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展:閩西“鄉愁”•非物質文化遺產】 市級“非遺”(三)

【網展:閩西“鄉愁”•非物質文化遺產】 市級“非遺”(三)

漳平市東湖米粉製作技藝

漳平市東湖米粉製作技藝,據傳已有八百多年曆史,流傳於漳平市溪南鎮東湖村。它採用高山優質早稻米和來自深山老林的天然山泉水,通過浸泡、淘洗、打漿、蒸煮、壓粉、晾曬等多道工序製成。製成的米粉口感好、不易腐爛、便於攜帶。2018年,被評為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網展:閩西“鄉愁”•非物質文化遺產】 市級“非遺”(三)

【網展:閩西“鄉愁”•非物質文化遺產】 市級“非遺”(三)

【網展:閩西“鄉愁”•非物質文化遺產】 市級“非遺”(三)

【網展:閩西“鄉愁”•非物質文化遺產】 市級“非遺”(三)

《手工作坊》 攝影/林宏婷

陶瓷燒製技藝

在長汀、永定、連城、上杭等地都有陶瓷燒製技藝,距今已有5000多年曆史。其制瓷工藝是以多地的高嶺土為原料,採用輪制、模製和平制,拉坯成型、坯刀模壓成型、坯刀模壓成型,並刻印各式花紋裝飾圖案,進窯匣缽疊燒,瓷器燒之則堅,釉色一致,差異較小。連城縣李屋鄉是聞名遐邇的“土瓷之鄉”。

【網展:閩西“鄉愁”•非物質文化遺產】 市級“非遺”(三)

《陶瓷製作》組照 攝影/蔡瑞雲

【網展:閩西“鄉愁”•非物質文化遺產】 市級“非遺”(三)

《製陶》 攝影/丘美玉

【網展:閩西“鄉愁”•非物質文化遺產】 市級“非遺”(三)

《副榜爐情懷》 攝影/江宏瑞

魏侃夫信俗

魏侃夫信俗,又稱“剝皮公爹信俗”,流傳於武平縣萬安鎮上圳村、下圳村。“剝皮公爹”系元代至正年間任武平縣尹魏侃夫,辭官後率家眷隱居城北劉坊鎮(今萬安鎮),為防盜禦侮,率鄉民構築土堡,被小人誣告,朝廷追責,為保境安民,魏侃夫挺身而出,一人擔當,竟遭凌遲至死。正義之士聯名上訪,歷數魏公風清氣正、勤政愛民義舉。朝廷派員訪察,確認實情並平反昭雪,追授光祿大夫,薦為土地隍公,接受世代香火膜拜。萬安信眾把魏公尊稱為“剝皮公爹”,奉魏公忌日(農曆正月廿六日)為“剝皮公爹生日”,歷經600多年而不改。

是日,“古事”方陣抬扛“剝皮公爹”雕像在集鎮巡遊,所到之處笙歌鼓樂,鞭炮齊鳴,場面相當熱鬧,祈禱風調雨順,風清氣正,五穀豐登。

【網展:閩西“鄉愁”•非物質文化遺產】 市級“非遺”(三)

《魏侃夫信俗》 攝影/李國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