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外唯一 一座陵園式“紫禁城”——太昊陵,風格與故宮一樣

稍懂歷史的人都知道,紫禁城是明清兩朝皇帝的所在地,而且隨著近幾年的清宮劇被搬上熒幕,故宮也被不少人所熟知,其規模風格不僅令國人稱讚,也被許多外國學者所驚歎。可是你們知道嗎,除了故宮,還有一個地方其風格規模也是按照故宮的標準來建的,這個地方就是被稱為中華第一陵的太昊陵。

北京城外唯一 一座陵園式“紫禁城”——太昊陵,風格與故宮一樣


太昊陵位於河南省淮陽區,是歷代朝聖之地,有3000多年的歷史。

淮陽古稱陳州,傳說很久以前,陳州城北的蔡河每年都要發一次大水,蔡河兩岸的老百姓每到該發洪水的時候都提心吊膽,忐忑不已。有一年,蔡河再次發洪水,水勢急猛,一浪翻過一浪,蔡河北岸的大堤被沖垮了一大截子,豁口越衝越大,當地的老百姓們無能為力,只能眼瞅著這兇猛的河水肆虐地翻騰。 正在這時,一個滔天大浪從蔡河的上游翻了下來,遠遠的望去,浪頭上還託著一顆人頭,人們看著這顆人頭越漂越近,離近一看,大吃一驚,只見那人頭大得像柳鬥一樣,還長著兩隻角,高鼻樑,寬嘴巴,兩隻眼睛炯炯有神。當人頭隨著浪頭衝出河堤豁口時,豁口就捲起了一個大漩渦。水越漩越急,渦越漩越大,突然,一道閃電刺得人們睜不開眼,接著,空中“轟”的一聲雷響,人們都被嚇呆了,一陣霹靂閃電過後,人們再次仔細一看,那顆人頭已經落進了漩渦中心不見了,洪水也跟著一下子落了下去。只在大水起漩渦的地方留下了一個黑洞。

北京城外唯一 一座陵園式“紫禁城”——太昊陵,風格與故宮一樣


之後,陳州的老年人們就從以前的傳說裡,斷定這顆奇怪的頭是伏羲的頭。於是他們說,伏羲的頭既然落在這裡了,就應該也埋葬在這裡,大夥商量過後,就在人頭入地的地方,堆起了一個大墳,土墳前面又蓋上一座小廟,供上牌位,取名“太昊陵”。從此,每年從二月二到三月三這段時間裡,當地還起了廟會,方圓幾十裡的人們,經常來這裡禱唸伏羲鎮壓洪水的功勞。

北京城外唯一 一座陵園式“紫禁城”——太昊陵,風格與故宮一樣


此後,太昊陵在歷朝歷代都受到君王的重視,特別是在明朝時期,其風格規模均按照紫禁城的標準來修繕的。為什麼明朝時期會對太昊陵如此重視呢?其實這和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是離不開的。

相傳當初朱元璋領兵打江山的時候,遇到兵敗,他被元兵追趕得無路可走的時候,來到陳州城北的伏羲廟,這時朱元璋手下的人,有的被殺了,有的衝散了,只剩他一個人,當他眼看就要被元兵追上的時候,他看見了路邊的這座小廟,來不及細看,就躲進了廟裡面,因為這座小廟已經年久失修,裡面的東倒西歪的,再加上連年的兵荒馬亂,已經很少有人來這裡燒香磕頭了,所以,廟裡結滿了蜘蛛網,十分荒涼,朱元璋來到廟裡對著裡面的神像許願說今天若是能幫我躲過這一劫,來日我做了皇帝,必定按照我所居住的宮殿來建造你的房子。沒想到,那些被朱元璋打亂的蜘蛛網又迅速接好了,跟沒有人來過一樣,元兵看到廟門口新接的蜘蛛網心想朱元璋肯定沒在裡面,就走了。等元兵走遠了,朱元璋出來一看,才知道這座廟叫太昊陵。

北京城外唯一 一座陵園式“紫禁城”——太昊陵,風格與故宮一樣


後來朱元璋當上了皇帝,想起來當初許下的承諾,馬上命人花費黃金萬兩,按照他所居住的宮殿去修建太昊陵,可當時負責此項任務的人是個貪官,在修建太昊陵時,他保持了金陵的風格,面積卻大大縮水。朱元璋在前朝渾然不知情,以為他交辦的事情沒有人敢去違抗。就這樣,太昊陵成為今天的中華第一陵。

北京城外唯一 一座陵園式“紫禁城”——太昊陵,風格與故宮一樣


據相關資料記載,整個陵園,分為內城和外城,城垣均為磚砌。陵內建築由南而北逐次展開。正門為午朝門,面闊三間,上懸“午朝門”匾額,左右配有東、西天門,前有照壁,兩側有石坊,與雕樑畫棟飛簷挑角的門樓相配,既協調又壯觀。

進午朝門,跨過玉節河石橋,沿著綠草如茵,松柏林立的夾道到“道儀門”,是面闊三閭的單簷硬山式建築。

北京城外唯一 一座陵園式“紫禁城”——太昊陵,風格與故宮一樣


由道儀門向北,便到“先天門”,此門樓特別,磚拱門上建高臺,臺上有閣樓三間,稱“翠飛高閣”。登閣遠眺,遠近景物盡收眼底。

直到今天,到太昊陵來參觀旅遊的人絡繹不絕,曾經的李鎔基總理還為淮陽親筆提名為“羲皇故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