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出廣廈萬千 “扶”出火紅生活--貴州新聞--貴州--地方--首頁

4月22日,納雍縣珙桐街道白水河社區,小朋友在圖書室看著地球儀學習。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鄧剛 攝

“各位社區的兄弟姐妹,寨樂鎮金蟾大山食用菌公司基地招工,有大巴車接送,請速來我處報名……”4月22日中午12點,畢節市納雍縣珙桐街道白水河社區辦公室的大喇叭又響了起來,趁著搬遷戶們下早班、吃午飯的間歇,副主任龍旭扯開嗓子一遍遍反覆傳達著招工信息。

聲音裡有緊迫!搬進新家園的近萬貧困群眾的生活剛起了個好頭,就遇到突如其來的疫情,必須千方百計挖崗位,多措並舉穩就業,為鄉親們的城市新生活穩住“陣腳”。

聲音裡有底氣!面對新的困難和挑戰,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支持扶貧龍頭企業、扶貧車間儘快復工,提升帶貧能力,利用公益崗位提供更多就近就地就業機會。”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夙夜難寐,親自督戰調度,要求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全面推進復工復產達產,堅決把耽誤的時間搶回來、把遭受的損失補回來,指導各地以強化“五個體系”為抓手化解“新市民”後顧之憂。

從“憂居”到“優居”,從“苦業”到“樂業”,貴州用城鎮發展思路破解山區貧困難題,徹底挪窮窩、換窮業、斷窮根,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搬遷安置路徑。

站在營盤山公園俯瞰,畢節市七星關區柏楊林街道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滿眼春色,鄉親們的生活不正像春天的新綠充滿了生機、充滿了希望嗎?

“這份工一天掙100元,還不得日曬雨淋,老家沒法比”

4月22日下午,在柏楊林街道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搬遷戶胡平和溫玉群正在恆大援建的智慧溫室二區熟練地更換新鮮基質,為後續的有機西紅柿培植作準備。

搬新家、置新業,從前只能臉朝黃土背朝天種點包穀洋芋餬口,如今吃不愁、穿不愁,孩子上學不愁,胡平笑著說,“這份工一天掙100元,還不得日曬雨淋,老家沒法比。”

胡平和溫玉群的生活變遷,是貴州易地扶貧搬遷的小小縮影,折射出的卻是188萬貧困群眾“幸福大遷徙”的壯闊歷程。

2015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貴州視察時,強調要對“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地方的貧困人口實施易地搬遷,從根本上解決他們的生計問題!

2015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向全國發出了易地扶貧搬遷動員令!

朝受命,夕飲冰;晝無為,夜難寐。搶抓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貴州率先在全國打響易地扶貧搬遷“第一炮”——

2015年12月2日,貴州立下軍令狀:在“十三五”時期,完成易地扶貧搬遷188萬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50萬人,整體搬遷自然村寨10090個!

此時的貴州,尚有9000個貧困村、493萬貧困人口,貧困人口數量排全國第一,剩下的貧困人口,都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都是幾十年沒有啃下的“硬骨頭”!

惟其艱難,方顯擔當。高寒荒涼的烏蒙山脈,破碎峭崛的武陵山區,水土嚴重流失的滇黔桂石漠化片區,一場壯闊大遷徙全面鋪開,數萬名基層幹部走進田間地頭,深入農家庭院,撫慰貧困群眾窮家難捨、故土難離的糾結情緒,振奮搬出大山重建家園的志氣信心。

弱鳥先飛,滴水石穿。貴州易地扶貧搬遷的每一個創舉、每一分努力,時刻牽動著黨中央、國務院的心。

2016年8月22日,中央領導和全國各省區市相關同志齊聚貴州,召開了全國易地扶貧搬遷現場會,標誌著貴州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闖出了新路子”。

2019年4月12日,全國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工作現場會在貴州黔東南州召開。短短三年間,在貴州召開兩次全國易地扶貧搬遷現場會,這既是對貴州工作經驗和成效的檢閱和肯定,更是鞭策和鼓舞。

“我倆現在月收入加起來至少有1萬元,在家門口務工還能照顧娃兒,這樣的日子過去想都不敢想。”4月20日,在銅仁市萬山區旺家花園易地扶貧搬遷微工廠產業園三樓,景航服裝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密集的縫紉機轉動不停,裁剪工何茂喜和妻子陳香正拿著電剪,沿著電腦打印出來的圖案裁剪布料。

跨過千山來,奔向幸福去。越來越多像何茂喜夫婦一樣的搬遷群眾成為了這場浩大遷徙的見證者和受益者,正在開創屬於他們的新生活。

“到處都有崗位,只要人不懶,生活就不愁”

