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真實描摹了生育困境,可惜有些避重就輕|一週新書風向標

本期主持 | 書評週刊編輯部

本週的“一週新書風向標”又與讀者見面了。在這個欄目中,我們將不單單把好書列出來寫一段推薦語,我們還會盡可能地在自己閱讀效率允許的範圍內,對讀者們關注的或剛剛出版的書籍給出自己的看法。如果一本新書的內容非常精彩,我們會不遺餘力地給出推薦,如果一本書的內容與其關注度不符,我們也將會在參考意見中毫無保留地說出自己的看法。為了更直觀地看到我們對某本書的態度,我們還會增加一個“推薦指數”,類似豆瓣評分。

當然,任何閱讀的判斷都是個人的,我們的意見未必正確,甚至有可能是偏見,但它們一定是真誠的。我們只是提供一個參考意見,希望為讀者提供一份閱讀指南(畢竟,這個事情可還要冒著得罪出版社的風險)。如果你有比較猶豫的、想要知道我們態度的新書,也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我們也將盡快地給出自己的看法。

熱門

它真實描摹了生育困境,可惜有些避重就輕|一週新書風向標

《不讓生育的社會》,[日]小林美希著,廖雯雯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20年8月。

推薦指數:★★★☆☆

推薦人:王青

讀者們可以將這本書當做日劇《坡道上的家》的補充資料。記者出身的小林美希常年跟蹤調查日本年輕人的職場、婚姻與育兒問題,擁有大量豐富的一手資料,也很自然地將目光聚焦在了日本女性的“生育困境”問題上。

整本書的論述線索也很簡單,主要從社會對孕婦的職場歧視、醫護資源的緊張、特殊兒童的艱難處境等方面,指出了日本社會少子化趨勢背後的成因 —— 不是女性不想生育,而是社會“不讓你生育”。

可能是相似主題的作品與討論太多,書中的許多內容在我看來有些避重就輕。首先,作者過度聚焦於女性在不同生育階段面臨的糟糕環境,但對家庭單位中的性別分工及母職焦慮卻一筆帶過,忽略了“性別結構”這一更為根本與切身的癥結。

其次,針對社會對女性生育不友好的問題,作者也並沒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案,更多停留於口號式的呼籲。在本書的最後一章,作者列舉了少數正面事例,例如受到公司肯定的“職業媽媽小組”、將產婦和嬰兒的利益放在首位的醫院、老人與幼兒和諧共處的綜合養護機構等,呼籲社會要營造一個良好的育兒環境。

當然,這本書更重要的意義是對日本女性生育處境的真實描摹。無論你瞭解或者不瞭解女性生育的惡劣環境,書裡的故事一定能讓你收穫啟發與共鳴。正如作者在前言中所說的,“談及生育這件事,大家的心態為何變得如此消極?本書的宗旨便是正視擺在我們這代人眼前的現實課題,思考能夠做出哪些積極的改變。”

歷史

它真實描摹了生育困境,可惜有些避重就輕|一週新書風向標

《中世紀的英雄與奇觀》,[法]雅克·勒高夫,鹿澤新譯,後浪 | 四川文藝出版社,2020年5月。

推薦指數:★★★★☆

推薦人:李夏恩

歐洲中世紀是“黑暗時代”這個所謂的“常識”,早已在歷史學者的多年圍剿下潰不成軍。當年啟蒙哲人為了開創理性新時代而對舊時代的針對性抹黑,如今也已被一塊塊清理乾淨,露出下面絢麗多彩的一面。不過這樣的翻案著作委實多不勝舉,法國著名史家勒高夫的這本《中世紀的英雄與奇觀》,如果與它們放在一起等量齊觀,不過是給龐大的分母又增加了一本而已。

但這本書之所以值得從分母中脫穎而出成為分子,不僅僅是因為它行文對普羅大眾頗有友善,能將專業知識講得妙趣橫生,更因為它頗為獨到的視角,將目光聚焦在一系列中世紀的意象上。作者沒打算縷述中世紀的歷史,而是從中提煉出許多具有代表性的意象:從亞瑟王、勇士熙德、騎士典範羅蘭、綠林好漢羅賓漢這些傳奇英雄人物,到獨角獸、列那狐這些神話和寓言中的動物;從人間的主教座堂和防禦城堡,到傳說中的安樂鄉。這些意象不僅是中世紀人的所聞所見,也構成了今人對中世紀的想象和認知。他們是連接過去與未來之間的鑰匙,可以打開厚重的時間之門,讓今人可以透過這些意象管窺中世紀人的心靈世界。

然而,做到這一點的書也並不少見,一本《世界文化象徵辭典》

(漢斯·比德曼著,灕江出版社,2000年版)

