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人可以學中醫?

什麼樣的人可以學中醫?


葉天士在臨終前說:“醫可為而不可為,必天資敏悟,又讀萬卷書而後,可借術濟世。不然,鮮有不殺人者,是以藥餌為刀刃也。吾死,子孫慎勿輕言醫。”

這句話,經常被人拿來作為“中醫不是什麼人都能學”的論據,很多人覺得學中醫必須要有天賦。

葉天士的這句話,放在古代,確實是很有道理的。

古代醫生少,一個鄉可能只有一個醫生,如果這個醫生水平不行,確實能導致很多病人誤診或治壞。小到感冒,大到癌症,各種疑難雜症,都是這個醫生來治療。所以這個醫生必須是全科醫生,知識面要廣,臨床經驗還要豐富,對醫生的要求很高。

但是,葉天士的這句話,放到現在的大環境下,卻不完全適用了。對醫術精益求精,現在也一樣適用。但是,大多數中醫,尤其是基層的,不用天資敏悟,可能也不用讀萬卷書,一樣可以做好本職工作。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現在的社會分工!

古代分工不細,一人身兼數職。醫生不僅要看病,還可能要種藥、採藥、炮製,熬藥,照看病人等。男女老少,內科、外科、婦科、兒科的病人都要診治。

但是現在呢?

藥材有藥師,也不需要自己種,不需要自己採,更不需要自己炮製,找正規醫藥公司供貨就可以了。這裡省了學習藥學方面的時間精力。

大一點的村裡,可能有三五個醫生。城市裡,不僅有大醫院,而且一條街道有若干個診所,有專科的,有全科的,有西醫的,有中醫的,還有若干個藥店。

交通四通發達,不僅農村去縣城很快,就是幾千公里外的農村,想去北京看頂尖級的名醫,坐飛機高鐵,可能半天一天就到了。

在這種情況下,誤診或被一個醫生治死的可能性極大降低。

同時,醫生分科、分層級,這個分工,讓大多數醫生的學習壓力下降。每個醫生只需要掌握自己所屬層級的專科知識就可以了,這比古代什麼都要學省心多了,對智商、勤奮的要求也極大的降低了。大多數醫生,只要有平常人的智商,專業知識學習合格,就可以勝任職位。

從古至今,中醫治療常見病的知識都不深奧,簡單易用。難學的是治療疑難雜症,治療危重症。而現在的分工,對於治療疑難雜症、危重症的知識,只有少部分人需要去學習研究,大多數人不用學習。

在這種情況下,中醫也就變得人人可學,大多數人可能沒有天資聰敏,可能也不勤奮。


可能有人就會問,學了中醫之後,我還是有很多病不會治。這個不用擔心,治自己會治的病就可以了。國醫大師也一樣有很多病不會治。大多數名醫,其實也只會治一部分疾病。即使是張仲景、孫思邈,也一樣有很多病不會治或治不好。

當然,現在那些中醫大牛,可能天資是不錯的,更重要的是非常勤奮,臨床科研,帶徒弟,一項也沒落下。這個應該是基本達到了葉天士所說的從業要求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