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之濱,大河之洲

渤海之濱,大河之洲

作者 薄文軍

世界上許許多多的大江大河,都會在入海口地區塑造一個“三角洲”,並在那裡形成相對完整的生態、經濟、文化體系。作為全球“造陸冠軍”的黃河,當然更是不同凡響。美麗富饒的黃河三角洲,即是千百年來萬里黃河填海造陸的輝煌成就。

序曲 馳騁神州

“江、河、淮、濟,為四瀆。四瀆者,發源注海者也。”(《爾雅·釋水》)“瀆”,是我國古代對獨流入海河流的一種稱呼。因為其汪洋恣肆而受人敬畏,因為其獨流入海而受人尊重。“四瀆”之一的“河”,即是指“黃河”。


渤海之濱,大河之洲

黃河,發源於青海省巴顏喀拉山北麓的約古宗列盆地,蜿蜒東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山西、陝西、河南、山東9個省區,於東營市注入渤海。幹流河道全長5464千米,水面落差4480米,流域總面積79.5萬平方千米。她是僅次於長江的中國第二長河,也是世界第六長河。

地質資料顯示,黃河是一條相對年輕的河流。在距今115萬年前的早更新世,今黃河流域內還只有一些互不連通的湖盆,各自形成獨立的內陸水系。此後,隨著西部高原的抬升,河流侵蝕、奪襲,歷經105萬年的中更新世,各湖盆間逐漸連通,構成黃河水系的雛形。到距今10萬至1萬年間的晚更新世,黃河才逐步演變成為從河源到入海口上下貫通的滔滔大河。

漫長的100多萬年時間裡,黃河像一條蒼龍,橫臥在神州大地上。她延伸著自己的身軀,張揚著自己的個性,欲裂壁而出,似騰空而起。她大開大闔,汪洋恣肆,斗轉蛇行,鬼斧神工般在地球表面書寫了一個大大的“幾”字。“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古人的名句,既寫出了黃河桀驁不馴的性格,又寫出了她那一往無前、雷霆萬鈞的氣勢。


渤海之濱,大河之洲

不倦的黃河,悠久的歷史,為中華民族留下了彌足珍貴的物質文化遺產,留下了難以計數的名勝古蹟,支撐起了中華文化的巍峨大廈。與此同時,黃河也在其入海口門附近塑造了廣袤的黃河三角洲。

第一樂章 大地年輪

“銅頭鐵尾豆腐腰”,這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種對黃河的描述。說的是黃河的上游和尾閭都不足為患,而在其中下游銜接的河南、河北一帶卻最容易出現決口。不信你看銅瓦廂,你看花園口,你看開封城摞城的歷史遺蹟,你看《山海經》上對河北境內大河軌跡的記述與描繪。

不過,你要真的住在黃河尾閭,就會知道當年的黃河並不像人們想象的那樣馴良,黃河堤防更不像人們理解的那樣固若金湯。不信的話,你可以看看山東,看看東營,看看這裡脈絡清晰的黃河故道、縱橫交錯的黃河廢堤,看看更大範圍內新舊套疊的黃河三角洲。


渤海之濱,大河之洲

從自然地理概念來看,黃河三角洲可以分為古代三角洲、近代三角洲和現代三角洲。古代黃河三角洲以今河南鄭州鞏義市為頂點,北達天津,南至徐淮流路,總面積25萬平方千米。近代黃河三角洲以今東營市墾利區勝坨鎮寧海自然村為頂點,北起套爾河口,南至支脈河口,面積約5400平方千米,主要在東營市範圍內。現代黃河三角洲以東營市墾利區興隆街道漁窪村為頂點,北起套爾河口,南到支脈河口,東到渤海沿岸,面積約2200平方千米。

2009年11月,國務院批覆《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發展規劃》所界定的“泛黃三角”地區,則包括山東省的東營、濱州兩市全境,濰坊市的寒亭區、壽光市、昌邑市,德州市的樂陵市、慶雲縣,淄博市的高青縣和煙臺市的萊州市,共19個縣(市、區),陸地面積2.65萬平方千米。

