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和平日由聯合國大會於1981年設立,2001年9月7日,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決定自2002年起,國際和平日為9月21日。
今年國際和平日的主題是——共塑世界和平
其實,在中華傳統文化裡,早已將“和”字探討的極為透徹。
儒家代表作《論語·學而》中言:“禮之用,和為貴”。這也是成語“以和為貴”的出處,這句話雖然再說禮的作用,但是禮是為了實現人與人之間的“和”。小到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大到世界的和平,都是如此。
以和為貴,乃中國文化的優秀傳統和十分顯要的特徵。不僅是儒家,構成中國傳統文化有機部分的其它流派,如佛、道、墨諸家,也大都主張人與人之間、族群與族群之間的“和”。
佛教反對殺生,主張與世無爭;道家倡導“不爭”,以“慈”、“儉”、“不敢為天下先”為“三寶”;墨家主張“兼愛非攻”,尤為反對戰爭。
“和”是寬容主義精神的表現,是理論理性的體現。和睦的人際關係,和諧的社會生存環境,對於人的生活至關重要。
戰後50多年來,地球上沒有爆發新的世界戰爭,世界維持了總體相對和平的局面,世界上眾多的人們享受了較長時間的和平。
可以說,戰後世界和平是主流。但是,就是因為世界和平局面是相對穩定的。所以傳統安全威脅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的因素相互交織,恐怖主義危害上升。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有新的表現。
由民族矛盾、宗教矛盾、邊界及領土爭端導致的局部衝突此起彼伏。世界仍不安寧,威脅世界和平的隱患依然存在。
而在今年,倡導與追求和平的意義顯得十分重要。因為新冠疫情的,世界各國都遭受到了病毒的侵襲,儘管我國的疫情防控工作有了卓越的成效,但我們能看到的是,各國新冠的人數依然在增加。
對於新冠疫情,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在前幾個月前說:“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清晰地感受到:我們並非彼此的敵人。相反,肆虐的病毒才是我們共同的敵人,它威脅著我們的健康、安全以及正常的生活。2019冠狀病毒病讓世界陷入動盪,同時殘酷地提醒著我們,局部地區發生的事件會影響整個世界。”
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在今年3月發出呼籲,要求交戰各方放下武器,集中精力對抗這一前所未有的全球性大流行病。除了武裝派別停火,全世界還需要進行跨國、跨部門、跨世代的團結合作,才能戰勝這場空前的公共衛生危機。
不管是任何形式的戰爭,都會讓世界硝煙瀰漫,讓生命如塵埃般脆弱不堪,它帶給人只有無盡的傷痛、悲哀、恐懼!
願和平的橄欖枝常青!自由飛翔的和平鴿永遠純淨聖潔!
以上資料來自於聯合國官網、新華網等
新浪微博:@磬良文化
頭條號:磬良
搜狐號:磬良文化
抖音號:磬良文化
企業郵箱:[email protected]
聯繫電話:029-81208538
聯繫人:孔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