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金文奮鬥三個月 石頭窩裡“砸”出兩畝地

馬金文一家用大錘、鋼釺、鋤頭奮戰三個月,把石頭窩窩變成平整良田。

□  玉溪日報全媒體記者  崔永紅 高乾恆  文/圖

大清早,趁著太陽還沒出山,54歲的彝族漢子馬金文帶著妻子和兒子來到自家石頭地,先用大錘把堅硬的石頭砸碎,再用鋼釺撬開,把石頭搬到地邊壘起埂子,從山腳拉來一車又一車的生土填上,原先凹凸不平的石頭地變成了一塊平整的莊稼地。

今年1月以來,這樣的情景就是建檔立卡戶馬金文一家的生活日常。

元江縣窪垤鄉羅垤村,已經脫貧的馬金文一家,希望通過改造石頭地,改善種植條件,增加經濟收入,過上更加殷實的小康生活。

4月,正值春耕備耕時節,記者來到馬金文家亂石林立的山地裡,記錄他家用大錘、鋼釺、鋤頭奮戰三個月,把石頭窩窩變成平整良田的故事。

窪垤鄉曾是全市九個省級貧困鄉之一,羅垤村距鄉政府21公里,山高箐深坡陡,石漠化十分嚴重,十年九旱,土地貧瘠,農業基礎設施薄弱,自然條件差,群眾受教育程度低,長期以來處於深度貧困狀態。羅垤村有4個小組142戶527人,是全鄉最大的自然村,絕大部分村民屬於彝族僕拉支系,年人均純收入處於窪垤鄉末位,有建檔立卡貧困戶93戶,佔總戶數的65%,是一個貧困程度深、貧困面大的彝族山區村寨。

“這塊地一直用來種煙,但石頭多,根本種不了幾棵,加上乾旱缺水土層薄,莊稼長不好,要想辦法改造才行。”馬金文及27歲的兒子馬二明決心徹底改變石頭旮旯裡栽煙的現狀,改變“種一山坡,收一籮籮”的歷史。

2019年3月10日,同一塊石頭地裡,馬二明用微耕機犁地,記者在空曠的山地裡不時聽到金屬與石頭碰撞發出的刺耳聲音。那天下午,由於機械與石頭硬碰硬,微耕機壞了,趴在石頭地裡動不了,馬二明數次往返家中拿零件和修理工具都未修好,只能早早收工回家。

由於乾旱缺水,20多年來,馬金文家一直以種植烤煙、玉米和養殖生豬為主要經濟來源,結構單一,積累有限,居住在土坯危房裡。窪垤鄉2017年開始實施整鄉扶貧開發後,在扶貧資金的幫助下,他家拆除D級危房,住進了穩固的鋼筋混凝土新房,加上其他扶貧措施,馬金文一家徹底實現了“兩不愁三保障”,2019年交售烤煙加上賣了3頭豬,收入超過30000元。

脫貧後的馬金文還希望過上更加寬裕的日子,他由此萌生了自己投入資金改造石頭地的想法,以提高土地質量,改善耕作條件,提升種植效益,增加經濟收入。

說幹就幹,2020年元旦前後,馬金文一家開始了“造地”行動。馬金文一次又一次高高舉起大錘,一下又一下砸向堅硬的石頭,再用鋼釺把砸松的石頭撬起,把一塊又一塊的石頭搬到地邊,一層又一層地壘起石頭埂子。馬二明請來裝載機和卡車,把山腳的泥沙土拉到地裡,再用鋤頭平整好。三個月來,他們一家早出晚歸,任憑風吹日曬,一臉風塵,直到地裡大大小小的石頭慢慢消失。

“以前栽煙都是這種石頭地,不能用機器耕作,薄膜也不好蓋,烤煙東一棵西一棵,這裡一點那裡一點,還浪費薄膜。”此前嚐到改地甜頭的村民楊白長說。羅垤村人均只有1.9畝耕地,人多地少的情況十分突出,加之地裡石頭多、土層薄、坡度大,耕作難度極大,既費工又費力,微耕機也難以發揮作用,連鋤頭都小一號,就像城裡人栽花用的小鋤頭。

經過三個月的持續奮戰,投入2萬餘元,拉來100多車泥沙土,馬金文家的8畝石頭地,已經有5畝變成了平整的良田。楊白長比較改造前後的種植效益後說,通過改造,每畝地可種1200棵烤煙,相當於增加了兩畝地,大大提高了土地的種植效率。

和馬金文家一樣,羅垤村的其他群眾也主動投入到土地改造之中,變相增加土地面積,提高種植效益。今年,羅垤村拉土填石頭地100畝,薄膜可以整齊地鋪蓋,現代化的耕作機械也能派上用場,用工時間縮短一半,每畝的產量可增加30%到50%。

夕陽西下,天色已暗,馬金文把大錘、鋼釺、鋤頭放入地邊用空心磚壘起的屋子,準備收工回家。土地就是農民的命根,加之年齡越來越大,過去一年,為了更好地與土地相依相伴,馬金文還在地邊修建了一個水窖和田棚,打算一直與土地長相廝守,不離不棄,侍候好自己賴以生存的根基,過上更加美好的日子。

馬金文一家平整好的土地已經理好墒、打好塘,地邊的水窖已蓄滿水,節令一到便移栽烤煙。

“如果今年烤煙收入增加,明年還計劃繼續改造剩下的石頭地。”離別之際,馬金文告訴記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