黃河與東營大地結緣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遙遠的洪荒年代。相關內容,我們將在其他文章中予以討論。今天,我們主要是想拉近距離,欣賞一下眼前的黃河三角洲。早在1855年之前,作為古濟水北支的大清河原是地下河,岸高河深,水行其間,兩岸並無堤防工程。1855年黃河奪大清河道後,經數十年衝淤,河道逐漸展寬淤高,河水漫溢,時為患害。自19世紀末葉,當地官府和兩岸居民開始修築官堤民埝,抵禦洪水,拱衛家園。但因力量所限,堤身矮小,抗洪能力明顯不足,黃河決溢依舊頻繁發生,哪怕動用數百萬之眾依然束縛不住這匹脫韁的野馬。統計資料顯示,自1855年至1938年,東營地區先後有34個年份發生黃河潰堤決溢,共計決口70處、入海口改道6次,給沿岸人民造成的災難和損失難以計數。


渤海之濱,大河之洲

而與此同時,黃河口人在很大程度上又極得黃河之利。“河水一石,其泥六鬥。”黃河每立方米水體含沙量達到900多公斤,這在世界上也是絕無僅有。有關水文資料顯示,黃河入海口一帶的年均水量為369億立方米,沙量9.28億噸;年最大水量973億立方米,最大沙量21億噸。這些泥沙,有1/4會淤積在下游河道,1/2會沉積於口門兩側,其餘1/4將輸入深海。有人統計說,如果將黃河一年的泥沙量堆成高、寬各1米的堤壩,其長度將是地球到月球距離的3倍,可以沿赤道繞地球27圈。豐沛的河水,為黃河下游尤其是黃河口一帶提供了充足的優質水源。黃河攜帶的大量泥沙淤積到入海口附近,營造出了坦蕩遼闊的沃野平疇。

地方史料記載,自清朝咸豐年間黃河復由利津入海,到20世紀30年代中期,隨著黃河尾閭的一次次決口和流路變遷,形成了西起套兒河,東南到支脈河口,長115千米,平均寬60千米的廣袤新淤地,僅當時利津縣境內就有荒窪面積100餘萬畝。人民治黃以來的歷次裁彎取直、人工改道,減少了黃河泥沙沿途沉積,防止了渤海沿岸蝕退,也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大片新淤地的形成。

神奇的黃河三角洲,如同大地的年輪,一層一層向著浩瀚的大海不斷延伸。

第二樂章 溼地神韻

溼地,被譽為“地球之腎”“生命的搖籃”,與森林、海洋並稱“全球三大生態系統類型”。正是大片的不斷吐故納新的溼地,成就了年輕的黃河三角洲,成就了風光秀美的黃河口。

黃河口無疑是世界上生長、涵養溼地最多的江河入海口。黃河三角洲上最迷人的景觀,也莫過於這陸海交接處的大片新生溼地。這是我國暖溫帶最完整、最廣闊、最年輕的溼地生態系統,也是受《拉姆薩爾國際溼地公約》保護的國際重要溼地。更令人震撼的是,直至目前,在黃河水量充足的情況下,黃河入海口仍以每年2~3千米的速度向海中推進,年造陸面積可達2萬畝,東營因之成為世界上陸地自然增長最快的地方。


渤海之濱,大河之洲

這裡擁有以黃河入海口、天然蘆葦蕩、沼澤溼地、淺海灘塗、野生鳥類為主體的豐富而又獨特的自然景觀,擁有新、奇、特、曠、野的多元化美學特徵。這裡能看到海上日出、長河日落,能看到江北水鄉、塞內草原,能看到河海交匯的壯闊、烏鵲反哺的纏綿。在廣袤的新生溼地上,你可以盡情地宣洩自我,你可以繾綣地迴歸自然。

獨特的生態環境,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使這片新淤地上的生物資源異常豐富。據統計,在黃河入海口一帶有各種野生動物1628種,其中海洋性水生動物641種,屬於國家重點保護的有江豚、斑海豹等9種;鳥類368種,包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丹頂鶴、東方白鸛、大鴇等12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大天鵝、灰鶴、白枕鶴等51種;其他陸生動物619種。這裡有各種野生植物393種,其中野生種子植物116種。豐富的生物物種、群落及其賴以生存的環境,使黃河口成為了備受科學家青睞的天然物種基因庫、生物科學研究的天然實驗室。