或是近兩年很是熱門的怪物大全之類的圖書,給出的意象更多,信息量更大。但這些書大都只是辭典類的辭條解釋,並沒有深入剖析解讀。勒高夫這本著作的長處恰恰在於它的解讀。作者用近似中國史研究的考證之法,從文獻中鉤沉汲隱,尋蹤摸跡找出這些意象的源頭,以及它們嬗變的過程。還包括後世對這些意象出於各種目的的利用。譬如在女教皇這個意象的分析中,勒高夫指出這個意象之所以誕生在13世紀,並不是想塑造一個挑戰男權的女英雄的悲劇故事,恰恰相反,她是教會散佈的女性恐懼症的意象:越是博學望隆的女性,越會對正常的秩序造成損害。但到文藝復興時代,這個虛構的意象又在薄伽丘這樣的文藝復興之子筆下,成為光輝女性反抗性別歧視不公的典範,而在同一時期的宗教改革運動中,這一形象卻被路德的追隨者醜化為教會卑鄙可恥的化身,而在今天,她又成為女性主義的代表,在文學小說和影視劇中扮演一個悲劇性的抗爭者角色。

“解釋過去,適應當代,開啟未來”,在序言中,勒高夫如此解釋意象的歷史意義。但這本書的內容遠遠超過了這個定義。意象既可以成為指引,也可以成為後世揹負的歷史負累,就像查理曼沉睡等待復活的傳說,被巴巴羅莎皇帝的傳說套用,既成為德意志民族國家興起的象徵人物,也成為希特勒建立的第三帝國,企圖征服世界所套用的民族復興神話。當他將突襲蘇聯的戰略計劃命名為“巴巴羅莎”時,就是在利用這種意象的力量來蠱惑人心,企圖用虛構的傳說來操控真實的現實。從這個角度講,或許有一天,我們今天創造的某些英雄和傳說也會成為意象,被賦予意義,成為未來的指引。

當然,也有可能這一切已經發生了。

心理

它真實描摹了生育困境,可惜有些避重就輕|一週新書風向標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英]羅伯特·戴博德,陳贏譯,天津人民出版社,2020年8月。

推薦指數:★★★★☆

推薦人:劉亞光

在豆瓣閒逛時,我差點因為這個書名而認為這是一本內容並不豐富的消遣讀物。事實上,這本書的行文風格確實和書名一樣的輕鬆、有趣,但這卻絲毫沒有影響到這本書給人帶來的啟發。書中的蛤蟆先生本是一個時尚、熱情又愛冒險的傢伙,但卻突然陷入了抑鬱,他的朋友們決定出手相助,其中包括智慧又威嚴的獾、關心朋友但卻有點絮叨的河鼠、體貼善良的鼴鼠,和智慧的心理諮詢師蒼鷺。書的作者、英國資深心理諮詢師羅伯特·戴博德把深奧的心理學理論,用一段在幾個可愛的動物之間發生的故事講述了出來。比如,什麼是抑鬱症?韓炳哲這樣的哲學家可能會告訴我們,抑鬱症是一種“過度的肯定性”——這難免顯得太抽象了。但是當你看到書中蛤蟆在蒼鷺的引導下一步步進行的自我剖析時,你會慢慢從蛤蟆大量生動、口語化的情緒表達中,理解抑鬱症可能是一種對憤怒的長久壓抑,也可能是一種自我責備的習慣,它也和我們的成長經歷中的諸多細節息息相關。這正是本書的一大特點,這些故事不會對這些困擾我們每一個人的心理學問題下一個明確的、理論化的定義,但卻可以讓我們在與蛤蟆先生的共情中,找到自己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

這本書同時也是英國暢銷20多年的國民級心理諮詢入門書,書中的主要故事線索是一場心理諮詢,除此之外,對我來說,閱讀這本書彷彿也在讓我接受一次心理諮詢。蒼鷺的每次諮詢總會在讓蛤蟆有所收穫,但卻也產生了新的困惑的情況下戛然而止,作者也據此自然劃分著章節。這是一種很奇妙的體驗,全書讀罷,我和蛤蟆一樣對我從未深入瞭解過的心理諮詢有了自己的思考:它絕非是一種一蹴而就、居高臨下的說教和救贖,而是通過平等的溝通,幫助接受諮詢者緩緩地發現自己從未發現過的自我。

文化

它真實描摹了生育困境,可惜有些避重就輕|一週新書風向標

《文化失憶:寫在時間的邊緣》,[澳]克萊夫·詹姆斯,丁駿/張楠/盛韻/馮潔音譯,理想國|北京日報出版社,2020年9月。

推薦指數:★★★★☆

推薦人:張進

“文化失憶”與其說是這部厚達七百多頁作品的書名,不如說是一個反語式的警告,是克萊夫·詹姆斯對二十一世紀的某種擔憂,蘊含的是他對人文主義傳統的熱愛、堅守與感激。

克萊夫用這部作品歡迎讀者回到二十世紀,那個“最壞的時代”催生了太多生死存亡,其核心事件之一是猶太人的命運,幾百萬的猝然死亡為整個世紀覆上恐懼的陰影,不過克萊夫以猶太人的命運作為本書反覆出現的主題之一,還因為“沒有什麼比猶太人的例子更能證明思想難以扼殺”:不得不四散流亡的猶太人為他們移居的國家帶去了文化上的改變,甚至鉅變。正是在這種毀滅與頑強生存的強烈對峙中,人文主義展現出它的必要性,這也讓克萊夫對思想文化之活力抱有信念,對人文主義懷有希望。

