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榮:關於讀書,你不可不知的幾件事(世界讀書日特別奉送)

讀書,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大概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一是高中畢業以前的“為升學而讀書”;

二是大學時期的“為就業而讀書”;

三是進入社會之後的“為興趣而讀書”。

可惜的是,大多數人在進入社會之前,已經完全喪失了讀書的興趣,其實真正受害的還是自己。

現代社會強調終身學習,因為人生真正的自由,來自知識的啟發。

一個終身讀書的人,一定是快樂的。


1 通往博學的路

談到讀書,我常常想起老師余英時先生說的一段話。

我在美國耶魯大學唸了四年,臨畢業前夕,特別向余英時先生辭行。

余英時先生是歷史學家,以博學而聞名。在我的印象裡,你向他請教任何問題,他沒有不知道的,並且能講出其中的道理。

臨別時,我向他請教博學的方法。

他說:“我從年輕的時候就養成一種習慣,每晚臨睡前都會想一想,今天學到了什麼新的知識。如果發現自己虛度一天,就強迫自己找一本書看一看,無論如何,總要了解一些新的東西,才肯去睡。

余英時先生是以一天為單位,檢查自己的知識有無長進。

這種作風,在孔子的時代已經有人說過:“日知其所無,月毋忘其所能。”

每天學習新知,每月複習所得,久之自然博學多聞了。

清代大學者顧炎武給自己的著作取名《日知錄》,也是出於同樣的心思。

這個辦法並不難,難在有恆。

試問,多少人可以十年、二十年一直堅持做下去?

我們一般人總是太容易分心,做什麼事情都三心二意,像讀書這種正事,更是很難長期放在心上。


2 怎樣選書?

另一個困難的是,我們到底要讀什麼書?

在學校讀書時,有老師、有教科書,更有考試,所學的材料未必有用,也不一定學得完。

而當你離開學校之後,如果有心讀書,就會立即面臨選擇的困難。

圖書館裡的書多到使人喘不過氣來,書店裡每年上架的新書五花八門,使人眼花繚亂,無從下手。

究竟如何做選擇呢?我們可以有兩種考慮:

一是增進自己的基本能力。

譬如,選擇電腦、外語、企管、寫作等方面的書,以期由此增進個人能力;

或者參考暢銷書排行榜,挑選有興趣的,目的是瞭解當前趨勢,讓自己不要落伍。

二是按照人生規劃,有次序、有步驟地讀書。

“知、情、意”三者之中,讀書屬於“知”的範圍。

我們要問的是:什麼知識是一個人所不可或缺的?

答案是:人文知識。

理由很簡單:只有人文知識是與人的心靈世界息息相關的。

一般人可以不懂電機、物理、醫學,甚至不太清楚法律學與經濟學,但是如果不具備基本的文學、藝術、宗教以及哲學方面的知識,那麼心靈的觸角就難以延伸發展,生活的趣味也將乏善可陳。

譬如,近來一些國家宗教界的新聞不斷出現,社會大眾覺得困惑不已。

為何有些人那麼容易上當?甚至在事件爆發之後,還要執迷不悟?

這牽涉到宗教信仰的本質問題,我們不能只從“是否違法”或“是否合理”來判斷。

更重要的是,如何分辨宗教的真假?如何分辨正信與迷信?

如果完全沒有接觸過相關的知識,等到我們自己覺得需要信仰的依靠與光照時,又該何去何從?是否也會有陷入迷信的危險?

這些都是宗教知識所要回應的。


傅佩榮:關於讀書,你不可不知的幾件事(世界讀書日特別奉送)


3 我這個年紀讀什麼書?

人生規劃之於讀書的關聯,則更密切。

人在什麼階段應該做什麼事,角色、責任要分清楚;在不同階段要讀什麼類型的書,自然也有區分。

我的建議是:

從少年、青年、中年,一直到老年,都可以按照身心發展的特殊狀態,選擇某些類型的書。

少年期讀書,除了上學之外,必須建立學習的興趣,閱讀童話、漫畫、勵志作品都是不錯的選擇。

青年期讀書,除了考慮就業,也要思考人生意義,以便為自己定位。

中年期讀書,

不能忽略文學與藝術,即使欣賞電影與電視,也可以由之得到較深刻的啟發。

有些文學作品是從前早就唸過了,到了中年期再拿出來看,相信會有另一番滋味。

老年期讀書,自然傾向於選擇宗教方面的作品,想要以自己的體會來互相印證。

無論如何,當一個人坐下來,摒除雜念,打開書本閱讀時,他的心靈就準備在觀念的世界遨遊了。

以書本為媒介,逐漸醞釀自己的心得,不出幾年,你就會顯示不凡的氣質與談吐。

這樣的人符合孔子所說的“益者三友”中的“友多聞”,因此,必定受到同伴的肯定與珍惜。

總之,讀書完全操之於己,成效比之其他事情更是可觀可取,終身讀書怎麼會不快樂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