為了更好地保護黃河入海口一帶的新生溼地生態系統和珍稀瀕危鳥類,1990年12月,東營市政府批准建立黃河三角洲市級自然保護區;1991年11月,山東省政府批准建立黃河三角洲省級自然保護區;1992年10月,國務院批准建立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該自然保護區包括現黃河入海口和作為備用流路的刁口河故道兩部分,總面積1530平方千米,其中核心區790平方千米、緩衝區110平方千米、實驗區630平方千米,設黃河口、一千二和大汶流三個管理站。

第三樂章 紅毯如茵

說起黃河入海口滄海桑田的變遷,不能不提到一種植物,它就是被稱為“灘塗植被急先鋒”的翅鹼蓬。

深秋時節,在廣袤的渤海灘上,你總能看到那一簇簇深紅色的植物。稀疏的地方,像跳動的火焰在秋風中搖曳;密集的地方,則像紅色的地毯覆蓋整個灘區。這就是翅鹼蓬,綠洲問津大海的先行者。生長翅鹼蓬,是大海成陸後形成草甸過程的最初探試。翅鹼蓬的生根發芽,意味著其他耐鹽植物可以相繼在此安家落戶了。

翅鹼蓬屬藜科被子植物,每年4月中旬,黃河口天氣完全轉暖時出苗。5月中下旬進入分枝期,6月下旬進入抽穗期,7月上旬進入花期,隨之進入果期,9月進入盛果期。從8月份開始,吸足了鹽分的翅鹼蓬通體呈紫紅色,與蜿蜒縱橫的海溝河汊相交織,綿延不絕、如詩如畫、錦繡天成,美麗的紅地毯由此走入人們的視野。

翅鹼蓬對土壤改良有著多方面的積極作用,一是翅鹼蓬非常耐鹽鹼,能夠在含鹽量0.3%~1.6%鹽鹼地上生長,能率先對新生陸地形成植被覆蓋,有效減少水分蒸發,使地下礦物質和鹽分、鹼分往地表聚集的過程放慢,以降低土壤表層的鹽鹼程度。二是翅鹼蓬的根系能保持水土,在其生長過程中能夠使土壤層不斷增厚,地下水位相對降低,土質不斷得到改良。三是翅鹼蓬屬於泌鹽植物,本身就能吸收鹽分,通過葉子把鹽分儲存起來,通過自身的死亡分解稀釋掉鹽分,起到降低土壤鹽鹼度的作用。四是翅鹼蓬的根和葉子腐爛之後能成為土壤中的腐殖質,可以增加土地肥力,為草甸發育奠定基礎。

經過翅鹼蓬鳳凰涅槃般的“捨生取義”,新生的土地終於脫胎換骨,日漸肥沃而充滿生機。由此便可以生長蘆葦、檉柳、刺槐,直到棉花、大豆和小麥了。

第四樂章 蘆花飛雪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如果你想循了黃河口的蒼蒼蘆葦去尋找夢中伊人,那你一定會大失所望。因為這裡的蘆葦簡直太遼闊、太浩瀚。

蘆葦是黃河口上面積最大、分佈最廣、生命力最強的一種植物,也是這裡每年最早發芽吐綠的一種植物。僅在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就有天然蘆葦270平方千米。如果沒有陳草覆蓋,每當春天來臨,你能看到蘆筍從地下鑽出來的生機勃勃的景象。尤其春雨過後,大片大片的筍芽,萬箭鑽天,紫紅青綠,爭奇鬥豔,更是讓人感嘆大自然的造化之功。“雨後春筍”,在黃河口上,人們大多是通過蘆筍來感悟這個成語的。


渤海之濱,大河之洲

到了夏天,綠油油的蘆葦更是無邊無垠,氣勢恢弘。博大、凝重、深沉,似天空,似大海,似群山。風中的蘆葦蕩,此起彼伏,波濤洶湧,重巒疊嶂,遠觀如黛。雨中的蘆葦蕩,則讓人從內心深處生髮出一種超乎雨打芭蕉的美感。秋季裡,廣袤的蘆葦集春夏之閱歷,演繹出一身的墨綠,那更是遠古歌者一詠三嘆的“蒹葭蒼蒼”的無限神韻。深秋時節,萬木凋零,飛雁南渡,而此時的蘆葦蕩卻如川劇變臉一樣,為你呈現出另一種壯觀景象——蘆花飄雪,萬頃吐絮,蕭蕭低吟,銀裝素裹。蘆花,是黃河口上一道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風景。

