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姓葉,翻閱《詩經》給女兒起個有韻味的名字,結果同學不會讀

父親姓葉,翻閱《詩經》給女兒起個有韻味的名字,結果同學不會讀

姓名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起初“姓”和“名”是兩個概念。遠古母系社會,人們根據母親血緣情況分為若干個氏族,而每個氏族則以圖騰或者居住的部落形成互相區別的族號,這個族號就是“姓”。至於“姓”和“名”實現統一,那是秦漢之後的事情了。

如果大家在網絡上搜索關鍵詞“起名字”,就會發現各種關於起名的廣告層出不窮,原本很平常的一件事儼然成為了一門生意,起一個名字少則幾百塊,動輒幾千。從另一方面來也說明父母對孩子起名的重視,都希望給孩子起一個有意義的名字。

父親姓葉,翻閱《詩經》給女兒起個有韻味的名字,結果同學不會讀

這不,葉先生女兒出生了,他非常希望給女兒取個既與眾不同,又有深刻內涵的名字,最好這個名字很少有重名。葉先生跟家人們一商議,大家七嘴八舌,各自起了名字,可彼此都說服不了。爺爺奶奶認為取“葉盛”比較好,寓意葉家子孫興盛,香火不絕。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爺爺奶奶主要從這方面來考慮。葉太太卻不樂意了,女孩怎能取男性名字,她解決不同意。眼看靠家人起名是不可能了,研究生畢業的葉先生想到了從史書中找找靈感。

父親姓葉,翻閱《詩經》給女兒起個有韻味的名字,結果同學不會讀

葉先生髮現《詩經》中有很多美妙的詞語,從這裡面一定有所收穫。在旁觀者來看,葉先生從《詩經》中找靈感是有道理的。中國最早的詩歌有兩大源頭,一是《詩經》,二是《楚辭》。《楚辭》音韻婉轉,文辭優美酣暢,浩浩乎奔瀉而下,浪花翻卷九曲迴腸,《詩經》的風格則是截然不同的,彷彿山間溪泉,潺潺自流,新妍明麗,悠雅清揚亮。

商周時期,官府設有采詩官員,每當春秋時節便到民間收集歌謠。這些歌謠能真實反映民間歡樂疾苦,經過貴族文人再加工,最終成為優美的詩歌。葉先生經過一段時間翻閱《詩經》,果然有所收穫。

父親姓葉,翻閱《詩經》給女兒起個有韻味的名字,結果同學不會讀

在《國風·周南·桃夭》中,葉先生髮現了這樣一句話,“桃之夭夭,其葉蓁蓁(讀音zhēn );之子于歸,宜其家人。”夭夭,桃樹含苞欲放的樣子;蓁蓁,樹葉茂盛的樣子;之子,這個女子;“于歸”表示出嫁。

整句話的意思是說,“春天到了,桃樹即將開花,樹葉開始發出新芽茂盛起來,女孩子到了出嫁的年齡了。”多麼美好的場景,葉先生決定給女兒起名“葉蓁蓁”。從起名角度來看,這是一個很好的名字。

父親姓葉,翻閱《詩經》給女兒起個有韻味的名字,結果同學不會讀

葉先生向家人一番解釋,大家決定取這個名字。不得不說,葉先生還是蠻有學問的,女兒成長過程中很多人都誇獎這個名字取得好。可到了女兒上小學時,頗為尷尬的一幕出現了,很多同學根本不認識。女兒開始也很生氣,可隨著年齡增長,才漸漸明白父親的良苦用心。

參考資料:《詩經》、《國風·周南·桃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