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假途伐虢的手段很高明,卻從此失去了人心

袁紹假途伐虢的手段很高明,卻從此失去了人心

文/閒聊三國

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之後,袁紹駐軍在河內。當時,袁紹空有渤海太守的官銜,卻並沒有實際的地盤。這時,謀士逢紀給袁紹出了個主意,打算用計拿下錢糧豐富的冀州,作為袁紹的根據地。

逢紀給出的計策是,暗地裡派人送信給公孫瓚,讓他與袁紹共同進攻冀州,平分地盤。韓馥是個無能之輩,一旦公孫瓚向他進攻,一定會請就在冀州附近,且和他關係好的袁紹前去幫忙,因此就可以趁機奪下冀州了。

逢紀出的這個主意,是化用了“假途伐虢”之策。這個計策源自春秋時期,晉國鄰近有兩個小國虞和虢,晉如果攻擊虞國,虢國會出兵救援;如果攻擊虢國,虞國也會出兵相助。為此,晉國先是賄賂虞國國君,讓他借道給晉國,又在晉國滅掉虢國後,在回來的路上順手滅了虞國。

袁紹假途伐虢的手段很高明,卻從此失去了人心

應該說,逢紀的獻策是非常成功的。在公孫瓚進攻冀州之後,韓馥果然不顧手下反對,請袁紹來幫忙。袁紹進入冀州以後,順利奪去了韓馥的權力。韓馥無奈之下,只好投陳留太守張邈去了。

如果故事只到這裡,那麼就是袁紹集團一次成功的謀略。袁紹入冀州,先是讓公孫瓚來進攻,製造了韓馥的恐慌,自己則是順應韓馥的請求而來。雖然是藉機進入冀州,卻在明面上沒有“假途”的形式。這條計的高明之處,就在於對“假途伐虢”不落俗套的巧妙化用。

然而,接下來袁紹做的事情,就讓人大跌眼鏡了。面對公孫瓚派弟弟公孫越來分冀州領地的要求,袁紹一面假意讓公孫越回去請公孫瓚來商量,一面派人假冒董卓手下,在半路殺死了公孫越。

袁紹假途伐虢的手段很高明,卻從此失去了人心

公孫瓚知道後,當然怒不可遏,率部向冀州進攻。兩軍對壘之時,公孫瓚怒斥袁紹“昔日以汝為忠義,推為盟主;今之所為,真狼心狗行之徒,有何面目立於世間”,可以說直接戳中了袁紹的痛處。

董卓退兵長安之後,天下群雄逐鹿的局勢已經形成。公孫瓚同意一起攻打冀州,當然也不是什麼善舉。但是,對於真有奪取天下志向的人來說,在一定時期維持自己的正面形象,對於招攬人才、安撫人心是有很大作用的。這也是曹操雖然專權,但始終擔任漢相,維持漢朝體制,以及劉備始終高舉匡扶漢室大旗的道理。

袁紹計奪冀州,本來用的是旁人不知情的高明操作。但是派人殺死公孫越,與公孫瓚翻臉,卻一下子讓自己在討伐董卓中樹立的諸侯盟主形象毀於一旦,可以說是因小失大。這種名譽上的損失,可要比一城一地的得失大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