整個黃河口就是一個微縮版的大草原。除了廣袤的天然蘆葦之外,這裡還有國家二級保護植物野大豆70平方千米,天然草地120平方千米,植被覆蓋率55.1%,是中國沿海最大的新生溼地自然植被區。黃河入海口南岸的大汶流草場,更是讓你如痴如醉,流連忘返。

每年夏秋時節,正是大汶流水草豐美的時候。紅色的翅鹼蓬、綠色的蘆葦蕩、高挑的羅布麻、蔓延的野大豆,共同主宰了這片新淤地上最美麗的時節。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保護區內沒有牛羊,有的只是各種白鸛、蒼鷺、天鵝、野鴨、雄鷹和更多大大小小的水禽。偶爾映入你眼簾的,還有見機出沒的獾、貂、狐狸、野兔、黃鼠狼等陸生動物。

一年四季,整個黃河口兩岸都處在草叢覆蓋之下。所不同的,夏秋季節是青草,而冬春季節是枯草。“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你可別小瞧了這枯草,被枯草覆蓋的大汶流同樣是一道壯麗的景觀,尤其跟一種叫做饅頭柳的樹木配在一起,這景觀更顯得別有神韻。

第五樂章 柳色青青

萬畝天然柳林,是黃河入海口地區的一大景觀。婀娜多姿、自然飄逸的柳樹,經常會成為入海口兩岸一個季節的主角。尤其是那些迎春而綠的饅頭柳,星羅棋佈於廣袤的草場當中,格外引人注意。

柳樹是黃河口地區分佈最廣的一個樹種。因為其種類繁雜,神態各異,細微差別很多,人們採取的分類方式也是五花八門。一般認為,柳樹分為垂柳、旱柳兩個大類,垂柳又叫楊柳,旱柳又稱杞柳、河柳,均屬於落葉喬木。也有人認為,部分柳樹屬於落葉灌木。至於二級名稱、三級名稱,在分類過程中則經常出現套疊交叉現象。但這些,見仁見智,並不影響我們欣賞綠樹、感悟自然、激發靈感。

唐代傳奇小說《開河記》稱,隋煬帝登基後,下令開挖大運河,“功既畢,上言於帝,決下口,注水入汴梁。帝自洛陽遷駕大渠,詔江淮諸州,造大船五百隻。龍舟既成,泛江沿淮而下。……時恐盛暑,翰林學士虞世基獻計,請用垂柳栽於汴渠兩堤上……上大喜,詔民間有柳一株,賞一縑,百姓競獻之,又令親種,帝自種一株,群臣次第種,方及百姓。栽畢,帝御筆寫賜垂柳姓‘楊’,曰‘楊柳’也。”這個傳說聽上去很有意思,不過也只是信口戲謔吧。因為早在春秋時期,我國古代文化典籍《詩經》當中,即有“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詩經•小雅•采薇》)的詩句。足見垂柳姓“楊”,並不是楊廣御賜的。


渤海之濱,大河之洲

唐朝貞觀年間,太宗李世民也曾傳旨天下,驛道栽柳樹以蔭行旅。從此,所有大唐國土的驛道柳樹成蔭。西藏拉薩大昭寺前有一棵“唐柳”,又叫公主柳。據傳為當年文成公主遠嫁西藏時,特地從長安帶去柳樹苗種植,以表達對柳樹成蔭的故鄉的懷念。這株“唐柳”,即是經歷了上千年風風雨雨之後,碩果僅存的一棵。晚清名將左宗棠出征西北,倡導軍民在潼關至新疆的驛道沿途植柳長達數千裡。後來那裡古樹參天,翠鬱青蔥,人稱“左公柳”。

風情萬種、千姿百態的柳樹,或生於路旁,或長於河邊,造型各異,風韻不同,但都是枝條柔韌,綠葉黃花,白絮紛飛,頗有意境。古人多以柳枝、柳葉、柳絮、柳意入詩、入詞、入畫、入樂。“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詠柳》)“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 《涼州歌》)“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柳永《雨霖鈴》)幾千年來,柳樹一直是人們踏青郊遊、長亭送別、悲歡離合的見證者,已經成為一種心有靈犀的語言符號。