然而克萊夫意識到,在當下,極權主義並未終結,反啟蒙主義蠢蠢欲動,人文學科正漸漸淪為角逐名利的工具,而“使文明成其為文明的人文主義若要在這個新世紀得以存留,必須後繼有人。這些繼承者必須擁有記憶。”記憶的來源正是“昨日的世界”,是在二十世紀的磨難中維持理性的智者們。

本書以首字母為序,從阿赫瑪託娃寫到斯蒂芬·茨威格,表面上看是二十世紀值得書寫之人物

(包括希特勒)

的素描:生平與著作的簡介,配上三五頁的精煉評論。這樣的篇幅不足以讓讀者深入瞭解一個詩人、哲學家或藝術家,如書中寫到的米沃什、維特根斯坦或者戴高樂,他們當然值得被更多的文字書寫;不過從另一角度看,克萊夫的這部評論集無意麵面俱到,或者做到多麼深刻,而是以人文主義為隱含的主線,展現二十世紀“偽智者和真智者”的主要思想以及對思想的反思,為讀者指出值得被記憶的東西,其中最主要的精神是一種創造的豐富性,這種豐富性不應因任何理由被任何人削弱。

社科

它真實描摹了生育困境,可惜有些避重就輕|一週新書風向標

《功與過:社會生活中的賞罰》,[美]查爾斯·蒂利,李鈞鵬譯,後浪|上海文化出版社,2020年8月。

推薦指數:★★★★☆

推薦人:羅東

每個人都會對其他人評功論過。而評功論過的場景幾乎遍佈人所及的每個角落——比如,鄰里之間的“家長裡短”,出租車、公交或地鐵上的“八卦新聞”,以及宿舍、班級或職場上的“說三道四”。只要你進入或靠近這些場景就會發現,在人與人的交談中,絕大多數語句都包括評功論過。即便不是無休止的讚美或謾罵,那些看上去心平氣和的、“理性客觀中立”的表述,往往也伴隨著言說者的神情、語調變化。選什麼樣的詞來修飾當然也是一種態度。這便是“社會生活中的賞罰”。

一代社會學大家查爾斯·蒂利在晚年也著書立說探討這一議題,確實讓人期待。在《功與過》

(Credit and Blame)

一書中,他力圖理解的不是所謂人性,而是人們怎樣定義和評價功勞、罪過,如何對待彼此,並從中講述社會生活無處不在的獎懲邏輯。在這裡,“功”與“過”的形成過程經常不是相互對照的關係,因為後者更嚴格、更強烈,一般會產生兩個或多個非此即彼的群體。這卻不意味著“過”就更復雜。查爾斯·蒂利看到,無論是評功還是論過,都需要一則故事傳播。“過”的故事其實比較簡單。人們偏愛鮮明的、簡單的故事,“完全正義”的衝動也會讓人們更願意接受一方完全錯誤而另一方完全正確的敘事結構,而言說者同樣可能只選擇最有利於本人的材料,刪繁就簡,縮短事件的因果鏈條,強調“過錯”。“評功”則需要不那麼單一的敘事。如果被評判的對象不能像體育競技一樣“輸贏高下立判”,這一過程就不得不強化敘事使人信服。

查爾斯·蒂利為了描述社會生活中的賞罰邏輯,製作了“正義度量表”,考慮的方向包括行動者的行動在多大程度上造成某一後果,而該後果在多大程度上提升

(功)

或降低

(過)

了人們認為有價值的行動等。然而,在每一次論述中,他都會快速回到集體行動或民族國家。案例也多以此為主。當然,制度變遷或歷史動力才是他的研究領域,加之其中的文字、圖像等歷史記錄讓論證更順利。而人與人匯聚起來,在群體儀式中展現的賞罰也最充分。但是,讀完還是難免有一些遺憾。可以說,副標題“社會生活中的賞罰”的“社會生活”在書中更多隻是指制度化

(Institutionalized)

的那部分“社會”,或至少是直接受國家

(state)

干預或大事件影響的那部分“社會”,與作為日常交往的那部分“社會”有距離。而在個體與結構之間的穿梭亦不如期待那樣自如。查爾斯·蒂利最擅長的領域還是大規模的社會變革。在這一領域,在他逝世十餘年後也鮮有人可及。

作者 | 書評週刊編輯部

編輯 | 李永博;王青

校對 | 李世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