4月23日中午,赫章縣銀山社區居民吉正學走進社區超市,憑藉200多分的積分領走了一臺洗衣機,其他村民也相繼領走了熱水器、被子、肥皂等積分獎品。

“積分獎勵來自主動撿拾身邊的垃圾、幫鄰里幹活等內容。每幹一件好事,村裡的積分表上會被記下一筆,乾的事多了,積分就不知不覺地多了起來。”吉正學高興地說。

探索“黨建 積分”管理模式,用“行為銀行”幫助40000名搬出深山的困難群眾成為文明新市民,這是銀山社區深學篤用“五個體系”,強化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的創新之舉。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易地搬遷脫貧一批,是一個不得不為的措施,也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政策性強,難度大。

在易地扶貧搬遷實踐中,貴州從實際出發,橫下一條心,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加緊進度,創造性探索出“六個堅持”到“五個體系”的搬遷實施路徑和政策框架,走出了一條易地扶貧搬遷的貴州新路,創造了脫貧攻堅的“省級樣板”。

堅持省級統貸統還,堅持以自然村寨整體搬遷為主,堅持城鎮化集中安置,堅持以縣為單位集中建設,堅持不讓貧困戶因搬遷而負債,堅持以產定搬、以崗定搬。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的“六個堅持”,從根本解決上了移民群眾普遍關心的三個問題:錢從哪裡來?搬到哪裡去?搬後怎麼辦?

對於剛剛搬出深山石山,住進新家園的貧困群眾而言,城市燈光璀璨,街道車水馬龍,生活更新換代,他們驚歎的同時,也難免徒然生出一種距離感。

如何才能讓這些新市民儘快融入城市生活,讓他們“搬得出、穩得住、能脫貧”?

2018年底,《關於加強和完善易地扶貧搬遷後續工作的意見》及7個配套文件鏗鏘落地,“五個體系”作為制度性安排,成為推動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的強大引擎。

構建基本公共服務、培訓和就業服務、文化服務、社區治理、基層黨建五大體系,解決的是搬遷群眾城鎮生活的基礎問題,在城鎮“穩得住”的根本問題,也是培育搬遷群眾市民意識、激發搬遷群眾內生動力的關鍵舉措,推進社會治理法治化、科學化、精細化,讓黨組織成為搬遷安置社區的領導核心。

“最大的快樂是下班後可以陪伴3歲的兒子。”家住七星關區柏楊街道安置點的搬遷群眾王敏高興地說。

告別土牆房,走出大窩凼,從七星關區清水鋪鎮大坪村搬遷到柏楊街道的彭玉文、王敏一家開啟了新生活。在街道工作人員的幫助下,彭玉文在新家旁的海寧扣板廠找到了一份月薪3000元的工作,妻子王敏則在家門口的扶貧車間幹起焊接耳機線的工作,雖然還在培訓實習期,但每天也能拿到40多元工資幫補家用。

“好日子是幹出來的!到處都有崗位,只要人不懶,生活就不愁。”彭玉文目光堅定。

“我們多辛苦一點,群眾的幸福就多一分”

在納雍縣珙桐街道白水河社區安置點的搬遷戶李江華家裡,客廳最顯眼的位置掛著一幅習近平總書記的工作照,上面寫著:感恩習近平總書記!這幅照片是他用手機拍下電視畫面後在打印店裝裱的,感恩的話,是心裡話。

兩年前,一場大病讓李江華本就貧困的生活雪上加霜,妻子拋下三個孩子離家出走。在李江華幾乎喪失生活勇氣的關口,村裡把他列為搬遷貧困戶,駐村幹部多次登門交心談心,鼓勵他振作起來,再苦再難都要搬出去,搬進城裡就一定有新的希望。

李江華從納雍縣張家灣鎮老翁村搬進了城。珙桐街道辦黨工委書記高雲成了李江華家的常客,幫助三個孩子順利入學。李江華看在眼裡,熱在心頭,主動請纓擔負所在樓棟樓長的職務。

“社區管理員的工資加上1800元的低保金,夠我們生活了,在這裡就醫、就讀、就業都方便。”李江華眼裡閃著淚光說,感恩共產黨,感恩總書記,讓我和孩子們過上了好日子。

“善為國者,遇民如父母之愛子,兄之愛弟,聞其飢寒為之哀,見其勞苦為之悲。”習近平總書記經常引用的這句古語,被貴州廣大黨員幹部牢記在心裡,熔鑄進行動中。

不到4年時間,188萬人的命運柳暗花明,夢想破土而出!無論從時間節點、涉及規模,還是從工程難度、實際成效等方面來看,這都是一場史無前例的大遷徙。

以如此大的規模跑出如此快的速度,以如此短的時間實現如此大的變化,政策落實得好不好,人民群眾說了算——

2019年7月1日至15日,全省各級易地扶貧搬遷指揮部組織相關部門,共計抽調1600多名幹部對全省已建成入住的942個移民安置點開展全覆蓋調查,結果顯示,群眾對搬遷政策的滿意程度為99%,對搬到城鎮的滿意程度為98.47%,對生活(安置小區)環境的滿意程度為97.56%,對幹部服務的滿意程度為98.49%,對政府後續扶持措施的滿意程度為97.07%!