黃河口的饅頭柳為杞柳的變種,落葉喬木,分枝密集,因其樹冠輪廓呈饅頭狀而得名。寒冷的冬季,黃河口草原上正是百草枯萎,萬木凋零的時候,一株一株的饅頭柳,屹立於浩瀚草原之上,有一種大漠胡楊的陽剛之美。而一待草色返青,柳樹也變幻出綠色的枝葉,愈來愈豐茂,愈來愈深沉,像綠色海洋裡湧起的波濤,像丘陵地帶隆起的山包,像綠地裡長出的蘑菇。任憑你如何發揮詩人、畫家、樂師的想象,總不為過……

還有黃河入海口溼地當中那些與蘆葦一起生長的杞柳,既不同於東營本土的旱柳、垂柳,又不同於可以用來編筐的綿柳。旱柳過於生硬,垂柳過於妖冶,綿柳過於雜亂,杞柳捨棄這些缺陷,而兼備了三者的優點,剛柔相濟,偉岸婆娑。據說,這種杞柳是從黃河上游漂下來的種子,在這裡落地生根而長成的。或許,這也是偉大的母親河在揖別神州大地時,為兒女們留下的一份紀念吧。

第六樂章 檉柳婆娑

黃河口的眾多野生植物中,檉柳是最富地域特色的一種。

檉柳,又名紅柳、赤柳、觀音柳,俗名紅荊條。因其一年三次開花,所以又稱“三春柳”。它屬於落葉灌木或小喬木,葉互生,披針形,鱗片狀,小而密,小枝下垂,纖細如絲,婀娜多姿。一叢叢、一簇簇,凝重、蒼勁,靈動、飄逸,如燃燒的火炬,似招展的旌旗,在茫茫原野上最能給人以無窮的力量。


渤海之濱,大河之洲

檉柳的根很長,最長可達幾十米,能夠吸到深層的地下水。它耐乾旱、耐鹽鹼、耐貧瘠,能在含鹽鹼0.5%~1%的鹽鹼地上生長,是最能適應乾旱沙漠或沿海灘塗地帶生長的木本植物之一,也是改造鹽鹼地的優良樹種之一。正因為如此,在東營一些鹽鹼程度比較高的地帶,檉柳仍是重要的綠化苗木。通過生長檉柳,土壤逐步得到改良,就能種植其他樹種了。檉柳還有一定的藥用價值,能祛風散寒,解表止咳,升散透疹,消痞解酒。

黃河口的檉柳一直受到當地人鍾愛,尤其它那種昂揚向上、百折不撓的精神,一直鼓舞著黃河三角洲的開拓者們。以至當地許多文學藝術作品,都不約而同地把檉柳作為謳歌描摹的對象。通過詩歌、散文、戲劇、繪畫、攝影、盆景、編織等藝術形式,展現這種荒原野生植物特有的稟賦和靈性。

(作者薄文軍,山東省作家協會會員、山東省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山東省黃河文化經濟發展促進會理事、東營市史志學會理事,黃河口地域文化研究學者、資深媒體人。著有地域文化書《穿越黃河口》《黃河口旅遊文化》《東營進士全傳》《黃河口抗日戰爭史》,新聞寫作理論書《解構地域新聞》,時評文集《與專家對白》(教育卷),長篇報告文學《印象科達》。出版電子書《大河之洲》《黃河入海流》《東營民間傳說》《詩情畫意,導航東營》《南國逐鹿——春秋版“三國演義” 解讀》等。與人合著地域文化書《墾區——山東戰略區的穩固後方》《印象墾利》《滄海桑田黃河口》《墾利文化通覽》等,參編書籍《東營市志(1996-2013)》《山東區域文化通覽•東營卷》《東營圖志》《利津文化叢書》《黃河口特色旅遊文化》《教師口才學》《教師口語藝術》《回眸與展望》等;參撰書籍《中國狀元全傳》《中國宰相全傳》《三農之路》等。本文內容,以多種形式見於作者多部個人專著及執筆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