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理解大灣區樓市?廣州深圳佛山東莞中山珠海哪家強?


怎樣理解大灣區樓市?廣州深圳佛山東莞中山珠海哪家強?

01
大灣區的概念很火,媒體上關於大灣區的報道到處都是,去年參加一個活動,一個來自廣東的嘉賓上臺發言,他說大灣區未來前景廣闊,十年後超越長三角成為中國最大的區域經濟體,聽到這個判斷,坐在我旁邊來自上海的Y先生差點笑出聲。Y先生說長三角那麼多城市,無論人口規模還是土地規模都比大灣區大很多,大灣區的腹地決定了超越珠三角是不可能的事情。
去年也曾有深圳企業家喊出深圳超越上海的預測。深圳和上海比較,類似大灣區和長三角比較,無論是人口規模還是土地規模都差距很大,如果深圳超越上海,那只有一個可能,就是人均是上海的2倍以上。人均兩倍以上,在同一經濟體內其實很難做到,畢竟上海也是大都市,而不是西部鄉鎮。
02
去年大灣區收穫的大禮包不斷,迎來了自己的高光時刻,其實發展大灣區的政策其他的兩個都市圈也都有,都是國家級行為,比如長江經濟帶,比如京津冀一體化。只是大灣區宣傳上做的更好,叫的也更響。
大灣區真正的高光時刻是在1980-2000年,那個時代,廣州和深圳雖然經濟規模、人口規模上與京滬相差甚遠,但是產業結構確實先進,以出口加工和外貿為主,而無論是上海、還是北京,當時還是典型的傳統工業城市。可是深圳和廣州已經開始快速融入了世界經濟貿易格局,當年的廣交會是中國外貿最隆重的盛會,


那個時候,不要說廣州、深圳,即使東莞佛山,個人工資也比北京上海高的多,三十年前,北京大學畢業生月薪100元,教授200元,而東莞一個打工妹的月薪卻是400元,遙遙領先。
大灣區不僅經濟上領先了,文化上也引領時尚,廣州成為最時髦的城市,說粵語成為時髦的事情,穿廣式服裝成為流行色,流行歌曲也源於廣州,毛寧、楊鈺瑩秒殺所有的北京著名歌唱家。
03
1980-2000年,中國的一線城市不是京滬,而是廣州,深圳。那時大灣區擁有最多的開發商,最多的商品房,最高的房價。
現在的房地產商格局,來自大灣區的著名開發商佔據了顯赫位置,主要大灣區早期富裕,商品房起源於大灣區,開發商起步早,後來佈局全國引領全國房地產發展。
04
加入世貿後,長三角快速崛起,開始擁有全國最高的房價,不僅上海房價高,溫州、杭州也曾經做過前兩把交椅,浙江的縣級市在2010年時候很多房價都1萬多,秒殺中西部的核心城市武漢成都。
即使到了2015年,中山的房價大把低於5000元,東莞的房價大把低於9000元,原來港客雲集的樟木頭房價只有3000多元。
2000年前,大灣區擁有中國最高的房價,後來被長三角超過了。這波大灣區房價的快速崛起是從2015年,漲幅最大的是深圳的西部和東莞的臨深區塊,部分樓盤的價格最近5年漲了3倍。

05
大灣區的核心價值位於珠江東岸的廣深走廊,最有投資價值的城市,深圳、廣州、東莞都在這條線上。
比起珠江東岸,珠江西岸無論是經濟規模、人口規模還是影響力都差的多。在大灣區投資,確定性最強,升值潛力最大的是珠江西岸。
06
除了深圳、廣州,大灣區房產比較活躍的區域是臨深和珠海。
臨深一直是房產投資的熱土,但要區別對待。
北面的東莞和深圳擁有最長的邊界,緊鄰深圳人口、經濟最密集的幾個區,深莞的經濟早已融為一體,是前店後廠的關係。隨著未來深莞間的經濟聯繫更加緊密,未來深圳東莞的軌道交通會融為一體。所有臨深的東莞的幾個鎮的房子具有堅實的支撐,可以長期看好。
東面的惠州雖然也是臨深,但是緊鄰的大鵬山水縱橫,到達深圳人口稠密的地區需要穿越幾十公里的山脈,物理上的巨大阻隔,使得深圳和惠州無法在城建上連為一體。所以一定程度上,惠州的房子更多的是炒作,真實的居住需求不多。
至於中山,原本城市規模就很小,中間隔著寬闊的珠江口,交通不便,即使深中通道開通,過通道需要時間,更需要錢,遠不如北上東莞方便。

珠海的房價很高,一直也很活躍。可珠海的一個困境是經濟不發達,就業機會少,人口規模少,本地的購買力一般,珠海房子更多的靠外來購買力支撐,賣的是氣候和環境。賣氣候和環境,房價低的時候容易,比如1萬,2萬,價格高了,房價4萬了,誰會去為氣候買單?
07
廣府文化以務實著稱,反映到經濟上就是放水養魚。不過這種文化背景下,管理部門作為的力度就會小些。
東莞和中山是極少數城市直接下轄鎮的城市,工業化早期,直接下轄鎮效率不錯。可是在消費大時代來臨,一個城市需要良好的教育、醫療資源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過來。下轄幾十個鎮,而不是幾個區,資源分散,無法集中優質資源建設核心區,無法快速提高城市的吸引力。
中國最擁堵的大橋應該是虎門大橋,常年處於擁堵狀態。長江上的武漢市內、南京市內都有10座長江大橋了。而虎門大橋只有一座,虎門二橋還在建設。虎門地處咽喉,完全可以建設4座以上大橋的。
去浙江看看,不僅縣域間的道路寬闊暢通,即使是鄉鎮間的道路標準也很高,交通的改善大大提高了物流的效率。這點上大灣區的城市還有提高空間,無論是市與市之間,還是市內鄉鎮之間,道路的便利程度都有改善的空間。

08
富裕的大灣區,無論是交通還是醫療、教育上並不比其他地方強,這個在工業化早期不算什麼,在大消費時代,大家渴望追求美好生活的時候,是需要儘快改善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