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評:瓷塑佛像傳承人

陳建評:瓷塑佛像傳承人


人物名片:陳建評,1983年出生於福建省德化縣赤水鎮,大專學歷,系國家高級技師、德化縣非遺傳承人、中國陶瓷藝術家、中國佛教藝術名家。現為德化縣第18屆人大代表、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中國陶瓷藝術文化發展中心委員、福建藝術家協會理事、福建省雕刻藝術家協會會員。2017年3月,獲得"閩派青年雕刻藝術大師"榮譽稱號。2018年4月,獲評德化首屆"瓷都工匠"榮譽稱號。2019年4月,泉州市政府評為"泉州市工藝美術大師",泉州市總工會評為"泉州工匠",並授予"泉州市五一勞動獎章"。


陳建評:瓷塑佛像傳承人

圖:陳建評在創作《關公》


陳建評:瓷塑佛像傳承人

圖:陳建評夫人蘇桂敏在創作《宋慶鈴》


陳建評的各類人物雕塑作品,大巧若拙,文化人能夠看出深意;大雅若俗,老百姓看著滿心歡喜。陳建評說,瓷都工匠追求的境界是"藝以弘德、器以載道"。因為,我們要傳承的不僅是古法技藝,更要肩負起振興民族文化、實現偉大復興的時代使命,讓藝術走進千家萬戶,讓文化滲透社會的每一個角落。


工匠之路


在瓷都德化寶美工業區,步入陳建評藝術館,首先看到的是中國佛教天台泰山百歲高僧普陀山釋道生法師生前的親筆題名"建評陶瓷藝術館",館內牆上還掛著中國首席禪畫大師釋延年法師的禪畫與禪書,令人倍感法相莊嚴與氣勢恢宏。再看館內陳列的佛像作品,造型協調,線條流暢,寓意深刻,個性鮮明,雖是千姿百態,絕不雷同,每一件作品都是美輪美奐,恰到好處。


陳建評:瓷塑佛像傳承人

圖:普陀山道生法師的題名"建評陶瓷藝術館"


據陳建評介紹,雖然年僅37歲,他卻是已經從藝近20年了。2001年至2003年,陳建評在泉州南城工藝開發部任職設計總監,主要負責外貿陶瓷雕塑創作,專攻西方藝術陶瓷設計。經過自己的刻苦鑽研,陶瓷技藝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創作的作品深受外商的好評,並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2003年9月至2004年7月,陳建評在廈門集美大學藝術學院進修,學習中西雕刻技法。2004年8月至2013年10月,陳建評在德化縣上德陶瓷研究所拜師學藝,師承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張祥琦,主要專研陶瓷雕塑創作,尤其是宗教傳統陶瓷藝術設計。2016年,陳建評畢業於江西省景德鎮陶瓷學院雕塑藝術設計專業。2017年,陳建評在廈門大學德化企業家廈大研修班進修。2018年,陳建評在德化縣龍潯中心小學等學校進行授課,講解《魅力陶瓷藝術體驗》。2019年,陳建評師承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賴禮同。


20年來,陳建評潛心從事陶瓷雕塑藝術創作,專攻宗教人物與歷史人物的雕塑技藝,並且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又大膽地進行了技術創新與藝術融合。目前,他的作品已獲得版權登記300百多件。2013年11月,陳建評創辦了"德化縣祥豐陶瓷有限公司",擔任總設計師。公司面積逾千平方米,員工數十人,主要從事陶瓷雕塑創作,尤其是宗教人物與歷史人物的雕像。在創辦企業期間,陳建評還在景德鎮陶瓷學院與廈門大學等高等院校繼續進修。長期的工作實踐和不斷的探索前進,讓陳建評積累了豐富的創作經驗,形成自己獨具魅力的藝術風格。2016年2月,公司同時設立了"集美大學美術學院雕塑工作室"、"德化職業技術學校實訓基地"、"德化陶瓷實踐基地"等專業機構。2018年12月,陳建評參加第四屆海峽兩岸雕刻藝術大賽福雕獎泉州賽區個人作品創新精品展,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肯定,獲評"守藝傳承人"。2019年1月,陳建評獲評"傑出策展人"。


陳建評:瓷塑佛像傳承人

圖:蘭花草志願服務隊人員在認真觀賞陳建評作品


陳建評:瓷塑佛像傳承人

圖:陳建評在介紹作品《韋陀菩薩》


陳建評:瓷塑佛像傳承人

圖:陳建評在介紹作品《彌勒佛》


陳建評憑著精湛的雕塑技藝和完美的藝術品質,在各種國家級賽事活動中多次獲得殊榮。2015年3月,《福從天降》獲得北京第31屆國際禮品及工藝品展覽會金獎。2015年11月,《身在福中》獲得中華佛教文化藝術精品展金獎。2016年9月,《弘一法師》獲中國國際(北京)陶瓷藝術名家精品展金獎。2017年11月,《華嚴三聖》獲得第六屆福建省陶瓷藝術與設計創新評比大賽金獎。2017年5月,《多子多福》獲得第三屆海峽兩岸雕刻藝術大賽"福雕獎"金獎。2017年11月,《釋迦摩尼佛》獲得第十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評比大賽金獎,《普賢菩薩》與《文殊菩薩》同時獲得銀獎。2018年12月,《萬世師表》與《蘇武牧羊》獲得第四屆海峽兩岸雕刻藝術大賽"福雕獎"金獎。2019年,《普賢菩薩》獲得第17屆全國工藝品博覽會"中藝杯"金獎,《吉祥如意》同時獲得銀獎。


