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這20項證明別再找社區、村委會蓋章了

官宣!這20項證明別再找社區、村委會蓋章了

近日,經國務院同意,《民政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公安部 司法部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國家衛生健康委關於改進和規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出具證明工作的指導意見》正式印發,就改進和規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社區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出具證明工作提出指導意見。

《指導意見》明確,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可以依法出具有關證明。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出具證明的事項,必須是有明確法律法規依據或經國務院批准列入保留證明事項清單、屬於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職責範圍的事項。

《指導意見》強調,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減證便民、優化服務的部署要求,凡是沒有法律法規依據或未經國務院批准列入保留證明事項清單的證明事項,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不予出具。對雖有法律法規依據但已經不符合當前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的或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沒有能力核實的,有關部門要在廣泛徵求意見、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按程序提請修改法律法規規定,明確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不再出具。

那麼,第一批

不應由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出具證明事項清單

有哪些內容呢

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官宣!這20項證明別再找社區、村委會蓋章了

01 親屬關係證明

居民辦事事項涉及的相關部門可通過與公安、民政、衛生健康等部門信息共享方式進行核對,或由居民據實提供居民戶口簿、結婚證、《出生醫學證明》等予以證明,證件材料遺失的由相關部門予以補辦;曾經同戶人員間的親屬關係,歷史戶籍檔案等能夠反映,需要開具證明的,公安派出所在核實後應當出具(不動產登記情況、公證辦理情況除外)。

官宣!這20項證明別再找社區、村委會蓋章了

02 居民身份信息證明

(戶籍證明)

居民辦事事項涉及的相關部門可通過與公安部門信息共享方式進行核對,或由居民據實提供居民戶口簿、居民身份證、出入境證件等予以證明,證件材料遺失的由相關部門予以補辦。

官宣!這20項證明別再找社區、村委會蓋章了

03 戶口登記項目內容

變更申請證明

居民直接向公安部門申請辦理姓名、性別、民族成份、出生日期、公民身份號碼等5項戶口登記項目內容變更,無須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提供前置證明材料。

04 居民養犬證明

養犬居民應當自行徵求利害關係人的同意,並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公安等有關部門應當按法律規定自主進行調查核實。

官宣!這20項證明別再找社區、村委會蓋章了

05 無犯罪記錄證明

根據相關規定,國家正在逐步健全完善犯罪記錄制度,人民法院負責依照規定向公安機關送達生效的刑事裁判文書,公安部門、國家安全部門和司法行政部門分別負責受理、審核和處理有關犯罪記錄的查詢申請。

06 社區戒毒社區康復人員

情況證明(表現證明)

由街道(鄉鎮)社區戒毒社區康復機構出具。

07 人員失蹤證明

利害關係人直接向基層人民法院提出申請,由基層人民法院依法定程序宣告人員失蹤。

08 婚姻狀況證明(婚姻關係

證明、分居證明)

居民辦事事項涉及的相關部門可通過與民政部門、人民法院信息共享方式進行核對;或由居民據實提供結婚證、離婚證、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文書或離婚證明書、配偶死亡證明等予以證明,證件材料遺失的由相關部門予以補辦(婚姻登記檔案丟失、收養情況除外)。

官宣!這20項證明別再找社區、村委會蓋章了

09 出生證明

居民應當據實提供《出生醫學證明》、居民戶口簿、居民身份證、出入境證件等予以證明,證件材料遺失應當及時通過相關部門補辦。

官宣!這20項證明別再找社區、村委會蓋章了

10 健在證明

居民辦事事項涉及的相關部門通過與衛生健康部門信息共享的方式進行核對。

11 死亡證明

居民辦事事項涉及的相關部門通過與衛生健康部門、公安部門、人民法院信息共享的方式進行核對;負責救治或正常死亡調查的醫療衛生機構出具《居民死亡醫學證明(推斷)書》,未經救治的非正常死亡證明由公安部門出具,失蹤人員由人民法院依法定程序宣告死亡。

