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年為省糧可不可以禁酒?歷史早有結論

人類的歷史離不開饑荒,在工業革命前幾乎所有的文明都有關於災年的恐怖記載,就算到了近代也不例外。

既然饑荒當然要想辦法節約糧食,所以“酒”就成了眾矢之的,在很多人看來這種東西就是尋求刺激的產物,浪費糧食還有害。

災年為省糧可不可以禁酒?歷史早有結論

如果大豐收,生產些許也就算了,災年飯都吃不飽再去釀酒簡直是犯罪,所以為了大家有飯吃特殊時期必須把酒給禁了。

邏輯很通順,理由很充分,那麼這麼做就真的正確嗎?

一、禁酒令

自古以來這麼想的人有很多,將其付諸於行動的也不少,根據文獻記載最早關於酒的禁令是周朝的《酒誥》。

但嚴格來說,這份文件只是規勸大家不要酗酒,適度飲酒則不在禁止範圍,屬於移風易俗,維護治安類的法令法規。

真正的全面禁酒在中國歷史上也只有寥寥幾次,首先是戰亂頻仍的三國。

災年為省糧可不可以禁酒?歷史早有結論

魏武帝曹操“對酒當歌”

由於糧食的極度緊缺,曹操下達了十分嚴苛的禁酒令,還引經據典歷數古代喝酒誤事乃至亡國的慘痛教訓。

你看,喝酒壞處那麼多,乾脆大家就都別喝了唄。但是這道法令剛剛公佈就引來了朝野上下的激烈反彈,孔融更是在《難曹公表制禁酒書》中辛辣諷刺道:

“而將酒獨急者,疑但惜谷耳,非以亡王為戒也。”

最後孔融全家被誅和此事也有相當關係,可見曹操決心之大,但結果呢?沒多久禁酒令就廢止了,曹操自己都喝的興致勃勃,還作詩: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無獨有偶,劉備也是這麼想的,蜀漢立國不久就碰上旱災導致的糧食欠收,朝廷上下力行禁酒。

災年為省糧可不可以禁酒?歷史早有結論

劉備比曹操還嚴格些,我都下令禁酒了,你們還留著釀酒工具幹什麼?凡是敢私藏釀酒工具的統統抓起來!

看這個架勢估計是以後都不允許大家再喝酒了。不過《三國志》記載,之後謀臣簡雍和劉備出行,看到一男一女在街上行走,便巧妙勸諫道:

“彼人慾行淫,何以不縛?”

然後在劉備疑惑不解時又解釋道:

“彼有其具,與釀者同。”

最後劉備的反應是哈哈大笑,逐步放寬了相關法令,不再禁酒。

如果說曹操和劉備還算是決心不夠大,手段不夠堅決,那麼朱元璋執法夠嚴了吧?洪武皇帝認準的事情可從來不存在法不責眾的情況。

災年為省糧可不可以禁酒?歷史早有結論

《太祖實錄》記載,明朝建立之初就嚴厲禁酒,直接從源頭上控制,釀酒不是要用糯米嗎?好,全天下都不準種糯米,看你們拿什麼釀酒。所謂:

“其令農民今歲無得種糯,以塞造酒之源。”

但最後呢?朱元璋還是放開了酒禁,不但如此還帶頭鼓勵喝酒。《明代政紀》記載,洪武二十七年朱元璋下令在秦淮河蓋了十座大酒樓,百姓望風而動。

中國歷史上的禁酒令從來沒有成功的,哪怕法令再嚴格,統治者決心再大,短時間內或許會收到些許成效,但最終結果必然是不了了之或者乾脆廢止。

如果說一次禁酒失敗,可能是因為執行不力之類的外在原因,但如果每次都失敗,那顯然是這道法令本身就有問題。

曹操、劉備、朱元璋等都是絕頂聰明的戰略家,他們既然廢止禁酒令,必然是發現了法令執行中出現的種種問題。

那麼災年為了省糧食禁酒到底錯在哪裡?

二、市場

現代經濟學中有句很著名的話,“有需求就會有市場”。換句話說,只要是大家需要的產品就一定會有人生產出來賣。

民眾是需要娛樂的,工作之餘排解壓力是剛需,如果瞭解歷史的話你就會發現人類尋求刺激的腳步從未停止。

災年為省糧可不可以禁酒?歷史早有結論

人類對茶葉的需求也是剛需

菸草、茶、酒、咖啡這些可以算是相當溫和了,像福壽膏之類的危險品種類更多,甚至可以造成整個帝國的墮落。

自古以來稍有些責任心的統治者都不會對其放任不管,但問題是管理是有成本的,“棍棒打不垮經濟規律”,有人買就有人敢賣。

國家安全是無價的,並非所有的東西都能用經濟去衡量。

由於福壽膏之類的產品危害實在太大,所以為了民眾身心健康著想,我們認為不管付出多大的經濟代價去禁止都是值得的。

但酒類不同,倡導倡導新風,鼓勵適量飲酒之類的,真正造成的危害少之又少,讓大家疲勞之餘愉悅身心有何不可?