陳建評:瓷塑佛像傳承人

圖:2015年北京第31屆國際禮品及工藝品展覽會金獎


陳建評:瓷塑佛像傳承人

圖:2018年第四屆海峽兩岸雕刻藝術大賽"福雕獎"金獎


陳建評:瓷塑佛像傳承人

圖:2019年第17屆全國工藝品博覽會"中藝杯"金獎


陳建評:瓷塑佛像傳承人

圖:2019年德化非遺傳承人


陳建評以其凝重深邃的藝術價值引起了收藏界的高度重視。2017年1月,《地藏菩薩》獲得福建省雕刻藝術家協會中國雕藝館收藏。2017年5月,《多子多福》獲得國立屏東大學人文社會學院收藏。2017年6月,《弘一》獲得寧夏回族自治區博物館收藏。2018年3月,《普賢菩薩》與《文殊菩薩》獲得泉州市博物館收藏。2018年8月,《普賢菩薩》、《文殊菩薩》與《哼哈二將》獲得福建省海峽民間藝術館收藏。


陳建評以其獨具魅力的藝術風格吸引了媒體界的熱切關注。2017年5月,德化電視臺《陶瓷視界》欄目到陳建評的公司拍攝專題。2017年11月,泉州電視臺大型文化紀實欄目《咱厝人》到陳建評的公司錄製專題。2018年,百家電視臺聯合採訪了陳建評。2019年,德化電視臺等媒體多次採訪報道陳建評的雕塑藝術。2019年5月,福建日報東南網專訪報道了陳建評的陶藝世界。


匠心之道


德化縣現有陶瓷企業2600多家,從業人員10多萬人,陶瓷產品80%出口,遠銷190多個國家和地區,是當之無愧的"世界陶瓷之都"。德化縣也是全球最大的瓷塑佛像生產基地。

自明朝的瓷聖何朝宗開創何派技法以來,瓷塑佛像就一直是瓷都工匠的主要創作題材,人才輩出,異彩紛呈。


陳建評說,"佛教文化人物"與"民間傳統人物"是他長期以來重點研究的創作課題。後來,他又認真結合國內各地的民俗習慣、市場需求與專家建議之後,開始由佛禪文化題材延伸至民俗人物題材與歷史人物題材。陳建評認為,每件藝術作品的產生都應該有與之契合的市場群體。因此,我們不僅要去研究藝術作品的製作技藝與歷史背景,更要去重點剖析藝術作品在市場中的潛力值與關注點。這也是市場銷售的前提條件。從市場需求的角度出發,再去開發新產品,既為自己拓寬了更新的銷售市場和更多的藝術受眾,也為企業的生存與發展注入了旺盛的生機與活力。


陳建評:瓷塑佛像傳承人

圖:盤龍古寺委託陳建評(右)為48米高漢白玉舍利寶塔二樓設計製作大型陶瓷浮雕《佛陀傳奇》


陳建評:瓷塑佛像傳承人

圖:香港界淳法師(右)與陳建評(左)研討佛像工藝


縱觀陳建評自主創作的雕塑人物系列作品,從佛祖、觀音菩薩、彌勒佛、地藏王、四大天王、達摩祖師等佛教代表人物,老子、鍾馗等道教代表人物,孔子、李白等儒教代表人物,到關羽、張飛等民間傳統人物,弘一法師、宋慶齡等歷史名人,以及仕女、功夫小子等日常裝飾造型,每套都有幾種至幾十種造型,每一個造型都有獨特的形象和鮮明的寓意,能夠滿足各種群體的不同需求。目前,他獨家設計與製作的老子、孔子等傳統文化人物,與李白、杜康等歷史文化人物,廣受歡迎,紛紛進入會所、公園、院校等重要文化陣地。現在,定製版的人物類塑像訂單正從各地紛至沓來,讓他應接不暇。有時候,陳建評還要為慕名而來的寺廟承製特別訂製的佛像系列作品。2019年7月,江蘇鹽城盤龍古寺委託陳建評為48米高漢白玉舍利寶塔二樓設計製作大型陶瓷浮雕《佛陀傳奇》,面積達260平方米,建成後將是國內最大的佛陀傳奇陶瓷藝術作品。


陳建評:瓷塑佛像傳承人

圖:陳建評作品《佛頭》


陳建評:瓷塑佛像傳承人

圖:陳建評作品《地藏王菩薩》


陳建評的各類人物雕塑作品,大巧若拙,文化人能夠看出深意;大雅若俗,老百姓看著滿心歡喜。陳建評說,瓷都工匠追求的境界是"藝以弘德、器以載道"。因為,我們要傳承的不僅是古法技藝,更要肩負起振興民族文化、實現偉大復興的時代使命,讓藝術走進千家萬戶,讓文化滲透社會的每一個角落。 (姚逸寧 周晉泰)

責編:周凱文 審核:林常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