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週兩次熔斷談到“美帝國”的崩潰

每天一本書強壯中國人,大家好,這裡是軒轅書評。我是你的專屬評論員,每年讀300本書,讀書不挑食的軒轅。

最近網上有個段子:美股熔斷在歷史上只發生過三次,上一次的熔斷還要追溯到2020年的3月9日,我對那幾天的記憶還很深刻,彷彿就在幾天前……

一週之內美股熔斷兩次,真的是非常罕見,史無前例,見證歷史……(標普500那個跌幅……說多了都是淚)


從一週兩次熔斷談到“美帝國”的崩潰


我們今天要評論的書正好和美國相關,這本書不是一本新書,在2013年就出版了簡體中文版,書名是《美帝國的崩潰》。很明顯,這本書是在預言美國的未來。

此書英文版應該是在09年的時候出版的。一本11年前的書,我們拿過來評論是為什麼?

因為這本書預言的美帝國要崩潰的時間是2020年,也就是今年!書中一直在把美國稱為美帝國,因為作者非常痛恨美國的霸權主義。先劇透一下,當美帝國崩潰的時候,先繁榮起來的是誰?作者認為是“美利堅合眾國”。

今天的書評依然按照一問一答一觀點的方式進行,給你超越原書的觀點。


從一週兩次熔斷談到“美帝國”的崩潰

這本書雖然比較老,但其分析邏輯還是挺值得我們借鑑的。

問題

我們今天的問題就是——

為什麼作者認為美國的帝國主義會在2020年崩潰?

作者是怎麼得出這個預言的呢?

答案

答案就是——

作者認為,當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四大權力的濫用程度逐步降低的時候,帝國就會衰退;而當上述的四大權力不再被濫用的時候,所謂的美帝國就會走向崩潰。


從一週兩次熔斷談到“美帝國”的崩潰


觀點

美帝國,而非美國的崩潰

在這本書當中,作者認為美帝國是一個“4足畸形”的怪胎。

當經濟榨取、政治強權、軍事幹涉和文化克隆這四大觸角一個接一個地死去之後,美帝國就會逐步走向崩潰。

聽到這裡很多讀者可能會問,就算是美股一週內熔斷兩次,也不至於搬出一本10多年前的書來探討美國的崩潰吧?

這裡就要澄清兩點:

第1點是這本書所說的並不是美國的經濟崩潰,說的是美國的帝國主義的崩潰。


從一週兩次熔斷談到“美帝國”的崩潰


第2點,這本書的作者非常的牛。

牛在哪裡?

這位約翰·加爾通在1980年的時候就曾預言,10年內柏林牆就會倒塌,然後蘇聯就會崩潰,而且加爾通一直在強調,如果美國繼續狂妄囂張,一定會受到被剝削國家的報復性打擊,所以他的預言可以說非常準確。

當然我們今天評論這本書,也不是說贊同作者對於美國帝國主義會在2020年崩潰的預言。

而是想要探討這本書當中的思考邏輯,學習作者是怎樣去分析這些所謂的主要矛盾的?作者是基於怎樣的思考,才有底氣敢去預言一個國家的帝國主義的崩潰的?


從一週兩次熔斷談到“美帝國”的崩潰


作者為何認為“帝國”終會崩潰?

在詳細探討作者的觀點之前,首先要搞清楚作者對於帝國的定義。

什麼是帝國呢?

作者認為,一個跨國界性的、文化合法的、中心和邊緣處於不平等交換狀態的國家的結構,就是一個帝國主義的國家結構。

從經濟上來說,中心國是剝削者,邊緣國是被剝削者;軍事上來說,一個是殺戮者,一個是被殺者;政治上來說,一個是統治者,一個是被統治者;文化上來說,一個是操作者,另外一個是被操作者。

簡單地說,作者認為,美國是在直接採用暴力,來保護本國的經濟和政治的結構,並且通過文化暴力把這一行為合法化。


從一週兩次熔斷談到“美帝國”的崩潰


我們剛剛談到,中心和邊緣處於不平等的交換狀態,中心國肯定是美國,而邊緣國是其他大部分國家。

就像任何的有機體一樣,美帝國也遵循著生命週期。

從構想到孕育、出生、成長、老化、衰退和死亡,美帝國也遵循這些週期。

正是基於這樣的邏輯,作者認為在10年左右,美帝國將經歷衰退期,逐步走向死亡,而它崩潰的時間點,就在2020年。

好,這是作者對於帝國主義這一概念的定義。


從一週兩次熔斷談到“美帝國”的崩潰


4個“外部矛盾”和1個“內部矛盾”

那麼,作者認為什麼是會導致帝國崩潰的主要矛盾?何為矛盾?

矛盾就是相當嚴重的衝突,以至於需要推行體制改革來尋找解決路徑。

矛盾激化之際,便是帝國衰退崩潰之時。

作者認為美帝國存在4個“外部矛盾”——“經濟矛盾、軍事矛盾、政治矛盾、文化矛盾”,和1個“內部矛盾”——社會矛盾

3個經濟矛盾

我們接下來看一下美帝國的經濟矛盾

作者認為經濟矛盾方面,首先是增長和分配的矛盾

。除了中印兩國之外,各國的經濟增速普遍都在變緩,美國也在面臨著經濟的壓力。到2007年的時候,美國3億人口當中有9000萬人掙扎在貧困線以下。當然我覺得它這個數據有點危言聳聽了。總之,作者的觀點就是美國及全球的經濟增長速度在放緩,而收入的分配是越來越不均勻了。

第2個經濟方面的矛盾,就是實體經濟和金融經濟的矛盾。大家很容易理解,美國一直在使用美元的國際貨幣的地位,通過一系列的金融工具,從各國斂財。它的實體經濟一直在外流。相信大家還能夠記得08年的金融危機,當時不是流行一句話,說美國經濟打噴嚏,全世界就會感冒。

實體經濟融資不足的情況下,08年的金融危機給金融經濟造成了嚴重的破壞


從一週兩次熔斷談到“美帝國”的崩潰


而那些與美國經濟關係越密切的國家,當時的損失就越大;相反的,比如一些伊斯蘭國家與美國的關係比較疏遠,金融危機的損失也就越少。這是作者認為的實體經濟和金融經濟的矛盾。

第3大矛盾是生產分配、消費和自然的矛盾。實際上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環境的壓力,可持續發展的壓力

當時,美國單方面退出了京都協定,原因是京都協定書阻礙了美國的經濟增長,不為美國的大公司所接受。

它的單方面退出,其實就是在公開表示,美國對於共同協商為基礎的國際機制不在乎,不需要什麼重新談判,也不需要大家坐下來繼續協商,反正我就是要單方面退出。


從一週兩次熔斷談到“美帝國”的崩潰


所以作者認為,“美帝國”發展經濟的方式和環境之間是存在矛盾的。

以上就是作者認為的美帝國存在的3個經濟矛盾。

這裡,我們還是要再次強調一次,作者所指的美帝國的衰亡並不代表美利堅合眾國的衰亡。

除了經濟矛盾外,作者還認為美帝國存在有軍事矛盾、政治矛盾、文化矛盾和社會矛盾,這些矛盾的具體內容是什麼呢?美帝國崩潰之後的世界究竟會走向何方?

咱們下期軒轅書評接著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