12 疾病狀況證明(急診

證明、意外傷害證明)

疾病狀況證明(急診證明)由具備醫學鑑定資質的醫療衛生機構出具;意外傷害證明由當事人向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保險公司提供就醫記錄等材料。

官宣!這20項證明別再找社區、村委會蓋章了

13 殘疾狀況證明

由戶籍所在地縣級衛生行政機構和殘聯指定的具備評殘資格的醫療衛生機構出具相關證明。

14 婚育狀況證明

(生育狀況證明)

居民辦事事項涉及的相關部門通過與衛生健康部門信息共享的方式進行核對;居民提供《出生醫學證明》、居民戶口簿等予以證明,證件材料遺失應當及時通過相關部門補辦(收養情況除外)。

15 居民就業狀況證明

居民實際持有能證明失業身份的,如終止解除勞動關係證明、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主)停業證明等,由居民自行提供;登記失業人員、就業困難人員由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在其申領的《就業創業證》上予以註明。

16 居民個人檔案證明

居民辦事事項涉及的相關部門通過居民個人檔案保管單位信息共享的方式進行核對;居民應當提供真實、合法、充分的有關證明材料(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

17 居民財產證明(經濟狀況證明、

收入證明、償還能力證明、

房產證明、銀行存款證明、

投資情況證明、車輛所有權證明等)

居民辦事事項涉及的相關部門按照法定程序與權限,通過與財政、稅務、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房地產管理、自然資源、銀保監、證監、市場監管、公安等部門信息共享或個案查詢的方式進行核對;居民應當據實提供不動產權屬證書、銀行存款憑證、有價證券、保險合同、車輛行駛證等予以證明,證件材料遺失應當及時通過相關部門補辦(法律援助情況除外)。

官宣!這20項證明別再找社區、村委會蓋章了

18 遺產繼承權證明

居民辦事事項涉及的相關部門通過與民政、衛生健康等部門信息共享的方式進行核對;居民應當據實提供結婚證、離婚證、居民戶口簿、《出生醫學證明》等予以證明,證件材料遺失應當及時通過相關部門補辦;繼承人應當本著互諒互讓、和諧團結的精神,協商處理繼承問題,遺產分割的時間、辦法和份額,由繼承人協商確定,協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19

市場主體住所證明(經營場所證明、同意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證明、

社區經營性用房無擾民證明)

申請人應當提供經營場所的不動產權屬證明文件、有效租賃合同等;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的,申請人應當自行徵求利害關係人的同意,並提供相關證明材料。

20 證件遺失證明

居民遺失居民身份證、居民戶口簿、出入境證件、結婚證、離婚證、老年人優待證、殘疾人證、殘疾軍人證、車輛行駛證、《出生醫學證明》、《居民死亡醫學證明(推斷)書》、學歷學位證書等證件、證明材料,以及銀行卡、存摺、保險合同、郵政匯款單、郵政包裹單、電卡、天然氣卡等商業憑證,應當向業務歸口管理部門或經辦單位申請補發,無須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提供前置證明材料。

官宣!這20項證明別再找社區、村委會蓋章了

來源:中國民政、杭州民政

編輯:王文馨 審核:肖飛

官宣!這20項證明別再找社區、村委會蓋章了

粉絲福利放送●約定萊蕪!2020濟南牡丹花海旅遊文化節,4月30日盛大迎客,領門票啦!

●要火!濟南市委書記孫立成在線“直播帶貨”!

●揪心!濟南一男子站在樓頂要跳樓,向下撒了10多萬百元大鈔!

●獨家!李國慶率4大漢赴噹噹奪回公章,宣佈全面接管噹噹,“罷免”俞渝

●提醒!濟南這幾個片區29日停氣!看看有你家小區嗎?

官宣!這20項證明別再找社區、村委會蓋章了
官宣!這20項證明別再找社區、村委會蓋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