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記》是東晉文學家陶淵明的名篇佳作,講述了一個武陵漁人誤入桃花源的始末,通過對桃花源內人人安居樂業、彼此和睦相處生活的描繪,表達了對現實生活的不滿及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千百年來,桃花源已經成為了人們心目中理想生活的一種象徵。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桃花源。
那麼,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究竟在何處呢?答案是:湖南省桃源縣。
桃源縣隸屬於湖南省常德市,位於湖南省西北部,縣境北鄰慈利縣、石門縣、臨澧縣,東接鼎城區、武陵區,南連安化縣,西界沅陵縣、永定區。
沅南縣
桃源縣境,上古時期禹鑄九鼎,分天下為九州,縣境屬荊州地域。周朝建立後,周天子將天下土地分封給各諸侯國進行統治,縣境屬楚國領地。秦朝統一後,推行郡縣制,縣境屬黔中郡轄境。秦朝滅亡後,劉邦項羽楚漢相爭,劉邦打敗項羽建立漢朝。
西漢時,設置臨沅縣,縣境屬臨沅縣管轄。公元25年,漢室皇族後裔劉秀稱帝建國,史稱東漢。公元50年劃臨沅縣地設置沅南縣,縣治位於今鼎城區長茅嶺鄉,公元106年沅南縣移治今漳江鎮潯陽坪村,縣城為公元49年名將馬援征討武陵五溪蠻時所修築的城池。
此後,歷東漢、魏晉、南北朝,縣境均分屬臨沅縣、沅南縣管轄。公元589年,隋文帝楊堅發兵滅了陳朝,統一了南北,同年改臨沅縣為武陵縣,沅南縣併入武陵縣,縣境屬武陵縣管轄,歷隋、唐、五代十國延續不變。
桃源縣
公元960年,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建立宋朝。公元963年,劃武陵縣地置桃源縣,縣治即今縣城址,因境內桃花源勝地而得名,相傳其為陶淵明筆下《桃花源記》中之桃花源。桃花源中的桃源山早在晉朝時就已經建有道觀,名為桃源觀,隋唐時期桃源觀屢毀屢建。兩宋時期,桃源縣先後隸屬於朗州、鼎州、常德府。
《明一統志》卷64常德府《建置沿革》:桃源縣“以其地有桃花源,故名”。
清《嘉慶重修一統志》卷364常德府《山川》:桃源山“在桃源縣西南三十里,有桃源洞。相傳即陶潛所記桃花源也”,縣以此得名。
南宋末年,蒙古汗國崛起,四處南征北戰,先後滅掉了西夏、金朝、大理等政權。公元1271年忽必烈改國號為元,公元1279年元朝徹底覆滅南宋,統一了大江南北,公元1295年桃源縣升為桃源州。
元朝末年農民起義期間,朱元璋後來居上,打敗各路義軍,於公元1368年建立明朝,改元洪武。洪武二年即
公元1369年,桃源州降為桃源縣,隸屬於常德府,清朝時延續不變。新中國成立後,桃源縣先後隸屬於湖南省常澧專區、常德專區、常德地區,1988年改屬地級常德市管轄至今。桃源縣總面積4442平方公里,是湖南省面積第四大縣,下轄2個街道、23個鎮、4個鄉,全縣總人口98.8萬人。
縱觀桃源縣的歷史,東漢之前縣境內沒有獨立建縣,秦漢時縣境屬臨沅縣管轄,東漢初劃臨沅縣地設置沅南縣,公元106年沅南縣遷治今縣境內,為縣境內建縣之始,距今已有1900多年建縣歷史。沅南縣歷東漢、魏晉、十六國、南北朝,至隋朝時於公元589年裁撤,前後存在近500年。隋唐及五代十國時期,縣境屬武陵縣管轄,北宋初於公元963年劃武陵縣地設置桃源縣,一直延續至今,已有近1100年曆史。
桃源縣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歷代以來賢達輩出,比較出名的本土歷史名人有四位:北宋進士張顒,官至轉運使,獲封伯爵;明朝進士、詩人文澍,公元1510年王陽明曾特意前往桃源拜訪文澍,兩人相談甚歡,一同前往遊覽桃花源,並都留下詩作,公元1515年文澍去世後,王陽明親自為其撰寫墓誌銘;明朝進士、文學家江盈科,為公安派重要成員,官至戶部員外郎;民國時期革命家宋教仁,被稱為“中國憲政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