如果非要禁止,釀酒門檻又不高,基本上置辦些工具學習學習在自家後院裡就能幹,你說曹操、劉備他們要禁酒怎麼辦?

災年為省糧可不可以禁酒?歷史早有結論

自古以來釀酒就不是什麼難事

首先肯定是讓巡捕衙役去把酒肆什麼的都封掉,然後天天大街上轉悠,到處打聽看有沒有人偷釀私酒,再極端點的挨家挨戶搜。

但這些都是有成本的,先不說擾民之類的問題,他們不生產天天督察要不要領俸祿,要不要吃飯?再碰上黑心點的,栽贓、官商勾結都是有可能的。

如果執行力強,或許這麼幹真的能夠在短時間內取得禁酒的效果,但你節約的那點糧食的價值,比起付出的巨大代價或許連零頭都不到。

真的有決心支付這種代價,倒不如拿錢直接到市場上去買糧食來的直接高效。

說到這裡也許有人會提出不同的意見,你講的這些只有在平常年份,或者糧食略微欠收拿錢仍然能夠買到的情況下才成立。

如果真的是大災之年,什麼都比不上吃飯重要,一碗飯救一個人,就算付出很多人力物力來節省一點點糧食,也是值得的!

災年為省糧可不可以禁酒?歷史早有結論

關於這個問題,或許我們可以通過清代幹吏孫嘉淦的上疏得出結論。

《清史稿》記載,當時乾隆皇帝下令全面禁酒,孫嘉淦建議災年可禁豐年絕不可禁,因為各地官吏擾民太厲害不說,私酒也到處氾濫,執法成本太高:

“本為民生計,而滋擾乃至此,則立法不可不慎也。”

不過隨著在多個崗位上的歷練,幾年後孫嘉淦發現自己錯了,豐年不可以禁酒不錯,但災年更加不可以禁酒!於是上疏反省:

“臣前言酒禁宜於歉歲,不宜於豐年,猶屬書生謬論。”

那麼災年為什麼不可以禁酒呢?孫嘉淦也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原文比較長,但是總結起來大概是以下四點。首先:

“且也酒禁之行,無論謫以擾民,而實際終不能禁。”

這個問題就是前文提過的,民間有需求,釀酒又不是高科技,所以你就算壓制的再厲害也不可能將酒完全禁絕。其次:

“飢謹之餘,民無固志,失業即重,何事不為?”

災年本來糧價就貴,你禁酒就造成了大量守法民眾失業,這些人怎麼辦?沒了工作他們什麼事做不出來?還有:

“今北地不種高粱,則無以為薪、席、屋牆之用。”

簡單來說酒類生產是個產業鏈,當時北方燒酒的主要原料是高粱,你禁酒農民就不種高粱了,最後居然影響到了建築業,失業更加嚴重。

災年為省糧可不可以禁酒?歷史早有結論

“三朝元老”孫嘉淦能力出眾,實屬幹吏

那麼產生了那多麼負面影響後,糧食省下了嗎?也沒有:

“若燒酒則用高粱,佐以豆皮、黍殼、穀糠,麴以大麥為之,本非朝夕所食。高粱不售,則必賣米穀以買黃酒。”

你看,本來釀酒還會加些平常不吃的雜糧進去,現在禁酒了,大家搞不到高粱就會用精米去釀酒,消耗的糧食反而更多。

至於黃酒是祭祀的必備品,本來民眾把雜糧這些東西加上高粱釀成燒酒換黃酒,現在倒好,只能用精米去換黃酒。

三、規律

以上的分析更加註重細節,但在上疏中,孫嘉淦也曾將其高度總結成理論:

“周禮荒政,舍禁去飢。借令禁之不擾,且能永禁。”

“周禮荒政”出自《周禮》,即西周時期朝廷總結的,災年救荒應該實行的經濟政策。

“舍禁去飢”則告訴大家,想要度過荒年就應該放松管制。

災年為省糧可不可以禁酒?歷史早有結論

用現代經濟學語言表示,就是“棍棒打不垮市場經濟”,酒畢竟和禍國殃民的福壽膏不同,基本屬於剛需。

災年確實缺糧食,具體表現是糧價高,原料成本上漲了酒的成本自然會上漲,比如災荒比較嚴重,普通人都快吃不起飯了。

這時候只要有些理智,人們都會傾向於買糧食而不是買酒,市場縮減生產酒的人自然就少了,那誰喝得起酒?大富大貴的人。

富人災年喝酒看起來確實讓人憤怒,但他們人數不多,天天喝消耗的糧食也有限,至少比你禁酒產生的浪費要小很多。

說在再精煉些,除了部分必須要管控的重要物資,民間的剛需日用品交給市場是比較好的選擇,災年更應該放松管制。

因為管控是有成本的,而且越是需求普遍的商品越是管控不住,最後只能造成混亂。

所謂經濟學的本質,是追求在一定時間內對物資生產分配的最優解。

至少到目前為止,任何生產分配模式都無法避免浪費,但“市場”終歸是現存所有模式中產生浪費最少又最能調動生產力的那種。

參考資料:

《酒誥》

《周禮》

《清史稿》

《三國志》

《太祖實錄》

《明代政紀》

《難曹公表制禁酒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