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一座古墓中為何發現秦國宣太后羋月的遺物?

電視劇《羋月傳》的熱播,引起了觀眾對秦國宣太后羋八子的強烈關注,人們談論著她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卻不知這位楚國奇女子還與常德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常德一座古墓中為何發現秦國宣太后羋月的遺物?

《羋月傳》劇照

1999年,常德考古工作者在德山樟木橋寨子嶺發現一座楚墓,根據墓中出土的 “噩邑大夫鉨”印章,可斷定墓主為楚國“大夫”。這座墓葬與其他規模宏大的墓葬相比並不起眼,但墓中出土的一件木胎夾紵扣器漆盒帶給我們意外驚喜。

常德一座古墓中為何發現秦國宣太后羋月的遺物?

常德德山寨子嶺一號墓中出土宣太后漆盒

漆盒口徑18.2、通高12.3、圈足直徑11.2、圈足高1.5釐米,盒底針刻“十七年太后詹事丞□,工師□,工季”銘文。從銘文和口、底部紋飾和造型看,該漆盒具有典型的秦宮漆器的特徵。

常德一座古墓中為何發現秦國宣太后羋月的遺物?

漆盒底部的銘文

“詹事”,為秦國專門為太后、王后、太子諸宮所置,負責宮內事務。“工師”和“工”則是東周時期實行的“物勒工名,以考其誠,工有不當,必行其罪,以究其情”質量管理制度的體現,秦國是實行“物勒工名”制度最嚴苛的國家,秦國生產的兵器、漆器均有此類銘文。

這件專為秦國太后後宮生產的漆器怎麼會出現在千里之外的楚國大夫墓中,這位秦國太后到底是誰?這些問題讓考古學家百思不得其解。

常德一座古墓中為何發現秦國宣太后羋月的遺物?

對出土宣太后漆盒的噩邑大夫墓進行發掘

楚國“噩邑大夫”墓的墓葬年代屬戰國中晚期,楚國從未攻佔過秦都咸陽,是不可能從秦國奪取戰利品的,那是否是秦宮太后作為賞賜品或禮物贈送給德山這位楚大夫呢?結合漆盒上“十七年太后┈”紀年銘文和秦國“物勒工名”制度分析,漆盒生產於某代秦公王十七年,戰國時期秦國公、王在位超過17年的共有6位,根據推斷,只有昭襄王和秦始皇的年代與墓葬時代比較符合。巧合的是秦昭襄王和秦始皇時,太后均為楚國女子。

從時間上看,似乎宣太后和華陽太后都有可能給楚國的這位“噩邑大夫”贈送禮物。但稍考察一下戰國晚期秦楚關係的歷史就會發現,公元前230年前後秦楚連年戰爭,關係勢同水火,華陽太后僅是始皇帝的祖母,其權勢根本不能和宣太后相提並論,她將自己宮中珍寶贈送給一位與秦軍對峙的楚國將軍,在秦始皇時是難以想象的,但宣太后時就明顯不同了,她和異母弟魏冉等“四貴”掌控秦國軍政大權四十餘年,內政外交基本都聽命於宣太后。

公元前291年至公元前281年,秦楚之間有過一段穩定的蜜月期,兩國使者往來絡繹不絕,不僅頃襄王 “迎秦女子於秦”,楚國的王室女子也先後嫁入秦宮,華陽夫人也就是此期間入秦成為宣太后的兒媳。秦、楚及其他國家間的聯姻極為普遍。宣太后完全有可能將宮中珍寶贈送給一名楚國人,也可能將其作為秦女的陪嫁帶入楚國。

至於宣太后的漆盒為何最終成為常德德山楚國“噩邑大夫”墓中的隨葬品,雖難以找到準確原因,但歷史還是有線索可尋的。

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攻陷楚郢都,常德作為楚國“飛地”,成為秦楚對峙的前沿。

常德一座古墓中為何發現秦國宣太后羋月的遺物?

直至公元前223年楚滅國,楚國一直派重兵守衛沅水流域。從常德城內至今還留有珠履坊、春申閣及春申墓等遺蹟和傳說分析,戰國時期四大公子之一的春申君黃歇曾到過常德。黃歇在楚考烈王時為相國二十餘年,多次作為楚王代表統領軍隊。

“噩邑大夫”可能就是受楚王和黃歇之命來常德領兵與秦軍作戰,最後歸葬於此的一名將軍。“噩邑大夫”在與秦國交往過程中受到宣太后的賞賜,並將這件珍品帶到了常德,死後作為隨葬品下葬而倖存至今。

常德一座古墓中為何發現秦國宣太后羋月的遺物?

《羋月傳》劇照

正史上難以找到羋八子與常德有關的蛛絲馬跡,而楚國“噩邑大夫”墓中出土的這件珍貴文物卻為我們開啟了另外一扇窗宇,讓我們看到了當年坐鎮秦宮、掌權四十餘年的楚女羋八子的清晰身影。

來源:常德博物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