行走在貴州大大小小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搬遷群眾家家戶戶都在家裡顯眼處掛了兩張照片,一張是搬出大山時的老屋,一張是現在的新生活。

新與舊,苦與樂,新市民要把兩張照片作為“傳家寶”傳下去,永遠感恩習近平總書記、感恩黨中央。

在威寧自治縣五里崗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小區農貿市場內,劉高敏不足10平方米的包子鋪前擠滿了顧客。“每天天不亮就開始做,一天下來至少有500塊錢的收入,要不是黨的政策好,我們一家人過不下去。”談起搬遷後的生活,劉高敏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2016年10月,劉高敏一家搬進了五里崗街道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從茅草房到小樓房,居住環境改善了,但煩惱也來了,由於勞動技能不足,沒有合適的崗位,劉高敏擔心找不到工作怎麼生活下去!

五里崗社區黨支部書記楊仕全多次上門動員為劉高敏夫妻倆打氣,動員她參加社區舉辦的就業培訓,並在小區農貿市場內為其協調了一個10平方米的門面,夫妻倆開起了包子店。周圍的住戶都認準她做的包子買,工業園區內的工廠和附近學校也紛紛來預定,一年下來就有10餘萬元的收入,家裡還添了一輛新車。

“我們多辛苦一點,群眾的幸福就多一分。”楊仕全感慨地說,把群眾當親人,幹群才會心連心,看著鄉親們安家落戶日子越過越紅火,我就覺得沒有白付出,值得!

“一群人、一起拼、一定贏”

嶄新的樓房、整潔的街道、美麗的學校、配套齊全的醫院、功能完善的社區服務中心、管理規範的農貿市場……走進貴州各地的移民安置區,欣欣向榮的景象撲面而來。

什麼是幸福?在納雍縣珙桐街道白水河社區扶貧車間勞作的黃小群有自己的理解,她說:“我們家裡兩姊妹,沒上過學,就希望能夠好好上班掙錢,讓孩子們讀好書,不再受苦受窮。”

扶貧車間的牆上,寫著這樣一句話:“一群人、一起拼、一定贏!”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搬遷群眾要住得下去就要靠穩定就業,務工是主要出路,要實實在在做好就業工作,不能搞形式主義。

天下大事必作於細。188萬父老鄉親擺脫大山的羈絆,把安居樂業夢想紮根在城市新家園,美好生活的熱望,正在各地黨委政府的精心呵護下拔節生長。

七星關區柏楊林街道組織各個社區的幹部,通過摸清底數、建立臺賬的方式,迅速排查轄區內返鄉農民工、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和其他富餘勞動力的底數,逐人逐項摸排清楚勞動力務工意願,建立轉移就業人員意向臺賬。

“多虧了我們社區的幹部,他們到我家裡來宣傳,說這邊招工,我覺得條件還可以,就來這裡上班了。”去年搬遷到柏楊林街道安置點的李春梅說,按照簽訂的用工合同,試用期一個月都可以拿到2100元,她覺得十分滿意。

黔西南州把“新市民”返崗就業作為重中之重,通過分區分級防控疫情,點對點“保姆式”服務,有序組織跨區域返崗,多舉措託底保障,優先助“新市民”就業,全力打贏“就業保衛戰”,全州已通過多種渠道促進近20萬人返崗就業。

“疫情不擔心,沒班上才可怕。”興義市灑金街道慄坪社區“新市民”蔣蘭在一家箱包扶貧車間找到了工作,每月工資2500多元,還能照顧老人、小孩,現在上班一週多了,心裡也慢慢踏實了。

李春梅、蔣蘭的心態變化過程是大多數“新市民”的一個寫照。隨著全省各地扶貧車間陸續復工復產,越來越多“新市民”解除了後顧之憂。

“老家的小學沒有這裡寬,沒有這裡好,這裡有圖書還有地球儀,我們都喜歡這裡。”在納雍縣珙桐街道白水河社區內,就讀於實驗二小二班的李玉媛帶著弟弟李玉軒來到社區的智慧圖書室學習,母親向敏就在隔壁的扶貧車間縫製女裝。七八個從未見過地球儀長什麼樣子的孩子,很認真地捧著尋找北京,尋找自己的家鄉納雍。

信心,在感恩中凝聚;希望,在奮進中升騰。“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歷史的腳步一路跋山涉水,易地扶貧搬遷的閃亮答卷正在滄海橫流中光榮地經受歷史和人民的檢驗。這份氣壯山河的答卷正是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生動註解,既銘刻現在,也承載未來。(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冉斌 馬剛 李凱)


分享到:


相關文章: