著的大多是小孩,以及回村的各種“漂”族,圖個新鮮和記憶。

#農家人的新年# 回鄉情怯 但更值得期待

#農家人的新年# 回鄉情怯 但更值得期待

準備返城了,進城務工青年準備返程了。車站的人流多到讓人無法立足。但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笑容和希望。休整了一個春節,7天的時間雖然短暫,來去匆匆,但每個人都裝著家人的囑託和自己對新一年的規劃和期望。每一次的前行,都在起點處譜好了序章。

#農家人的新年# 回鄉情怯 但更值得期待

回到北京望京,到處搭建的歡慶燈展,燈火輝煌,和往日相比卻人流稀少,這大概和此事的老家一樣,年還在,但人已遠行,空留家冷清······

#農家人的新年# 回鄉情怯 但更值得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